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注意引导、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厌学”转变为“愿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为此,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作初探,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先弄清楚什么是学习策略。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仍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指具体的学习技能,诸如复述、想象和列提纲等;有的认为指较为一般的自我管理活动,诸如计划和领会、监控等;有的认为指组合几种具体技术的复杂计划;甚至有的认为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术语的含义相互重叠。综合这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二、教给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要意义
  
  弄清楚了学习策略的定义后,我们再来看看教给学生学习策略重要意义,即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后有什么意义。
  首先,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后,可以通过复杂的原理,找出其规律,了解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其次,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知的条理性。其三,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可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不必要对每一种知识或每一个问题都经历过或学过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人们常说的能力的培养。最后,可以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适应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打基础,为其后续学习做准备。
  同时,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的、主动的、高效的求索和建构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里信息增加、生存空间急需拓展的状况,符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奠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及独立运用语文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既然,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有那么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呢?
  俗话说:“授以一鱼,可食一日;授以捕鱼之技,可食一生。”国内外的大量教学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完全可以教会的,同时,学习策略的掌握必须联系学科教学才有最佳的效果。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及学习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研究者们发现,同样一个策略,年长的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写阅读提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幼儿则可能相当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个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教会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的方法,如:写提纲、画示意图、向同伴讲授内容等。
  (三)让学生在运用某一策略时,知道自己为何用此策略及如何应用。
  (四)指导学生运用“反思认知”法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反思认知”又被通俗地称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隶属于学习策略之中的元认知策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计划)。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分析,及时反思在学习中的得失,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学习规律,与此同时去获取和发展新的元认知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的个人效能感。我们不能忘记成绩和态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知道何时与如何使用策略,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成绩提高会很快。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有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在学生学习某些材料时,要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给学生定成绩。如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那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授以学生“捕鱼之技”。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乃至于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
其他文献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在各地被广泛重视和应用,教师们也在进行积极地尝试。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 教师不知道合作学习的规范操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只知道合作学习的概念,而不知道怎样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许多教师课堂上操作失误,合作学习的教学行为不规范,这是其一。二是小组合作学
目前《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围绕一个个有用的功能话题设计英语对话,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小学生学习英语,周围缺少适当的语言环境,所以课堂仍是说英语、用英语交流的主渠道。加强“说”的意识,让学生经常运用英语,是学英语的主要目的。    一、充分利用Free Talk。让学生“说”入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的运用是记忆之母。”教师根据小学生特点,精心组织口
体育游戏是人们比较喜欢的文化娱乐项目之一。也是学校顺利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特别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入地运用游戏教材,使得效果更好,更合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下面我谈谈对此问题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的运用    體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世间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儿童实际生活,确定教学主题    强调课程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重视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实际生活。儿童的兴趣、
关于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关系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区分所说的生活数学与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而,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实现对生活数学的超越?”如24时记时法的教学,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以及和普通钟表记时法的互相变换上,那么对学生来说感觉毫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没有帮助。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些细小的片段。若能有意识地优化每个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新的活力。否则,良好的教学时机、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溜走,教学效果就差。下面我想结合自己所上的一堂“三角形的特性”课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
黑白画,顾名思义,即只有黑白两色的画,黑的很暗,白的很亮,使整个画面充满着装饰感与节奏感。如今大多数的孩子,拥有很多的彩色蜡笔、彩色铅笔甚至各种颜料,对多彩的世界已是司空见惯,希望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基于此我就将黑白画推荐给他们,孩子们喜爱上了黑白画,也创作出了许多极富创新的作品。    一、引入黑白画的意义    有的人认为,没有色彩的画怎么会漂亮?其实,黑白也是色彩,它们是最单纯的色彩。单纯也
每一门学科都承载着育人的重任,诚然,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育,而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用英语表达思想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各种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基本要素之一,教
实行和推进新课标,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绝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行为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对话互动……但我认为现在我们对新课标的理念的理解尚需深层化、合理化、科学化,勿要片面化、简单化、形式化,不要脱离数学去片面追求生活化、情景化,把数学课上成综合课,还谓之为学科融合。有的老师为了导入新课,播放长时间的动画影片,谓之为创设情境,或让学生长时间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当好学生的“营养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安身立命、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很多小学生仅仅局限于看那些作文之类的读物。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