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需要建立定义严格的术语系统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议论著】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内容提要】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试题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试题内容是一道试题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试题的有效性。试题内容应该是确定的。然而当前命题人员、试题研究人员、一线教师等主体对于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界定,存在理解上的严重不一致,这对小说阅读的教学和考试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有一定的运作过程和方法。实证研究表明,这个分析框架有助于使不同主体对试题内容的界定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对小说阅读的教学和考试也具有积极作用。
  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语文学科从学科目标、内容、方法到评价整个链环中的关键一环,向来备受瞩目。从学科内部而言,“教什么考什么”是常理,但高考的地位和社会性影响因素杂糅一起,放大了高考语文的风险值和利害度,往往使这种顺序颠倒过来,变成“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成了指挥棒,强力牵引着日常的语文教学,甚至完全改变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整个生态。高考语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与高考语文重要地位极不匹配的是高考语文研究的现状。
  高考语文研究,从过程来说,可分为高考语文总体设计、试卷编制、阅卷与评分、结果分析与试卷评价等。回顾恢复高考以来近五十年语文高考研究,除了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少数论著对高考语文有a过较深入的研究外,各语文专业刊物上大量堆砌的是关于高考语文的应考复习策略与试卷评析之类的文字。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向来被诟病学术含金量不足,而高考语文研究的学术含金量似乎更不足道。
  在这个背景下,王建军博士选择以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试题内容为研究对象,努力建构其分析框架,最后完成博士论文《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这无疑为高考语文研究领域注入了活力,不仅提供了一份较为丰厚的成果,而且对于推动高考语文试题编制走向科学和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试题内容理解混乱:无根之由?
  众所周知,高考语文是一项高利害考试,试题编制过程历来把关严格,慎之又慎。前有考试大纲的明确规定,后有审题专家的严格把控,中间更有命题团队于封闭环境中的精心锤炼。但是通过对一些高考试题内容界定的分析,很容易看到这里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试举两例:
  例1:2010 年全国卷(新课标)11(4)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命题单位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命题,“分析”显然属于能力层次的D级,但同样由命题单位编发的《高考试题分析》却将这里的“分析”解读为能力层级F级:探究。先不谈考生做题情况和阅卷者阅卷标准,单在试题编制这个环节,命题者与命题者之间、命题者自己就存在理解不一致甚或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2:2013 年全国卷(新课标甲卷)11(2)题: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由命题单位编发的《高考试题分析》把这里的“分析”确定为能力层级 C,具体为“细节描写的理解与把握”;但试题研究人员在《高考增刊》中却理解为能力层级 D,具体为“小说次要形象描写作用的分析、鉴赏,领悟作品艺术魅力”。说明命题者和试题研究人员在试题内容理解上的明显不一致。
  按《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的分析,针对试题内容的理解,类似的不一致或矛盾情况还普遍存在于不同命题单位对同类试题之间,相同命题单位对不同年度同类试题之间,不同试题研究人员对同一试题之间。论文中,作者没有去分析阅卷过程中,不同阅卷者对试题内容的理解,更没有去分析做题过程中,不同考生对试题内容的理解。但高考毕竟属于国家机密,考试过程和阅卷过程都包含在内,作者要获取这些机密级资料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我们不好苛求。试题内容理解上的这种自我抵牾或分歧错出,分明呈现了高考语文试卷编制过程中的种种乱象。我们忍不住要追问:连一道试题内容的理解都存在这样明显的不一致,高考语文怎么能考出学生真实的水平?
  按理说,历年高考语文命题都有当年的《考试大纲》)作为依据,为什么试题编制过程中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理解不一致呢?为此,王建军对教育测量评价专家、考试院高考语文学科负责人、高考语文命题专家、试题研究人员等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是《考试大纲》本身关键处用词不够严谨一致;其二是试题编制过程没有一套统一的、内涵限定严密的术语,命题者往往不自觉地受到当前各种不同界定中所用到的不同话语的影响,选用了不同的词语。总之,高考语文缺乏一套定义严格的术语系统,试题编制的科学、规范要从建立这样一套术语系统开始。
  二、 理顺试题内容:需要种种分析框架
  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研究的对象是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因此,作者建立的术语系统是从小说文体关键点与认知过程的研究入手的,在他看来,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应该是小说文体关键点与认知过程的复合体。
  所谓小说文体关键点是阅读某一特定文体文本无法绕开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对于这一文体文本的理解,是这一文体读解的突破口。小说文体关键点是小说文体核心构成部分,是理解小说文体的核心要点和读解的突破口。目前关于小说这一文体的研究中,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于小说文体的关键点的具体构成和命名尚未完全一致。但大体上都包括主题、故事、人物、环境、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小说文体关键点是关于小说这一文体核心要素的抽象概括,规范和指导具体小说文本解读的范围。   阅读是行动过程,更是一种心理的过程,认知是这一心理过程的核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对于认知的划分,安德森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种。对于阅读的认知过程,不同的考试给出了不同的划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 PISA)将阅读认知过程分为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种;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阅读测试将阅读认知过程分为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考试内容则将认知划分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种。本论文中所说的认知,指针对具体的文体关键点的思维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识别、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过程。认知过程是基于一定文体关键点的认知,文体关键点是认知的凭借,脱离文体关键点的认知是不存在的。
  以文体关键点和认知过程为两个维度,王建军提出了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分析框架(如下表)。其中,文体关键点这一维指向文本,指小说这一特殊文体独特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小说的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两大方面。认知过程这一维指向阅读的心理过程,主要指对文体关键点所涉及的文本信息的思维加工过程,由思维复杂程度不一的一组具体的认知要素组成。
  以此为基础,他还进一步研究了分析框架的运作过程和方法,并对分析框架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分析框架对小说阅读教考的作用。
  这里暂不细究这个分析框架是否足够完善,论证和验证过程是否足够严谨,实践和试用过程是否足够有效,但显而易见,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体现了高考试题编制过程中,对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编制的科学和规范所作出的足够努力。另一方面,高考语文阅读不单单考小说阅读,还有散文阅读、诗歌阅读、戏剧阅读;高考语文不单单考阅读,还考作文,所以,除了小说阅读之外,还应该开发散文阅读、诗歌阅读和戏剧阅读分析框架,同时还应该开发高考写作的分析框架。这项工作不仅重要,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是当务之急,因为高考作为高利害考试,各方达成对语文试题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建立高考语文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目前还很少有人专门做高考语文考试过程研究、阅卷评卷过程研究,还很少有人专门分析考生读题、审题过程,阅卷者阅卷标准和对照标准的阅卷过程,但根据笔者多年的阅卷和高考指导的经验来看,确实有很多考生不是因为自己读题、审题能力不强,而是因为试题内容所指不明确而导致答题偏题,甚至答非所问;确实有不少阅卷者因为过于迷信或机械遵从参考答案,导致评分不到位甚至失真。这些研究可以从做题和阅卷等维度来揭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理解不一致的具体状况,并检验种种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后续的研究:从分析框架走向样例开发与试用
  上文提到,对高考阅读试题内容进行观察、思考、界定和阐释,需要种种明晰、适切的分析框架。何为“框架”?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在《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框架具有多重意义:1.转换。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认识的重要凭借。2.理解与分析。人们藉由框架来理解、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事件。3.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经由框架的分享而实现。可见,分析框架是观察事物、解释事件、思考问题的前提条件,决定了我们如何观察、从何解释、如何做思考,也决定了人们可以整理出何种具体的理论形态。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开发了小说阅读方面的试题内容分析框架,也就是提供了一套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理解与分析、沟通与交流的术语。
  分析框架有了,是否就能保证实际的试题编制过程做到科学与规范呢?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首先,从分析框架到具体试卷编制,中间有命题人员的理解问题,因此分析框架中的基本维度,每个维度的基本概念,其具体内涵不仅要作出明确的阐释,而且必须辅以代表性的样例进行直观呈现;其次,试题编制过程是否做到了分析框架术语系统的规范要求,必须接受一线考生和阅卷者的检验,而检验的基本媒介就是试题样例。另外,试题样例所呈现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倒过来可以推动分析框架本身的完善,框架中术语内涵的明晰。因此,从分析框架走向样例开发与试用,是后续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必经之途。
  四、研究之外,需要一套机制
  客观地说,研究是命题之外的功夫,而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过程更多是专业性的操作。要保证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理解上的一致性,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笔者认为,在这种专业性操作中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第一,要建立考试大纲(有的叫考试手册,如独立命题的上海)发布前的规范性审核机制。考试大纲作为整个高考语文的“顶层设计”,其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尤为重要。内容上,考试大纲除了明确考试性质、考试目标和试卷结构外,应该对具体检测目标中涉及的核心术语进行界定,并提供典型样例。初稿出来后,应该一定范围内征询意见,确保理解上的一致性;正式发布前,要请组织专家专门进行规范性审核。第二,要建立试题定稿前“与考纲一致性”的检验机制。试题编制不仅仅要完成对“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具体呈现,更要紧的是要准确实现考试目的,体现能力考查的主旨,按照考纲编制出来的试题必须要体现考纲的考试目标,因此,试题定稿前“与考纲一致性”的检验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第三,要建立阅卷标准“与命题标准一致性”审核机制。按笔者的高考阅卷经验,高考语文的阅卷标准经常是阅卷组织者、阅卷组核心成员与命题专家多方博弈的结果,往往与命题者意图不相吻合,甚至大相径庭。如果命题标准本身存在问题,阅卷标准与之存在差异尚可以理解,但如果命题标准与考纲的一致性得到了确认,本身没有问题,阅卷标准与命题标准应该保持内在一致性,不然无法真正实现考试目标,考生真实的语文水平也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
  [作者通联:胡根林,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雷道恒,新疆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收录了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一词,配套教参和教学设计都将其界定为“闺怨诗”中的名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3期刊载了笔者的《还原先验,巧辨雌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主人公性别探析》一文,笔者从“由意象的审美惯性造成的审美错觉”“由细节和關键句引出的不自觉的男性特征”“由史实佐证的特殊创作风格”等角度指出了主流教参性别认定错误,并运用现象学还原理论得出“抒情主
用文字驾驭《雨巷》之美,真难!  《雨巷》不是用文字,而是用音乐写成的。我相信,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一线教师都会认同我这个观点。然而,作为《雨巷》艺术首要特征的“音乐性”,一走上讲台,就变得混沌不清、无法言表。诗人用音乐浇灌文字,感染我们,轻而易举,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文字;我们用文字分析音乐,传递给学生,难上加难,因为我们不知道该讲些什么。这是一个坚硬如墙的教学现实,似乎多年都不曾改变。  一、文本
阿城的《溜索》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说,要想深入解读这篇文章,就必须弄明白三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是一篇什么样的小说?   这篇小说没有宏大的叙事,仅仅记述了马帮乘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也没有通过主人公的多重性格特点或透过对时代背景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洞察与思考,仅仅表现了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冷静罢了,文本主题谈不上深刻,甚至还有点模糊;小说的情节更是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三位一体,但往年的高考过分关注阅读、作文,考查口语交际通常采用填空、选择之类小题形式,5分左右。2019年高考口語交际采用作文形式来考查,赋分60——全国卷Ⅰ要求写作演讲稿,孙绍振先生惊呼为“历史性的巨大突破”。这“历史性的巨大突破”说明高考作文命题风向发生了变化——应用性考查进一步增强。“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演讲、辩论等口语交际能
摘 要 “U”型学习是郭元祥教授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提炼概括出来的关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这恰似一个U型的过程。学生的深度学离不开教师的深度教,教师的深度教需要提前进行深度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去繁就简、切问促思、故事撬动、认知冲突等方式,让学生获取概念、掌握方法从而以获促写,最终达到深度学与深度教同
《礼乐记》云:“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里,节奏的本意就是指音乐中周期性交替出现的急徐行止强弱长短等现象。巧妙地运用节奏变化,可使乐曲美妙动听,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如果讲究节奏,同样能使文章摇曳生姿。美国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拉夫基在《演技六讲》中对此作了具体的说明:“节奏是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有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一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始终如一地引导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下文简称《奥》)是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撰写于1958年的新闻名作,该文发表后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并获得1960年普利策国际新闻奖。《奥》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来,语文教育界的同仁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人和大家一样也在探索的征途中,感受几多赏花的欣喜、几多迷途的困惑,现将关于《奥》的教学与解读的一点思考呈与同行者,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反对散点式教学,提
摘 要 大单元教学立足于“学习事实具身”处理和设计,是指围绕学习事实具身处理和设计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资源、内容和方法,进而组织、开展、反思和评价学习的教学处理和设计。其具体的策略和做法是教学目标要确定为立足于学习事实具身的目标实体体系;内容要选择为立足于学习事实具身的教学文本认定;活动和评价要践行成学习事实具身活动的开展和评价等。它是当前课程话语体系与实施理念下进行教学处理和设计的重要变革,
“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戴维梅瑞尔说过:“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种观点和想法是教学设计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并不擅长于教学和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最有效的设计就是直接告诉(Telling)学生答案,而忽视了适当的应用、反馈、指导、训练等环节。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向学习者展示信息(Presenting Informatio
一、对议论文写作课教学逻辑的基本认识   教学逻辑是研究教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和规律,是学科逻辑、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所构成的三维结构。教学过程是教学逻辑内部协调统一、有序转化的过程,学科逻辑关注学科本质,学的逻辑关注学生认知主体性,教的逻辑关注学生如何认知学科的本质。成龙老师在《写作课的教学逻辑》一文中:“教的逻辑是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在课堂中的实然呈现。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决定了教的逻辑,学科逻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