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来源 :矿床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先后开展五期详查,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金矿规模达到超大型,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文章在近十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及综合研究矿床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和地质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是矿床形成最关键的控矿因素,马鞍山断裂控制了区内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的产出,北衙向斜控制了矽卡岩矿体和其他矿体的产出,矿床定位受控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碳酸盐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以及内、外接触带,属于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二型五类”.矿区1∶10 000岩石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显示,矿区分布有强金元素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并有与Ag、Pb、Zn、As、Hg等元素相伴产出的综合异常.1∶10 000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显示,磁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极大值2000多nT,异常形态规则,总体形态呈椭圆形,梯度变化较大,正负异常相伴,南正北负.斑岩显示为低磁异常,接触带为高磁异常,环状的高磁异常带构成了斑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体,围岩碳酸盐岩为低磁异常.激电在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上形成低阻高极化异常,矽卡岩型矿体分布区视极化率5%~8%,视电阻率50~120 Ω·m.大功率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斑岩体及斑岩与围岩接触带(蚀变带)可进行较准确定位.
其他文献
前言相对于普通的高校,中职学校属于一个较为特别的教学团体,在中职学校就学的学生相对综合素质较低,而且所受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于今后的就业,所以学校更加注重与对学生专业素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合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让
班级管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事情要配以不同的方法.把班主任工作做活、做细,实现班级的人文管理,带领学生健康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出台,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尤其是初中各学科的改革,最为凸显的是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过程,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对策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一种新
数学在当今世界各国高科技的较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从世界各国今年来的数学改革来看,都十分重视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大众数学”教育风起云涌的如今,数学交流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最基本活动,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生生之中,召唤着师生创造力、智慧、才情的涌动和勃发。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放开心态、凸现主体、彰显个性、大胆创造;教师传业解惑、分享快乐,真正成为学生发展
微课主要是将视频作为主要的授课载体,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实现教学目的。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的特点。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
【摘要】近年來,不少九年级学生在下半学期陷入题海战,但是,在很多套模拟题做完之后,却不能提升分数和能力,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何真正吃透和领会模拟卷中的精髓,使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实质性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考题六部曲精髓  近年来,不少九年级学生在下半学期陷入题海战,中考真题、模拟题做了一套又一套,能力不见上,漏洞百出,分数也就高不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考量。一个班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倡导终身教育,从学会到会
【摘要】正弦定理是高中必修5中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一般通过四个方面情景设置、正弦定理的探究、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展开教学的。文章通过介绍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教学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正弦定理教学学生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  (一)巧设情境问题,引入新课,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