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解读科学发展与物质科学变革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有一句经典的概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联系的,联系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物质科学的发展正印证着这样的规律。在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作了题为《科学发展与物质科学变革性研究》的特邀报告。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带领与会者走近物质科学发展的前沿。未来,由物质科学前沿突破推动的种种神奇的变革性技术将百花盛开,为人类的未来生活带来便捷,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清洁,为自然科学中未知领域的研究带来希望。
  核能利用,点亮未来可替代能源新曙光
  在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8》预测,从2006年至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从117.3亿吨油当量增长到了170.1多亿吨油当量,增长了45%,平均每年增长1.6%,能源供应安全将成为制约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白春礼表示,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用于产生核裂变能的铀,将在数十年至一、二百年内枯竭。白春礼指出,在物质科学宏观尺度研究中,核能研究是基本科学问题之一,先进核聚变技术和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将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白春礼认为,在众多可替代能源中,只有核能才可能被人类大规模使用,核能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未来核能也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但是,核电要长期发展必须面对的两大关键问题,一个是核燃料的稳定供应,一个是核废料的安全处置。钍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核能资源,白春礼介绍说,钍资源是铀的3倍,我国探明储量丰富,钍资源可支付我国核电数百年,理想情况可达千年。以钍为核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少,放射性低,原理可行,但仍有许多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对于核废料解决问题,他表示中国科学家正着手推进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研究,期望通过燃烧高放射性废料,使之嬗变成为半衰期很短的物质,达到处理核废料的目的。同时,他也畅想了未来清洁、安全和永久性能源——聚变能。核聚变与太阳能、风能、地热相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反应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氟,氘丰富地蕴藏在水中,可人工制取,所以它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把海水通过核聚变转化为能源,1升海水中30毫克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水平,可供人类用上亿年。除了燃料丰富且价格低廉,同时,核聚变几乎没有放射性废物产生,运行安全可靠。但要实现人工核聚变还存在很多技术困难,点亮未来能源新曙光,还需要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
  纳米绿色制版,引领印刷业技术新变革
  物质科学大显身手的地方有很多,不仅仅局限在科技领域,同样引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许这会让人疑惑,一向分门别类的科学事业和文化事业,怎样在物质科学前沿技术的发展下,统筹前行,共促发展呢?
  文字传承文化,活字印刷被誉为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印刷行业的第一次飞跃。二十世纪,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机诞生,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激光照排技术成就我国印刷技术跨越式发展,“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次于“两弹一星”名列第二。
  虽然激光照排技术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被印刷业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技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白春礼指出,因为激光照排是将文字通过计算机分解为点阵,然后控制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扫描,用曝光点的点阵组成文字和图像,带来的废液排放严重污染自然环境。无论是激光照排技术,还是现在流行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技术),其基础都是感光材料预涂层及感光成像技术。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印刷上内容的纸张常常会预留很多的空白处,但这并不表示这些地方没有消耗原料,相反因为在印刷的过程中,对于空白的地方一样会进行预先涂层,这就会浪费掉将近90%的资源。
  面对印刷业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物质科学在纳米尺度的研究基础上,一种纳米绿色制版技术被提上研究日程。白春礼介绍说,这种纳米制版技术不避光、低成本、无污染、高度自动化,这将解决目前感光化学成像带来的污染和浪费问题;这种直接物理成像过程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也使印刷的控制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和高效,真正实现了直接制版的绿色数字化时代;同时,纳米粒子有效增强转印材料的耐摩擦性,同时避免微米颗粒复合引起的打印头堵塞及分辨率低等问题,纳米科技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耐印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影像的精度。 不需要感光成像、不会污染环境、印刷流程缩短……由物质科学纳米尺度研究领域,催生出以“非感光、低成本、无污染、高度自动化”为特征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将推动我国印刷行业的技术进步,成为取代激光照排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前沿印刷制版技术。
  量子密码,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守护神
  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过多的依赖网络去工作和生活,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大量敏感信息通过网络去传播,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防止被盗和篡改,信息加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有没有绝对可靠的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被窃取或破译的可能性有多大?在物质科学量子尺度的研究领域里,量子密码研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白春礼指出,经典的保密方式理论上已经被证明是可以破解的,而基于量子学原理的保密方式,则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量子密码术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结合的产物。这种加密方法是用量子状态作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简单来说,量子加密就是利用具有特殊量子性质的光子产生密码的技术,量子的一些神奇性质是量子密码安全性的根本保证。
  他举例说,2004年在北京与天津之间成功实现了125公里光纤的点对点的量子密钥分配,解决了量子密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2007年,在北京商用光纤上实现了40公里范围内四用户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2009年,国庆60年之际,在关键区域之间也构成绝对安全的实时语音密量子通讯热线,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和准确性。
  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信息安全的曙光,但是白春礼同时指出应用的一个难题,光纤存在固有的光子损耗,所以光量子传输难以通过光纤向远距离拓展。因为近地面自由空间通道会受地面障碍物、地表曲率、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光量子传输难以在地面自由空间中向远距离拓展。但在自由空间中,环境对光量子干扰极小,如果光量子穿越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损耗更接近于零,所以利用卫星平台,克服地表曲率的量子通信技术已经进入研究之中。
  微观物质研究,解密奇幻未知空间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将高度活跃的质子以超快速度撞击到一起,上演微缩版的“宇宙大爆炸”。以“小”见“大”,两颗微小的质子竟能揭示宇宙起源的奥秘,这正如白春礼所說,在物质科学的研究中,宏观、微观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物质科学中,还有空间尺度和未知尺度的研究。空间尺度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是天体提高分辨率观测方法,天文甚长基线干涉技术推动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进程;在未知尺度领域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大尺度的天文观测技术和微观粒子的实验探测,将使物质世界得到全新认识。
  在谈到未知尺度的研究时,白春礼指出,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之谜,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已知物质的能量和暗物质的能量相比小于三分之一,暗物质的问题起源于天文观测,但最终解决则依赖于物理学与天文学的结合,它是天文学与物理学的交叉与融合的前沿。一方面,利用天文方法对暗物质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作出越来越精确的测量,这对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暗物质的本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去探测暗物质粒子信号变得日益重要,黑暗物质研究从天文观测的大尺度宏观性质转向暗物质的微观粒子性质的实验探测。
  从宇宙、地球、原子、分子、电子到物质结构,对物质科学的深入认识,将拓展对已有重要科技概念的理解,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萌芽若干变革性科学技术,进而带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夏文燕 编辑:孙虎)
  (江苏省科协)
其他文献
摘要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既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一大检验,更是学生加深对社会了解,对未来人生之路的积极探索。根据两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从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项目的确定、团队的组织、项目的实施、项目总结和报告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谈一点感受。  关键词 科学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21-0190
期刊
摘要苦水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水土流失成因进行分析,探索治理思路。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2-0001-01    1自然条件  1)概况。王古窑片区位于苦水河流域甜水河支流上游河源区同心县下马关镇境内,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在北纬36°55′00″~37°02′30″、东经106°22′30″~106°3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海洋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深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量的海洋工程设备投入使用,并逐渐趋向于大型化、深海化,复杂的海洋环境对海洋工程设备的支持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维修需求也不断增大。基于远海维修保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自航式半潜维修船设计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掘自航式半潜维修船的潜在作用,结合自航式半潜维修船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与自航式半潜维修船相配套的多功能浮力舱的设计方案。
  为了优化多功能浮力舱的设计方案,本文分析总结了自航式半潜维修船
摘要 在以“科教兴国”为战略背景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势在必行。一种高效、安全的校园服务信息化系统悄然来临,特别是在磁卡的基础上开发的各类社会化的应用与服务,开辟数字信息化校园的整体设计思想。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校园卡一卡通;发展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24-01    1 建
期刊
蓝莓,学名笃斯越橘(Vaccinium spp.)。属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实呈蓝色并披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果味酸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极具营养保健作用,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
期刊
摘要 的研究是在学院网络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基础上,对哈尔滨技师网络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教务管理系统能够为教师实现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管理、网上选课管理、排课管理、考务管理子、重修课管理、教研项目管理、教学教研成果管理、教学管理等多项功能。  关键词 网络;教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2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系统已逐渐转变为参与激烈竞争的市场主体,各电力施工企事业单位在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对内狠抓管理,对外紧跟市场,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根本目标。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内部管理工作的成败常常成为制约企业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而技术性管理又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效益和安全生产。因此,各施工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技术管理的改进。以四川省广元市近年来
期刊
摘要西藏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党中央对西藏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下,当地政府和藏区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西藏在经济、科技、人文、藏区农牧民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与成就,而由于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历史原因的限制和影响,人口的不足、素质的偏低,资源、环境条件一直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从根本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西藏;国民经济;
期刊
■ 新闻缘起   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距离我国新疆不远处的一个名为登尼索哇Denisova的山洞中先后发现了大约3万年前的古人类的指骨和牙齿化石,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从化石上提取的DNA數据却与尼人及现代人的遗传信息不同。这一发现意味着,3万年前的人类大家族中,除了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和现代人外,还有另一种古人类,登尼索哇人。这些科学家的发现对令人类进化系谱以及现代人走出非洲等理论提出了
期刊
5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中国的科技事业,却实现了一个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   ——5年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时速为250公里的高铁技术;5年后,中国高速动车组时速一举跃升到380公里,飞一般地“领跑世界”;  ——5年前,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还是空白,进口芯片比进口石油花的钱还多;5年后,我国已经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5年前,国产超级计算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