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比较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是实现文化多元化渗透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和课文,加以解释或补充,结合文章内容引出相关的知识文化内容、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上的文化背景知识。
一、结合课文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和课文,加以解释或补充,结合文章内容引出相关的知识文化内容、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上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能全面认识和了解英语国家。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6 Good manners阅读理解中的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介绍的是较正规的西方餐桌礼仪,由于西方人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因此餐桌礼仪也有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吃西餐的程序和在餐桌礼仪上中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教师可适当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小礼仪,如:菜一次最好不要夹太多,以免吃不完留在碟子里不礼貌;用餐时不要过于客气;受人款待之后应道谢且较正式的是写信道谢等。再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 14 Festivals讲述的是不同国家庆祝节日的风俗,在处理本单元的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在课堂上表演美国人是如何庆祝节日的。这方法不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教师还可以介绍有关黑人文化的一些特征,如上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事件以后,黑人反以“black”为自豪,出现了Black English, Black studies等短语。
二、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介绍英语国家的科学发展现状。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不少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文章,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基础介绍英语国家的科学发展现状,使学生对科学的发展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世界文化意识。教师可在教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9 Life on The Go,第二册(上)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第二册(上)Unit 6 Life in The Future等关于科学的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不仅要关心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且还要对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有所了解,让他们知道科学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的科学文化。
三、结合课文中关于日常生活中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不同认识和心得。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3 Going Places中的Adventure travel, Hikng, Rafting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找关于英语国家人们旅游方式的资料,在上课前可安排一个Morning report让学生分享他们各自找到的资料:西方国家人们喜欢旅游,尤其是英国人,而且他们喜欢冒险、徒步、漂流等方式。从中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关于西方人的小常识:西方人不喜欢别人称赞他们皮肤白皙,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才可能有条件经常去旅游和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棕红的肤色是健康、有活力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经济地位的标志,因此年轻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棕红的肤色作为一种审美的追求。相反,在中国则认为白皙的皮肤是漂亮的,因为肤色的黑白一般与体力劳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而只有在城市的有“闲”阶级才有条件以“白”为标准来美化皮肤,尤其是女性,喜欢用美白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四、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等教学,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材中对文学作品和名人传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及价值观等文化知识。此时适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中,文学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被看作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阅读文学作品与对文化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学作品与名人传记往往能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对目的语文化的深刻了解。如,通过教学Benjamin Franklin, Helen Keller, Stephen Hawking, Steven Spielberg等名人传记,再分析Cast Away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到美国主流文化强调自主、独立、个人奋斗,即使在家庭中亦如此。
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呈现文化现象更能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多媒体手段在用于介绍地理、历史知识时尤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它能准确地展现地图,清晰地把历史呈现给学生。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5 The Silver Screen时,教师可以收集Bicentennial Man, Jurassic Park等电影中精彩的片段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片段有所了解并引导他们分析影片中的主题及美国的电影文化。同时,教师可提供关于Spielberg的网址,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收集有关Spielberg的生平和事业、对电影业所作出的贡献及西方电影与中国电影各自的特点。再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 13 New Zealand及第二册(上)Unit 5 The British Isles时,通过多媒体手段能一目了然地呈现出这两个国家的地图,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对此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又如,人教版教材第二册(下)Unit 20 Disability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上网查询与课文主题有关的资料,多方面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总之,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与旧教材相比大大提高了,许多文章的风格、题材新颖多样:有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有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也有关于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体育音乐等方面的。这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语言教学和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文化意识培养同步贯穿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手段查阅有关文化的资料,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实际运用英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3]龚修焕.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4]孙亚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5).
[5]陈 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比较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是实现文化多元化渗透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和课文,加以解释或补充,结合文章内容引出相关的知识文化内容、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上的文化背景知识。
一、结合课文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和课文,加以解释或补充,结合文章内容引出相关的知识文化内容、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上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能全面认识和了解英语国家。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6 Good manners阅读理解中的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介绍的是较正规的西方餐桌礼仪,由于西方人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因此餐桌礼仪也有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吃西餐的程序和在餐桌礼仪上中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教师可适当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小礼仪,如:菜一次最好不要夹太多,以免吃不完留在碟子里不礼貌;用餐时不要过于客气;受人款待之后应道谢且较正式的是写信道谢等。再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 14 Festivals讲述的是不同国家庆祝节日的风俗,在处理本单元的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在课堂上表演美国人是如何庆祝节日的。这方法不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教师还可以介绍有关黑人文化的一些特征,如上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事件以后,黑人反以“black”为自豪,出现了Black English, Black studies等短语。
二、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介绍英语国家的科学发展现状。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不少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文章,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基础介绍英语国家的科学发展现状,使学生对科学的发展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世界文化意识。教师可在教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9 Life on The Go,第二册(上)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第二册(上)Unit 6 Life in The Future等关于科学的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不仅要关心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且还要对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有所了解,让他们知道科学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的科学文化。
三、结合课文中关于日常生活中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不同认识和心得。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3 Going Places中的Adventure travel, Hikng, Rafting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找关于英语国家人们旅游方式的资料,在上课前可安排一个Morning report让学生分享他们各自找到的资料:西方国家人们喜欢旅游,尤其是英国人,而且他们喜欢冒险、徒步、漂流等方式。从中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关于西方人的小常识:西方人不喜欢别人称赞他们皮肤白皙,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才可能有条件经常去旅游和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棕红的肤色是健康、有活力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经济地位的标志,因此年轻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棕红的肤色作为一种审美的追求。相反,在中国则认为白皙的皮肤是漂亮的,因为肤色的黑白一般与体力劳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而只有在城市的有“闲”阶级才有条件以“白”为标准来美化皮肤,尤其是女性,喜欢用美白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四、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等教学,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材中对文学作品和名人传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及价值观等文化知识。此时适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中,文学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被看作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阅读文学作品与对文化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学作品与名人传记往往能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对目的语文化的深刻了解。如,通过教学Benjamin Franklin, Helen Keller, Stephen Hawking, Steven Spielberg等名人传记,再分析Cast Away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到美国主流文化强调自主、独立、个人奋斗,即使在家庭中亦如此。
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呈现文化现象更能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多媒体手段在用于介绍地理、历史知识时尤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它能准确地展现地图,清晰地把历史呈现给学生。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上)Unit 5 The Silver Screen时,教师可以收集Bicentennial Man, Jurassic Park等电影中精彩的片段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片段有所了解并引导他们分析影片中的主题及美国的电影文化。同时,教师可提供关于Spielberg的网址,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收集有关Spielberg的生平和事业、对电影业所作出的贡献及西方电影与中国电影各自的特点。再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Unit 13 New Zealand及第二册(上)Unit 5 The British Isles时,通过多媒体手段能一目了然地呈现出这两个国家的地图,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对此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又如,人教版教材第二册(下)Unit 20 Disability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上网查询与课文主题有关的资料,多方面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总之,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与旧教材相比大大提高了,许多文章的风格、题材新颖多样:有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有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也有关于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体育音乐等方面的。这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语言教学和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文化意识培养同步贯穿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手段查阅有关文化的资料,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实际运用英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3]龚修焕.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4]孙亚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5).
[5]陈 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