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数学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核心理念(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落实“先学后教,学以定教”的教学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在学校“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初一数学组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教改要求,对数学学案进行了以下学习环节的设计和使用。
  一、学案设计
  1.自主探究
  这一过程的设置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学科特点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参与的精神为目标,分梯度设计问题,通过学习主动阅读文本,动手动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学习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2.合作交流
  这一过程设置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间对自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活泼、热烈而有序的讲解与思辨。每一个人都主动参与。构建新知,生成智慧,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取学习的持续能力,体味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幸福。
  3.师生互动
  这一过程的设置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质疑释疑为主。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对新知产生共鸣。通过质疑释疑与争辩使新知更加澄明透彻。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会了新知并锻炼了学习、思考的能力。学会的东西要写出来,写出来还要说出来。通过动手、动口促进学生动脑、动心,使课堂充满精神的魅力,焕发生命的活力。
  4.精讲点拨
  前面的几个过程的设置如果说体现的是“先学后教”的话,这一过程的设置就是“以学定教”。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层上,根据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随机施教,同时考虑各层面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适合于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将随机与预设有机结合起来。“精讲”要讲要点、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要讲出精气神。
  5.课堂训练
  这一过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巩固检测。强化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程度。教师要精读文本、精选习题、精心做题、精到讲析、精细复做。学生互批互改、相互检查、互相帮助、兵教兵,达到堂清的目的。
  二、学案的使用
  1.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
  集体备课以研究文本、吃透教材、讲学案为内容。说学案要由主备人说“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样学、不应该怎样学”。实行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备课之前自己先备课,突出主讲人突破重点难点的“讲”,然后是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个性教案;发挥学科领袖示范、引领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共同分享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业务发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学案在课堂上的驾驭与使用
  为了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业务发展和学生学习发展,我们的立足点是变“讲堂”为“学堂”。
  首先,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学案中自主探究中指出的问题要求让学生看教材预习。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学案中填写自己学会的内容与不会的内容以及存在的疑问。
  其次,在组长的组织下,学生带着收获与疑问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并记录组内同学哪些问题(知识的理解)已达成共识,哪些知识存在分歧,存在哪些疑问组内不能解决,并推送一名学生集中汇报。
  第三,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学生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内学会了什么,说明组内存在的分歧与疑问,组际间的学生进行讲说、讨论和争辩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并帮助解决其他组存在的分歧和疑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让每一位学生学会、满意为止。如果有全班同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关键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要进行质疑,供学生解决,达到重点掌握、难点突破的目的。
  第四,落实堂测堂清,学生对课堂检测题先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再进行组内检查评判,反馈对当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通过学生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堂讲、交流讨论、互教互助,达到知识当堂消化、问题当堂解决、作业当堂完成,清知识、清方法、清能力,让学生学得会、记得住、记得清、写得出的目的。力争达到让100%的学生掌握100%的内容的目的。让学生学出兴趣,学出动力。
  第五,为了落实学案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例题人人会讲、习题人人会做这一基础目标,听懂的要写出来,写出的要讲出来。在课堂中让学生把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学习策略和方法展示出来,将隐性的学习变为显性的学习。学生能讲明白的就能想明白,用讲明白促进想明白,讲出来是最好的展示。
  第六,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为了提起学生对学案学习内容的重视,达到循环巩固、检查、复习的目的,我们采取周清和月清的策略,“周清”清一周堂清的内容,“月清”是清四周周清的内容。教什么就让学生练什么,练什么就让学生考什么,考什么就让学生会什么。避免教、练、考错位相减,争取100%的学生考前题题答满分、次次答满分、人人答满分;力争使没达标的学生考后题题、次次、人人答满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使用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
  使用“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式教学”已近一年的时间,下面谈一谈在使用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
  第一,学生参与学习程度大幅提高,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学起来,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不再是老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己主动的探索。在交流、在展示、在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得到释放,生生、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平等交流。
  第四,能够发挥学生、老师集体的智慧,使课堂学习更活跃、更热烈、更轻松,焕发出课堂学习的活力,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第五,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更为突出。
其他文献
摘要: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某110kV变电所户内电容器爆炸引起火灾,导致电容器室框架梁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危及结构安全,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经分析比较多种加固方案,最终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对该框架梁进行加固。  关键词:碳纤维布;加固  1、碳纤维加固结构构件技术简介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
本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基本操作的指导与训练。现指出较普遍存在的错误,并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一、试管的握持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二、药品的取用  出错点:①取粉末状药品
教学过程四种方式的变革,集中体现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
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北京金达勘查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该企业在当今大多不景气的地质勘探行业中站稳脚跟,并成为同行业中处
北京好友世界商场有限责任公司在王府井大街中段西侧,占地20亩,拥有商场、写字楼、招待所、餐馆等物业2万平方米。近两年来,公司适时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市场脉博,始终坚持以
在化学教学评价的诸多方面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其重心所在,其评价内容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学化学创新教学的实施,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从以下诸方面作相应改革和优化:   一、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化学教学目标是多元的,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教学目标的分类基本上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该法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中学化学创新教学的教学目标也不例外,它的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长期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能耗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工业、交通之后第三大高耗能领域,并且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因此,在建筑领域实施节能降耗,发展绿色环保建筑,降低碳排放势在必行,意义重大而深远。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市场日后发展必然经过的一个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各个领域上每个项目的分工也开始细化,专业化也在逐渐的提高。本文通过讨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優化,以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让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走在世界的前沿。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更加希望自己在花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上,以不恶化环境为前提,将排污权作为商品买卖的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它的基本思想是:政府部门通过科学核算,确定出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并计算出环境容量与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将其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权,环境主管部门采用某种方式把排污权分配到企业,允许企业将富余的排污权拿到排污权市场上对其进行交易。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受到各国高度关注的环境政策之一,目前已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