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与计算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与计算 教学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逐步普及,数与计算中的哪些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和最基础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了解和研究这种变化,重新审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将结合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变革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谈一谈对数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1、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数与计算的每一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必须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把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又必须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2、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的认识,从自然数、零到分数、小数基本上体现了数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建立这些数概念的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而数与计算中又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整数与分数、约数与倍数,加与减、乘与除、通分与约分等等。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接触到数,家长扳着指头教孩子数家里有几口人,桌子上有几个苹果等等,上幼儿园以后,又学习一些简单的数与计算知识。幼儿如果没有一点数的知识,就会连自己有几只手,有几件玩具、家里有几口人,这些简单的问题也弄不清楚。因此只有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四、数与计算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是当代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也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而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在许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控制中,从一个大工程的战略计划、新产品的制作、成本的结算、施工、验收,到贮存、运输、销售和维修等等都必须十分精确在规定大小、方位、时间、速度、成本等数字指标。而这些数字指标的获得离不开计算。如果说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数学,那么计算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与计算是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五、数与计算教学的变革
  我国小学数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数与计算教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的数与计算教学有过多次变革。
  50年代,我们主要参照苏联的小学算术大纲,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编写教材。这时整数的循环比较多,教学的数比较大,一般学到12位,小数、分数的学习没有循环。名数的化法聚法教得比较多并且计算比较复杂。当时我国的实际是大多数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而要参加生产劳动,虽然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小学算术中增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简单簿记并加强了珠算。但由于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把苏联小学四年的教学内容拉成了五年,致使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内容没有学全,降低了小学算术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们把初中算术的部分内容下放到小学,强调以“以四则计算为中心”提高了小学毕业生的数学水平。
  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算术”课本更名为“数学”,采取 “精选、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把“培养四则计算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不再提“以四则计算能力为中心”,这样就使计算教学处于一个更恰当的位置。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根据计算机和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的现状,对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在保证小学生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前提下,对那些实用价值不大,对进一步学习也无直接帮助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降低要求。新大纲规定:笔算加减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最多不超过四步;珠算只学加减法,而在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些珠算;分数四则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删去繁分数。根据需要,把“教学要求”也作了调整,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这三个层次。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要求熟练掌握, 100以内、万以内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乘除法;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分数四则笔算要求比较熟练,乘数、除数是三位的乘除法,以及有关的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分数四则口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会计算。
  从上述不同年代数与计算教学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到,数与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企业内部个人独有知识转化为企业组织知识的过程和机制。其基本思想是:企业内部存在二种知识形态: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知识是由人脑创造的,知识的最初状态表现为个人
在涉及有理数除法运算的问题中,如能恰当地运用一些运算技巧,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所谓的“差班”,无外乎有这样的几种表现:学习差、纪律差、品德差。学习差——这是老师家长最敏感的话题;纪律差——你的话是否让学生心悦诚服;品德问题——慎用一个“差”字。很多学校把纪律、学习均处于弱势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完全像个“难民集中营”,任其为所欲为,大有“随他去吧”之势。这样的班级谁来教呢?于是,老师们在心理上自然地承认了某某班是优班,某某班是差班。当领导把“差班”交给自己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以下
现在,许多人在谈到西部落后的原因时,都会说到观念的落后。而新闻传媒正是可以改变人们观念的有力工具。在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开发也是一种观念开发,而在这种观念开发中,新闻
“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全国人口的70%居住在农村,可以说构成全社会基础的是农村,但是城乡的巨大差别、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的贫
本论文的研究受到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及风险收益优化模型研究”的资助。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
[摘 要]本文对探究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该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期望以此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  探究学习的思想缘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目前一般认为,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各国夺取竞争主动权和制高点的关键领域,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受
两岁女童小悦悦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街道上被一辆车撞倒。视频图像显示,在小女孩倒地后的7分钟内,有近20人从她身边经过但却都纷纷漠视,直到一名清洁工最后施以援手。这起事故中那些路人所表现出的绝情与冷漠不仅引发中国民众的讨论,也引发多个外媒的关注。有外媒感叹,现在中国社会道德观念已经丢失,“泛滥的现实主义和失控的经济增长是否正在将中国社会变得日益麻木与冷漠”。  有网民说:“说真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对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科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奉的理念、依据的理论和运用的技术不仅关乎整个设计能否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而且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