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理雅各译本的侨易细解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侨易学理论从本土思想中来,立足于历史学,在文化研究中开辟田地.文章结合了侨易学与翻译学,通过侨易学方法,从理雅各《道德经》译本的侨易过程入手,首先分析了《道德经》侨易过程中的侨易条件,包括欧洲汉学建立与发展的制约、欧洲传统哲学的制约以及英国宗教文化制约.接着考察了《道德经》的质性变化,先探讨理雅各作为翻译主体对《道德经》的阐释影响,再从《道德经》中消失的道家哲学性、显现的欧洲哲学性以及宗教色彩三个维度分析了《道德经》的变异.侨易学理论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视野,扩充了本土译论,对本土译学研究具有适切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余暇增多,旅游越来越普及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景区门票作为旅游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定价高低绝不是旅游供给部门单方面的事,而是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福利.此背景下,有人呼吁旅游景区特别是公有旅游景区免票费开放,原因在于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收入不应该仅在于门票,而应该“放水养鱼”,考虑吃、住、行、游、购、娱诸环节的综合收入.在诉求景区免费开放的同时,诸多景区还存在着门票涨价的趋势.为此,本研究以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价格机制理论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
随着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向深处、微观层面发展,外语金课建设已全面铺开.在外语金课建设中,外语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从细处内容设计着想,强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专业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等形式具体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思路.高效的大班外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性与学习效度的检测,注重学生的语言学能与识解能力的培养,以促进语言学习的深度加工和内涵式发展.文章建议外语金课建设应从认知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出发,遵从语言使用驱动的特征,注重从教法和内容上凸显
在简要介绍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特点及分类的基础上,参考Oxford学习策略量表并结合访谈对美国国内学习中文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SPSS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因素分析统计.总体来看,该群体的汉语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普遍偏低,但其中仍有部分子策略较为常用.从策略类别来看,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两类分别是社交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性别问题上,男性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略好于女性学习者.另外参考被调查者的汉语语言能力自评值来看,自评分数高的学习者群体其常用学习策略明显多于自评分数低的群体.
以江西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2015和2019年入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对精准扶贫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单维贫困来看,2019年比2015年各项单维贫困指标明显下降了.其中,低于国家贫困线的家庭下降了98.23%,木制或土砖结构家庭减少了92.63%,使用柴草的家庭减少了93.98%,实现了全部通电,饮水困难的家庭减少了90.91%.贫困家庭的资产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99.58%;家庭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比2015年提高了63.56%,平均受教育年限未达到9年的家庭仅减少了4.37%.从多维
实践证明,腐败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政治危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廉政建设为整体研究对象,浅析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的历史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廉政建设方面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反腐廉政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方针原则、工作思路等方面重要思想,为当前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建设提供理论参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刘勰在《文心雕龙·铭箴》篇中以“体芜”评论潘尼《乘舆箴》,指出其体制芜杂.《乘舆箴》之“体芜”缘于取事多且杂,不能“核以辨”,文辞繁复,不能“简而深”,篇幅漫长,不能“确切”.这一评论体现了刘勰的箴文体观.《乘舆箴》之“体芜”是潘尼对箴文的突破创新,也是箴文在西晋文体新变的表现,它突破箴文的固有体制,为官箴书的出现作了准备.
国内元话语研究紧随国外元话语研究动向,但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梳理国内CSSCI期刊上发表的元话语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学界对元话语的定义及其功能与分类探讨,从研究内容、视角、方法、路径等方面揭示国内元话语研究趋势,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防疫翻译任务多时间紧,众包翻译成为防疫翻译主要形式,而众包译者往往必须求助于机辅搜索技术以解决翻译中的诸多困难.笔者介绍了防疫翻译中常用搜索资源,并结合翻译实例,展示搜索技术在解决术语精确查询、背景知识理解和行文搭配验证等方面的使用体验,为防疫英语翻译中搜索技术的普及使用提供必要参考.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翻译文学极度繁荣.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伴随中国新文学的起步,中国新诗运动也蓬勃发展.1895-1928年间的雪莱诗歌翻译事件的描写性研究真实反映了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中西文化交锋中的双方力量消长和雪莱译诗的文化走向.文学革命前,目的 语诗歌传统完胜;文学革命后,目的 语诗歌传统尽失,原语诗歌影响崭露头角;1924-1928年,新旧传统交替前行,雪莱译诗完成了文学革命前式微的文言古诗到革命文学前夜圆润的白话新诗的华丽转身.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最终达成一致:格律回,面
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以2013-2020年CNKI有效检索文献为数据源,对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关键词词频进行整体排序,结合移动平均趋势与平滑指数的预测,以及相关热区关联词聚类的多维度透视,十八大以来,基础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研究机构与学者群体呈多元化分布,研究主题围绕着“课程改革”分衍成了课程、教学、教师、教材四大有机模块,并呈现出信息化语境、素质教育、教学主体角色理解等热点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