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和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实践效果,得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中职教育 学生发展 Flash课程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若还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下面我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集中关注该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目标。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中职Flash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中职Flash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命令或菜单的使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其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软件的使用,却不会使用软件制作独立的作品。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塑造。为适应职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培养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引入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新的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项目教学法在Flash课堂的教学实践
  
  1.项目的选取。项目的选取非常重要,所选项目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要保证项目的实现能够覆盖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并且注意趣味性和实用性。Flash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其项目的选取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现实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网页广告、音乐MTV、电子贺卡、广告片等,把整门课程规划成七到八个大的广告动画片,作为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在二到四节课完成。我们通过贴近实际的项目,让学生体会到学即是用。学以致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
  以“中秋贺卡”教学项目中的云彩动画制作为例,“中秋贺卡”教学项目分为四个子项目,即月亮动画制作子项目、云彩动画制作子项目、海面动画制作子项目和夜晚动画制作子项目。在前两节课月亮动画子项目完成的情况下,制作云彩动画这个子项目,我们用两节课时的时间完成。
  2.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学作用。在整堂Flash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用项目管理知识对云彩动画项目进行分解,分为花瓣飘落动画子项目和月牙变云彩动画子项目,并把项目任务和Flash课程知识点一一对应。教师首先演示云彩动画效果,说明本节课总的制作任务和学习目标。然后拖动播放头,分解第一个子项目:各层花瓣实例飘落动画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效果。提示要点:制作单个花瓣作为影片剪辑元件,放置在舞台中,并设置多个不同的不透明度和位置、角度等,为整个图层各关键帧段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形成单个花瓣的飘落,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多个图层中的单个花瓣的飘落,形成花瓣纷纷飘散的动画效果。再拖动播放头,引导学生查看第二个子项目,月牙变云彩效果。提示要点:月牙与云彩实例位置相同,可用绘图纸外观轮廓按钮显示。此种动画为形状补间动画形式,为达到变形的理想效果,可通过【添加形状提示】命令,添加多个形状提示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上机操作完成动画效果。
  3.学生模仿练习。尽管教师是项目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负责人,但整个过程我们更强调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在提出本课的项目任务和学习目标后,学生分小组讨论项目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然后每个人上机操作练习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人人参与的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查看学生的制作,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随时给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实验课结束前,教师检查每组学生完成的具体情况,并给予评价。教师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
  
  四、效果分析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选择的质量高低是项目教学法实施好坏的关键环节。教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功能相对简单、学生感兴趣的“中秋贺卡”项目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觉非常实际和有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可以举一反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出其它如“圣诞节贺卡”、“教师节贺卡”等动画作品。项目分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分组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2.强化了教师的现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过和每个学生直接接触,现场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操作能力,切实给予学生以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完成项目任务和学习目标。
  3.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由于在Flash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采取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尤其是后进生,通过与优秀学生的相互配合,在实验中交流了各自的学习风格和特点,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动画制作的过程,体验到了完成项目后的自豪与满足,锻炼了能力,培养了自信心,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教学法。它与时俱进,符合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向。在实施项目教学Flash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项目实施要求,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大半辈子处于历史的夹缝间,正是这样一个乱世女子,却以二十来岁的青春之龄,迈上文学殿堂的台阶,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几乎独占了整个上海文坛。她擅长用对照的手法、丰富的意象向世人讲述那些发生在乱世的平凡男女的平凡悲欢离合故事。她的小说永远透露出一种令人颤栗的苍凉感,连张爱玲自己也说她喜欢用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来形容她的作品和她作品中的人物。正是这种绝世的苍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从这些古语和教学要求中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积极动脑,想方设法解决疑问。这个生疑、思考、解疑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詹天
期刊
摘 要: 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锤炼学生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散文、文言文、古诗、作文教学四个维度进行剖析,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中山纪念中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案例,对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一点探索,期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想象力 知识迁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
期刊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在人文感悟大行其道的今天,往往忽视对语言形象的还原、创设和激活,语言领悟或多或少地存在理性偏向,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差。  1.按图索骥,手段机械化。把原本丰富、灵动的“表达方式”视为纯粹的语文知识,枯燥单一地分析,把语文课演变成了语法课,让抽象的理性认识取代了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让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创生性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分析人物形象不应定格化的角度实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的教学目标,论述小说教学中应怎样贯彻创生性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创生性教学 人物形象 定格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应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场从理念到课程结构、设置、内容和实施方面的“革命”。它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
期刊
《三国演义》描绘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水浒传》则描写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刻画了家喻户晓的108位梁山泊好汉。两部小说的作者各自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和吴用。人们津津乐道这两位军师的事迹,也常把两位拿来比较。本文分三步解读诸葛亮和吴用:首先从出身、智慧、性格品德等方面比较他们的差别,着重从军事角度谈他们不同层次的智慧,然后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结局来探讨他们共有的忠君思想,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面之一: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题帕三绝句》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得出结论:译者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价值观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在翻译过程中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两译本彰显了译者不同的主体性。  关键词: 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林黛玉诗歌 《题帕三绝句》 英译本对
期刊
摘 要: 对学生而言,提高翻译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从词类转换,增词、减词,被动语态的翻译及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翻译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答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英译汉)。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A级翻译试题 常见方法 翻译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第四部分(61—65)是翻译(英译汉)试题。前四题是句子翻译,其题型为选择题;第65题为一段70词左右的英译汉段落翻译。第四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20%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翻译造成的文化成分缺失与扭曲,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南浔 旅游景观文献翻译 文化缺损 翻译策略    南浔古镇以其“小桥流水”的老街小巷,精致风雅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被誉为“江南大宅门”。这里海派文化鲜明,多元文化融汇,瑰玮奇艳,韵动中外;这里古有多名士涌现,今有大家辈出,既充满了
期刊
摘 要: 属于学习者个体差异范畴的学习风格的研究为个性化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风格 个人差异 个性化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要求:“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