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尊重服务,用心灵塑造心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位长者送给后辈们的极其珍贵的礼物,是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教育专著。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执著而真诚地对教师提出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却是其一生的积累。他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论用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经验体会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更像与这位睿智的长者在对话,在聆听他的教育思想,感受他的教育智慧,感动着他的教育执著。
  《给教师的建议》虽写成于1977年,但其中所传达的真理仍影响着今天的教育,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温。阅读此书,有时需正襟危坐,有时不禁击节而赏,有时更需反复品味,而他在第86条《致未来的教师》一文中所探讨的问题更激起我的思考,一些浅见,不吐不快。
  一些师范生们写信给苏霍姆林斯基,向他求教: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这样回答:“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看到这里,我不禁掩卷长思,他的话,相信每个老师都能读懂,说到怎样教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能侃侃而谈,可是我的眼前仍然浮现出一幅幅这样的场景:学生未完成作业时的气恼,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训斥,犯错误时的简单粗暴,有些学生竟对老师恶语相向,甚至还出现暴力事件……我们口口声声地称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做到了吗?
  不能否认,社会的急速发展让人的心态变得浮躁,这种社会心态也影响到了教育,让教师们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分数已经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优劣、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直接标准。当素质教育遭遇应试,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而现在的考试体制,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能够完成作业,那种能够把知识“倒出来”的学生往往学得都不错。这不就是大师所说的“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吗?这样的学习有生命力吗?语文老师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说到一个词语的造句时,很多同学都造不好,于是老师就举例让同学仿写,最后,全班同学的造句都成了一个样子。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为突出,折射出了学生已经“学死”的现象,这比没学会更可怕,而教师们也无可奈何地习以为常。这样做无疑是提高考试得分率的最佳捷径,可是,这样的教育还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吗?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是活生生的人吗?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习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到学校,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心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我班孩子活泼可爱,个性各异,在受到老师肯定时小脸都涨得通红。我班洋洋同学虽然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课间却常数着自己获得多少老师奖励的小贴画,宝贝似的珍藏在书包的内衬里……这些是他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他想好好学习的星星之火。有不少像洋洋这样的孩子,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我们也要像孩子对待我们一样,把无限的信任给予他们,相信他们能弄懂学会,相信他们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有了真正的信任才有真正的尊重,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会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所感受到的成功与失败,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对自己的信心与自尊感都是其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源泉与动力。
  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除了尊重与信任,作为一线的教师,我觉得还应该增强服务的意识。
  教育也是一种服务,在私立学校里,可能这种意识会更强些。如果能把自己看作是服务者,教师就会真正地蹲下身子看孩子,倾听他们的需求,真正地想学生所想;有了服务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就会多一些考虑:我的课堂,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吗?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吗?我们很多的课堂,不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为老师服务,特别是很多的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能让自己在课堂上出彩,竟将自己的学生带进比赛课堂,这样的老师与课堂,能带给学生什么呢?把自己看作一个服务者,教师就会自觉地让学生享受教育平等的权利,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学生会树立起自己的尊严,他不会想到要编理由来掩盖过错,也不会只是为了完成而去抄袭别人的作业,他会坦率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没完成,还有哪里搞不明白。把自己看作一个服务者,教师就会努力地想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既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还能置身于学生的境地,用学生的眼光看所教的知识,去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把自己看作一个服务者,教师还会让自己充满激情,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学生对话时,会让他们直诉心声,倾听他们的声音,课堂也会摒弃沉闷与死板,而是像与孩子们在谈心,师生之间会建立起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早在30年前就拥有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内涵之深邃,值得教师们在实践中细细琢磨,深刻领悟。特级教师吴非在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中说:“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我一直以此为座右铭,《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二遍翻阅虽又匆匆过去,可对这本精神食粮,我的品味与咀嚼才刚刚开始,思考还在继续。我会继续以虔诚之心研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带着自己的思考,边读边想,且思且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将苏霍姆林斯基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我的教育实践中,让自己真正地走进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锤炼学生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散文、文言文、古诗、作文教学四个维度进行剖析,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中山纪念中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案例,对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一点探索,期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想象力 知识迁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
期刊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在人文感悟大行其道的今天,往往忽视对语言形象的还原、创设和激活,语言领悟或多或少地存在理性偏向,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差。  1.按图索骥,手段机械化。把原本丰富、灵动的“表达方式”视为纯粹的语文知识,枯燥单一地分析,把语文课演变成了语法课,让抽象的理性认识取代了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让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生性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分析人物形象不应定格化的角度实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的教学目标,论述小说教学中应怎样贯彻创生性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创生性教学 人物形象 定格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应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场从理念到课程结构、设置、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革命”。它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
期刊
《三国演义》描绘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水浒传》则描写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刻画了家喻户晓的108位梁山泊好汉。两部小说的作者各自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和吴用。人们津津乐道这两位军师的事迹,也常把两位拿来比较。本文分三步解读诸葛亮和吴用:首先从出身、智慧、性格品德等方面比较他们的差别,着重从军事角度谈他们不同层次的智慧,然后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结局来探讨他们共有的忠君思想,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面之一: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题帕三绝句》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得出结论:译者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价值观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翻译过程中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两译本彰显了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关键词: 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林黛玉诗歌 《题帕三绝句》 英译本对
期刊
摘 要: 对学生而言,提高翻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词类转换,增词、减词,被动语态的翻译及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英译汉)。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常见方法 翻译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第四部分(61—65)是翻译(英译汉)试题。前四题是句子翻译,其题型为选择题;第65题为一段70词左右的英译汉段落翻译。第四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20%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翻译造成的文化成分缺失与扭曲,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南浔 旅游景观文献翻译 文化缺损 翻译策略    南浔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老街小巷,精致风雅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被誉为“江南大宅门”。这里海派文化鲜明,多元文化融汇,瑰玮奇艳,韵动中外;这里古有多名士涌现,今有大家辈出,既充满了
期刊
摘 要: 属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范畴的学习风格的研究为个性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风格 个人差异 个性化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要求:“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和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实践效果,得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中职教育 学生发展 Flash课程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若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并且积极地去做。目前很多中学生热爱网络,少数人甚至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当然是一种需要扭转的画面。但是反过来,教育工作者是否也应该反思:为什么网络对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牵引着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呢?如果课堂也能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如果课堂也能让孩子们着魔,那么我们将省掉多少苦口婆心的说教呢?因此我们应力求使自己的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