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改进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学案是顺应时代发展、深化课改教学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应用、课后复习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导学案的意义,并对新授课、实验课和复习课三种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108-1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需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热情,并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锻炼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任课老师,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游戏的开发,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进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有效掌握体育学习技能,以达到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游戏;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
摘 要: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痕迹,防止遗忘,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系统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在“以学生为主体”和“先学后教”的理念下,通过“多样化”引导,最终获得较好复习效果的经历,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复习课,知识系统化,多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43-2   中
摘要: 科学精神的培育是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价值。科学精神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中被列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从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必要性、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出发,进一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策略,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特殊职业,伴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反思得失,尋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笔者从理解、引导、呵护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关爱学生。  关键词:关爱;理解;引导;呵护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13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众多的挑战和期望,提醒班主任要根据工
摘要:阐述了向量参数方程的基本内涵和杠杆原理的数学含义,分析了向量参数方程和杠杆原理在高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比较了应用向量参数方程和杠杆原理解决相同平面几何问题的运算结果,提出了杠杆原理在高中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向量参数方程;杠杆原理;平面几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81-1  随
摘要:课程实施是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新高考方案下的课程实施实践应该遵循改革方案首要参照原则、遵循校情学情原则、分步实施有效推进原则、学生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多元课程体系化原则。笔者以深圳某普通高中 Y 校为例,浅谈新高考方案下课程尤其是学科课程实施的有效之策。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高中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
摘要: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产生巨大压力的科目就是数学,因为小学阶段数学所涉及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基本都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明显的发现学生对事物缺少一定的观察能力,导致学生在解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忽略细节,造成计算结果错误,因此在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观察力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提出了培养
摘要: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生涯规划和选择是决定学生之后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更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在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及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要更加注重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以组织生涯规划教育主题活动、建设生涯教育实践基地等多项措施,促进完成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其理想和人生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 要: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首”,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小学语文更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如下四点入手进行德育渗透,以增强德育效果。一是加强朗读,读中激情;二是创设情境,境中生情;三是组织讨论,辩中明情;四是开展活动,行中体情。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