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低年段学生的作图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后教”课堂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初步产生自主学习的启示。在这个阶段,虽然所学的作图知识不多,要求也相对简单,但我发现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作图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作图始终是他们的一个薄弱环节。他们经常会在作图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作图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学生的作图能力呢?我从事低年段教学工作多年,发现影响制约低年段学生作图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才能才效提高他们的作图能力。以下是我对这方面的几点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一、学生准确把握知识概念,这是作好图的前提条件。
   学生一定要准确无误地理解知识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对,什么 是错。作图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正确的概念渗透给学生。如在二年级下册中,要求学生会画出真角、锐角、钝角。首先学生要弄清一些有关角的概念。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点向不同方向引出的两条直线组成的。直角、锐角、钝角区别: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有部分学生画出的角,它的边是弯的,这就错了。有些学生把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混淆,张冠李戴,又错了。这些都是因为基础知识不过关、概念理解不准确导致作图失误的例子。二、有针对地做练习,提高模仿能力,这是作好图的关键。
   低年段某些作图题有一定的模仿性。但对年纪还小同学们来说,这是个难题。如在二年级下册要求作出平移后图形。有部分学生作出平移后的图形跟原来的图形根本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对着得画也画不好。这说明学生的模仿能力不够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出了一些练习卷。上面印有一些低年段常见的图形或图形组合。要求学生模仿原图画。有时在课堂做,有时回家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模仿画图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又如在二年级上册,要求作轴对称图形,有些同学左右对称的图形会画,但上下对称的图形就不会画了。也就是说他们会左右模仿,却不会上下模仿。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练习课堂上进行一题多变,把同一个图形转一下方向,要求学生分别作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图形。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同学们哪个方向画对称图形都没问题了。三、小心读题,认真作图,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作好图的保证。
   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很多时候没有注意读清题目就去作图了。如一年级画线段的题目:“画一条比5厘米多4厘米的线”结果有部分学生画了1厘米或4厘米的线段。再如二年级画平移的图形:“画出△先往右平移3格,再往下平移4格的图形”;“分别画出△往右平移3格,往下平移4格的图形”很多学生往往把以上两个题目混淆。前者是画一个图形,后者是画两个图形。而且两者平移的路线也不一样。甚至乎有些学生在把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平移的格数也数错,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定下几个作图步骤,①选点,②定点,③连线。就是先在给出半个对称画图形选好明显的点,再在对称轴的别一边数好格定好点。如此一来学生作图准确率大大提高。由些可见,我们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读题,一步一步认真作好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四、运用软件和教具,把抽象变具体,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是作好图的有效手段。
   在我们教学生如何作图的时候,有些内容难于用言语表达,通常我会借助软件来进行教学。如教材中一幅简单的图,一个简明的解答,一句简短的对话等,背后都可能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比如教学“年、月、日”的认识平年闰年教材在列出了12个年份的2月。 为什么教材会这样罗列出来呢?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时会发现有些月份是28天,有些月份是29天。学生会感到同样是2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会充分寻求解决办法,这时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接着再让学生观察2月是29天与当公历年份有什么联系。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材都是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去总结问题的结论。又如在二年级,要求经过某个点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画,但是很多学生拿着三角板就是不知道怎样摆怎样画。我于是拿了一副教学用的大的三角板,详细地讲解三角板的构成,一步一步地教导学生要用直角边对准已知的点和直线。经过示范和练习,学生不再不知所措,很多错误都得到改正。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小学低年段教导学生作图时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低年段的小朋友天真烂漫,但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形成。有时真的需要我们手把手地去教导。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有耐心有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好低年段学生的作图能力。
其他文献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
【摘要】立足于生活,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了知识,在知识中学会了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关键词】情境兴趣积极性效率谈到数学,很多人都认为是纯理性的东西,较枯燥,不好学。其实,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可见,数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
目的通过对关节软骨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和氨基己糖含量的测定,评估骨痛膏外敷对家兔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为探讨骨痛膏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提供参考,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
创造想象可以使儿童冲破狭小的生活领域,飞向广阔的认识世界;可以使儿童解脱经验的束缚,去追逐那富于魅力的新的知识火花;还可以使儿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游戏中模拟成人的行为,体验成人的心境。要使儿童和创造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创造想象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会模仿   我国学者徐明认为,一个人的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正如我们先一笔一画地临摹一本字帖,天长日久地就会写出同样漂亮的字一样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低的原因进行剖析,结合本人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以及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通过对于三维目标产生的新的认识,从而提出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效率的观点。【关键词】有效性三维目标课堂效率   一、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
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写作文吗?”学生说:“我们很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顺序混乱、语句不通、平淡无奇等尴尬……”我问我自己:“我喜欢上作文课吗?”回答很干脆:“不喜欢!我想过千遍万遍‘怎么教’,但就是摆脱教不好的局面……”   作文难,已是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感慨。正因为它难,难得无法放弃,所以必须去攻,杀出一条路才是硬道理。于是我想了以下招数。一、弄明白“写什么”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针刺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标准选取60例腰肌劳损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化方法,根据样本含量,采用JMTJFX简明统计分析器实施随
目的:了解中药复方癸息汤及资冲颗粒对实验动物卵泡发育及卵巢VEGF、IGF-Ⅰ的影响.方法:将早幼大鼠(90±10g)随机分为予癸息汤1号(尔勿忧)组、癸息汤2号组、癸息汤3号组,采用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阶段,怎样把初学作文的学生引进作文之门,这是许多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