挫折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本地两则学生自杀的消息传来。一则某中学生因手机被收,从学校教学楼上跳下,造成重伤;一则某高三女学生,模拟考试后从教学楼顶跳下,生命殒落。两则消息,沉痛之余,不免引起深思。生命,弥足珍贵,而这些学生何以如此不珍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压力大,有思想负担,精神紧张,心理脆弱,容易走向极端。怎么应对这些情况呢?
  挫折教育,一个不陌生,却往往被忽视的课题还须提起。当前,我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惯用“正向引导式”教育方法。主张激励、赏识式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是:过分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成才,忽视了学生意志力、人格培养,没有注重考虑培养学生怎么做人。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不爱自己学校,故意损毁学校公用物品,抵毁学校形象,甚至出现轻生现象。这非常值得大家反思,缘何如此?学生缺失挫折教育,造成的后果已是难言之痛。在今后,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又怎么能从容面对?因此,开展和加强挫折教育不容轻视。
  什么是挫折教育?主流的观点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目的不能达成,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出现的消极心理状态,为克服此心理状态而进行的教育被称为挫折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而提高其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助其成长。课堂无疑是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堂,更应该承担这份责任。在教学过程里渗透挫折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抵御挫折的意识和耐挫能力,成就其梦想。
  一、抓住时机 灌输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对学生贯彻挫折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會。在课堂教学中讲到《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二框有关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知识时。指出由于主体的局限性和客体的复杂性,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不会一僦而就。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也不会直线上升,可能出现反复,要正确看待。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处理也非易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处事方法,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同。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懂得宽容、理解別人,学会换位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相应内容,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挫折思想,以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能从容应对挫折。
  二、选择时机 制造挫折
  首先,有意识地对学生创设挫折情境。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可以联系《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影响,消费者可能会出现非理性消费。学生目前基本上是纯粹的消费者,多数学生完全依靠父母生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没有养成自己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意识。作为学生,应该树立什么的消费观?选择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借机在学生中间发起一个星期不带零花钱,不买零食的活动。鼓励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其次,有意识地给学生增加适当的压力。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也不是失败教育和痛苦教育。但缺乏挫折教育会让学生误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在学习时,觉得课本内容完全掌握了,课程学习很简单。在解答他们的问题中发现,他们不会做的试题仍然是因为对课本内容的不理解造成的。还有一次月考,题目相对简单,班级平均分比较高。部分学生就产生了骄傲心理。在课堂学习中变得随意和不自觉,有浮躁情绪。看到此情景,笔者在课堂上有意提高问题的难度,让他们回答不上来。观察发现,他们重新对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不再敷衍了事。从这个事例看出,适当增加压力,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加学习的动力。
  三、利用时机 克服挫折
  只有正视挫折,才能克服挫折,把挫折变成垫脚石,助力成才。思想政治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学生阶段,他们的身心还不成熟,遭受挫折在所难免,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遇到挫折就逃避,很可能找不到应对挫折的正确方法。怎么正确对待挫折呢?
  首先,要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学习成绩有波动,同学关系不融洽,不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挫折。如果失去信心,逃避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才能成就自我。
  其次,从挫折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到矛盾内容时,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利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关系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把挫折转化为成长动力的观念。使学生体会到失败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从失败乃成功之母中总结经验教训。人不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失败一次,距离成功更进一步,失败就成了财富。教师通过巧妙引导,把应对挫折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挫折是生活是的一种“常态”,越挫越勇,增强耐挫能力,把挫折变为成功的支点。
  可惜,挫折教育并没有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足够的重视。没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注意挫折环境和挫折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生很少受到挫折锻炼,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而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应对,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思想政治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鼓励和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不畏挫折,还学生一个完整的人生。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  学与做是辨证统一的。首先,做是学的基础,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原本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正如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只有在他爬行的过程中才会懂得走的要领所在。其次,学又能更好地指导做,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要领,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学习和做也是分不开的,光有学习,从来不去实践,那么,学来的东西全然无用,正应了那句话:“因为我没用,所以我没用。”当我们学以致用的时候,我们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放手让学生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与探索。  一、做好小学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今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教师由于个人生长环境、成长经历、教育经历等不同,思想方法、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气质等也各不相同, 表现在教学工作中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所以教学风格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小
期刊
一、评价语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儿童的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就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上。因此,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课堂评价语。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评价语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语在小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学它有利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信息技术下的新课程实验和推广。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一门学科而存在,也要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堆进作用,信息技术将影响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
期刊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针对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发挥知识传递和思想引导的作用,同时还应当立德立人,言德同构,提升本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師的核心素养内涵  小学语文阶段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小学阶段等级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众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于
期刊
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一般不会直接考查纯属记忆方面的知识。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主要以主观题为主,但偶尔也有一些客观题,虽然开放性试题放开答题限制,试题灵活自由,取材多样,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纵观每年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表现在与课内知识的联系方面,开放性试题的设置看似和课堂所学文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可能是课内某一知识点的延伸,比如同时代文分相似或不同
期刊
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同时也是可以转化的,素养也不同于知识、能力。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结构而言,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第二,就成分而言,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
期刊
一、问题现象  我们班有58个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较听老师的话,但班上总有那么五六个的孩子,特别让我们老师头疼。他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行为上,表现都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像罗安邦、覃国暅有凳不坐,书也不拿出来,时而在座位上玩玩具,不听课,不愿做练习,测验考试更不想做,经常写几个字就交或交白卷。课余时间,韦世鹏经常坐楼梯,到低年级的课室欺负小同学,吐口水,用脏话和小动作公开挑衅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推一把
期刊
“技术引领创新”“技术推动进步”“技术促成发展”是进步、发展、创新又推进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实现从辅助、整合到融合的三个飞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的发展,势必向特进军,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拖延、应付,而是接受、应对和创新。  一、从网络论文看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论文在提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时有致性的表达,那就是用之预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