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风格差异性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79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属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范畴的学习风格的研究为个性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风格 个人差异 个性化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要求:“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所教对象,以及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所教对象(学生)的学习特点,所以研究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来组织教学对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风格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习风格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较早系统地提出学习风格概念并对学习风格类型开展研究的主要有Dunn夫妇,Price,George,Keefe和Reid等人。Keefe (1979)将学习风格描述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以及对学习环境作出的反应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Reid (1987)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所采用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掌握新技能的方式,这种方式是自然的和习惯性的,不会因为教法或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unn夫妇和Price (1979) 则认为学生的学习风格包括他们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综上所述,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Reid(2002)认为,学习风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东西,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也有自己学习风格上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学习风格是一种自然的感知、认知和情感上的倾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国内学者在学习风格方面也作过大量的研究,如王初明(1992)调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490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及其与学习成绩的优劣之间的联系。余心乐(1997)对北京三所高校(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语言学院)149名英语本科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还对被试在学习风格上表现出来的总体倾向和差异作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研究学生学习风格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认识并研究学生在学习风格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并采用适合这些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所改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对自己学习风格的特点有所了解之后,就能够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特点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基于学习风格差异性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人特点,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来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发挥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个性化教学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而证明此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方面有优势。
  1.受试对象和学习风格调查
  为保证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教学实践的对象是邢台学院外语专业2008级的两个平行班,每个班学生人数为35人,随机指定1班为试验组,2班为对照组。两个班在教学实践开始前的学期期末考试中平均分无显著性差异。教学实践是在《综合英语技能》课里展开的。在试验组任课教师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手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在对照组任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性。
  教学实践开始之前,用Reid (1987)设计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调查表统计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统计结果表明受试对象在感知学习风格上最倾向于体验型的学习风格,其次是个人型的学习风格,其他的依次为动手操作型、听觉型、视觉型和小组型。体验型的学习风格是受试对象的主要学习风格,这说明他们在学习时如果能亲身参与课堂活动、实习活动、角色扮演等,就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教学实践
  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后,试验组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这一客观事实,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采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亲自体验学习过程,当然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兼容并蓄,调整和改进自己偏好的学习风格,并且培养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学实践为期6个月。
  3.评价手段与结果分析
  教学实践的效果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经过统计期末考试成绩,汇总调查问卷的反馈,我们发现,在成绩上试验组比控制组的《综合英语技能》平均分高出2.04分。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了学生成绩提高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觉得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认为能较好地提高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风格的长处和局限性,能够根据学习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3)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该门课程,学习兴
  趣高。
  
  三、建议和启示
  
  虽然本研究历时时间短,但是教学效果却是明显的,考虑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性的个性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与效率。它对教学有如下启示:
  1.“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支配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分配课堂时间,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做到: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方式应该具有个性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居支配地位,几十个学生一个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人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来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发挥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薄弱环节。
  2.“自主学习”是目前外语教学界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理念之一,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潜能。“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解脱教学和教师的职责,要使“自主学习”行之有效,必须更新教学指导思想和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应是在严格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个人特点,使“目标”和“任务”个性化。
  3.学习风格的测量和教学中处处体现基于学习风格差异性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风格的了解,知道了自己学习风格的长处和局限性,有助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调整原有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同时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学习风格,以对付学习中遇到的各类挑战。
  
  参考文献:
  [1]Dunn,R.&Dunn,K.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A Practical Approach[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8.
  [2]Keefe,J.W.Students Learning Style: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M].Reston,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
  [3]Reid,J.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of 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1987,21,(1):87-111.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余心乐.关于中国英语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59-65.
  
  基金项目:本文为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个性化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10091)
其他文献
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其变化很多,技巧性高,方法独特,在各省高考试题中受到命题者的喜爱,也是各数学爱好者研究的方向。笔者通过对2008年陕西试题的研究,从而总结出证明一类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2008陕西:22)已知数列{a}首项a=,a=,n=1,2,…  (1)求{a}通项公式。  (2)证明:对任意x>0,a≥-(-x),n=1,2,…  (3)证明:a+a+…+a>。
期刊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大半辈子处于历史的夹缝间,正是这样一个乱世女子,却以二十来岁的青春之龄,迈上文学殿堂的台阶,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几乎独占了整个上海文坛。她擅长用对照的手法、丰富的意象向世人讲述那些发生在乱世的平凡男女的平凡悲欢离合故事。她的小说永远透露出一种令人颤栗的苍凉感,连张爱玲自己也说她喜欢用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来形容她的作品和她作品中的人物。正是这种绝世的苍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从这些古语和教学要求中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积极动脑,想方设法解决疑问。这个生疑、思考、解疑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詹天
期刊
摘 要: 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锤炼学生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散文、文言文、古诗、作文教学四个维度进行剖析,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中山纪念中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案例,对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一点探索,期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想象力 知识迁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
期刊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在人文感悟大行其道的今天,往往忽视对语言形象的还原、创设和激活,语言领悟或多或少地存在理性偏向,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差。  1.按图索骥,手段机械化。把原本丰富、灵动的“表达方式”视为纯粹的语文知识,枯燥单一地分析,把语文课演变成了语法课,让抽象的理性认识取代了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让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生性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分析人物形象不应定格化的角度实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的教学目标,论述小说教学中应怎样贯彻创生性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创生性教学 人物形象 定格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应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场从理念到课程结构、设置、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革命”。它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
期刊
《三国演义》描绘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水浒传》则描写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刻画了家喻户晓的108位梁山泊好汉。两部小说的作者各自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和吴用。人们津津乐道这两位军师的事迹,也常把两位拿来比较。本文分三步解读诸葛亮和吴用:首先从出身、智慧、性格品德等方面比较他们的差别,着重从军事角度谈他们不同层次的智慧,然后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结局来探讨他们共有的忠君思想,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面之一: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题帕三绝句》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得出结论:译者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价值观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翻译过程中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两译本彰显了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关键词: 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林黛玉诗歌 《题帕三绝句》 英译本对
期刊
摘 要: 对学生而言,提高翻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词类转换,增词、减词,被动语态的翻译及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英译汉)。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常见方法 翻译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第四部分(61—65)是翻译(英译汉)试题。前四题是句子翻译,其题型为选择题;第65题为一段70词左右的英译汉段落翻译。第四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20%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翻译造成的文化成分缺失与扭曲,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南浔 旅游景观文献翻译 文化缺损 翻译策略    南浔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老街小巷,精致风雅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被誉为“江南大宅门”。这里海派文化鲜明,多元文化融汇,瑰玮奇艳,韵动中外;这里古有多名士涌现,今有大家辈出,既充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