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我们的英语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动活泼、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由此可见,课堂活动型教学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活动本身所蕴涵的艺术性、教育性等文化内涵都应突显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英语活动型教学的含义
  
  小学英语活动型教学,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唱、玩、演的形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应用,并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教学。
  小学英语活动型教学的核心是围绕活动组织教学,使学习和活动实现完美有机结合,使教学在活动中得以完成。教师在活动中设计“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真实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采用与儿童在生活中类似的活动形式,走出座位,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讨论中掌握知识,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简便化工作
  一些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低估了小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过多地参与吸收儿童化教学的特点,只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说唱玩的游戏活动和表演,因此常常使课堂教学组织流于形式,不利于小学英语学习潜能的进一步挖掘,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恒心和动力不足。
  (二)英语教学过于重知识传授
  一些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的语感及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而是照搬中学英语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词义、句型的背诵和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尽管教学形式看上去生动活泼、热热闹闹,但学生并未习得语言。
  
  三、活动型教学在英语中的应用
  
  (一)活动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比较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等学习策略,因此,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任务型模式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初学外语的儿童,几乎没有外语基础,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能力较差。如果采用任务型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将难以控制整个班级的秩序。而在活动课模式中,学生的活动几乎全部在和教师的交流或交际中完成,教师可以轻易地控制活动进程,监控学生的目标语言的使用情况。
  (二)教师与学生在活动型教学中的角色
  在活动型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是课堂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一方面,善于听取老师的讲解,英语课上要不怕出错。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我们要学会教与学相互为用,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也使教师获得教学相长的进步,使教育更具有开放性。
  (三)英语课堂中活动型教学的设计
  1.创设真实情境
  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以致用,才能将书本知识演变为自己的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实际功能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置于真实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语言,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2.面向全体学生
  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儿童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创设条件,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确有所得。
  3.活动结构要有层次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认知发展过程。因此活动设计在结构上应顺应学生认知的轨迹,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单项到综合,通过梯级上升的层次,帮助学生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习得语言,培养能力。
  4.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强等特点,这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却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等。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不断变换活动的形式,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始终保持极高的兴趣。
  5.向书本和课堂外纵横交错拓展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挖掘生活资源,在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下,开展小小英语角、采访、实地考察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大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采访的内容也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而愈加丰富多彩,愈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真正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培养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他文献
实行和推进新课标,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绝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行为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对话互动……但我认为现在我们对新课标的理念的理解尚需深层化、合理化、科学化,勿要片面化、简单化、形式化,不要脱离数学去片面追求生活化、情景化,把数学课上成综合课,还谓之为学科融合。有的老师为了导入新课,播放长时间的动画影片,谓之为创设情境,或让学生长时间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当好学生的“营养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安身立命、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很多小学生仅仅局限于看那些作文之类的读物。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
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注意引导、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厌学”转变为“愿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为此,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作初探,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中华古诗文历史悠久、意境深远、气势非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下面,谈谈我在引领学生们诵读古诗文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忙趁东风放纸鸢    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记忆的黄金时期,感受古诗文的忧郁、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启智慧、丰富内心世界,培养阅读兴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一个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一颗颗心灵闪耀,应该是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可综观小学作文,充满个性的作文实在并不多见,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学者整齐划一的作文要求,千人一面的指导方法,千篇一式的指导形式。结果,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实施  (课堂教学节录)  老师组织学生把手伸进冷水、温水、烫水中让学生感受,注意到每位学生不同表现,体会同学之间表现出的不同感觉。  师:把手伸进不同水里你有什么感觉?  生:痛、热、麻、痒、火辣辣、打寒战……  师:老师一直在想,这么多的感觉,我们到底能不能把它画出来昵?  (大部分的学生大声地回答“可以”,少部分摇头,一脸茫然。)  师:好,现在就请认为“可以”的学生到自己的位置上试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美术字的欣赏,初步掌握空心字书写要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汉字的演变”资料。  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学生也查找有关“汉字的演变”资料。    教学流程  一、交流、欣赏汉字的演变  1,师生共交流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也就是说,善于思考,才有可能对各种情况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能做好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用在教学上也是至理名言。作为教师,不论其专业水平多高,对教材多么熟悉,经验多么丰富,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思想无比活跃的学生面前,都必须认真备课才能走上讲台。那么,新课程中,我们该怎样备课呢?    一、变“硬”为“软”,扩大学习的空间    在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体验。淡化终结性评价与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评价功能转变将成为许多学生成长的一个转折点,崭新的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评价,
所谓复制学习是指学生在头脑里刻印着老师的话,嘴里重复着老师的思路,手里写着老师的答案。  造成复制学习的原因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上的转变,把课堂的主动权仍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教学方法陈旧,学习方式单一,习题模式老套。只听不做,只说不论,只练不思,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走。要想改变复制学习的现象,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面就小学数学谈谈改变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要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