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 Go for It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生活性、思想性、实际性来论述Go for It 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希望教师用爱心来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Go for It 教材内容 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的Go for It英语教材,这种教材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如何应对?三年来,我在按照教材实例教学的同时增添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素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对Go for It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Go for It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富有创意,更具时代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教材中每一页都有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令人眼睛一亮。每堂课中的英语对话都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容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勤动口、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歌谣。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理论认为:当我们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乐歌曲时,在我们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时,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跃。所以我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每一首歌曲。如Go for It预备篇Unit 1 “Section B Listen and sing the song”,让学生轻松掌握“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日常用语。Unit 3 “Section B Listen and read the chart”,通过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掌握了5个元音字母。八年级(上册)Unit 9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记忆句型和词汇。
  新教材涉及的游戏、猜谜也很多,例如,Go for It预备篇中Unit 3 “Section A Game”让学生把听到的两个字母连起来,就练习了学生对26个字母的认听能力。Unit 1“My name’s Gina”利用歌谣练习数字,识别数字、电话号码的使用。Unit 2 “Game”中通过找主人让学生反复练习“Is this your...?It’s my...”句型,以及指示代词this/that和物主代词your/my的运用。这些都让初学英语的学生觉得英语很有趣,从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基础。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Go for It以单元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每个单元有6页,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及自我检测三部分。Section A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Section B使学生能够对已经学过的目标句型运用自如;自我检测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认识。每一部分都通过对话及任务设计的形式,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新目标Go for It包含的词汇量大,读写范例多,有利于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每一单元的Section B和自我检测中都具有各类同步阅读及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如,七年级(上)Unit 1 Section B 3C让学生写自己ID card,要求学生用英语自我介绍,又在Self check 3中,让学生介绍2位同班同学,这样就有效练习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Go for It中,每单元都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了有关的写作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Go for It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代的变化。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素质及语言实用能力。
  
  三、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Go for It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Go for It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等。因此,语言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四项技能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Unit 10“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让学生谈论未来理想职业及如何实现理想,通过此项活动,学生树立理想并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又如八年级(下)Unit 1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think life will be in 100 years?”依据学生们对未来生活的探讨,相互采访,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谈谈自己未来10年、20年、30年后的设计与梦想。又如九年级(上册)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我就让学生针对初三这一年的学习生活,结合自己的理想,谈谈在饮食、健康、学习等方面的打算,并与家长和老师谈谈自己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并阐明理由,使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另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提供一定情景、让学生编造对话的练习,有益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
  
  文明礼貌教育是最基本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Go for It 在预备篇中涉及很多最基本的打招呼及感谢用语。如“Good morning.”“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Thanks./Thank you.”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老师见面或分手时使用它们,既可表示同学之间的友好,又可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还有买东西、问路、看病等比较客气的说法,如“Please.”“May/Could I...?”Would/Will you please...?”“You are welcome.”等句式的使用,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使文明礼貌的习惯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及练习中得以培养。Go for It还多次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如九年级Unit 8“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涉及如何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出贡献。Unit 13“Rainy days makes me sad.”又一次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
  总之,Go for It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发掘自身的优势,用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高尚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及英语使用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正像卢梭说的:“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用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英语的兴趣,达到英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在人文感悟大行其道的今天,往往忽视对语言形象的还原、创设和激活,语言领悟或多或少地存在理性偏向,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差。  1.按图索骥,手段机械化。把原本丰富、灵动的“表达方式”视为纯粹的语文知识,枯燥单一地分析,把语文课演变成了语法课,让抽象的理性认识取代了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让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生性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分析人物形象不应定格化的角度实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的教学目标,论述小说教学中应怎样贯彻创生性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创生性教学 人物形象 定格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应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场从理念到课程结构、设置、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革命”。它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
期刊
《三国演义》描绘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水浒传》则描写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刻画了家喻户晓的108位梁山泊好汉。两部小说的作者各自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和吴用。人们津津乐道这两位军师的事迹,也常把两位拿来比较。本文分三步解读诸葛亮和吴用:首先从出身、智慧、性格品德等方面比较他们的差别,着重从军事角度谈他们不同层次的智慧,然后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结局来探讨他们共有的忠君思想,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面之一: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题帕三绝句》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得出结论:译者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价值观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翻译过程中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两译本彰显了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关键词: 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林黛玉诗歌 《题帕三绝句》 英译本对
期刊
摘 要: 对学生而言,提高翻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词类转换,增词、减词,被动语态的翻译及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英译汉)。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常见方法 翻译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第四部分(61—65)是翻译(英译汉)试题。前四题是句子翻译,其题型为选择题;第65题为一段70词左右的英译汉段落翻译。第四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20%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翻译造成的文化成分缺失与扭曲,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南浔 旅游景观文献翻译 文化缺损 翻译策略    南浔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老街小巷,精致风雅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被誉为“江南大宅门”。这里海派文化鲜明,多元文化融汇,瑰玮奇艳,韵动中外;这里古有多名士涌现,今有大家辈出,既充满了
期刊
摘 要: 属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范畴的学习风格的研究为个性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风格 个人差异 个性化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要求:“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和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实践效果,得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中职教育 学生发展 Flash课程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若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并且积极地去做。目前很多中学生热爱网络,少数人甚至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当然是一种需要扭转的画面。但是反过来,教育工作者是否也应该反思:为什么网络对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牵引着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呢?如果课堂也能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如果课堂也能让孩子们着魔,那么我们将省掉多少苦口婆心的说教呢?因此我们应力求使自己的课堂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位长者送给后辈们的极其珍贵的礼物,是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教育专著。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执著而真诚地对教师提出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却是其一生的积累。他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论用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经验体会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更像与这位睿智的长者在对话,在聆听他的教育思想,感受他的教育智慧,感动着他的教育执著。  《给教师的建议》虽写成于1977年,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