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立的目标,是学生预期学习的结果。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呢?
  
  一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发展不仅在于生理方面,更在于心理方面;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增长,而且表现在情感意志,行为能力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目标的内容不仅有知识方面的而且应该有情意的、行为能力和态度方面的。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涵盖了学生主要的发展领域和侧面,它构建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全面的人”发展课程价值取向,反应了时代的精神。例如:在进行“重力”教学时,就可以从下列三个度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及其应用。使物理走向社会。知道被举高物体是有重力势能的。为初三机械能的教学打下基础。
  知道重心含义,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牛顿的伟大发现,将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 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重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只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注意将结论的获得同体验,探究与发展的活动过程结合起来。
  2、“过程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的内容不单独存在于章节中,而是贯穿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内容之中。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发挥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把知识于技能中的人文因素、思想因素、方法论因素都发掘出来。
  例如:在研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和理解。从而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同时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基础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三维目标的着眼点真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行为实施也就必须遵循这些要求,由于“知识与技能”属于结果性目标,即学习结果可以测量与评价,而且也是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这一目标的确立要准确和具体,从而便于在教学过程操作和多教学效果的测量于评价。而“过程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目标,既由于学生情感和意志变化事一个长期教育的结果,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教师很难预料在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内在情感会出现那些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次、两次的快乐体验就可能形成对物理的长久兴趣。所以,对这些目标的制定要有全局观念,要有计划去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因此,每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课外活动的设定也是必不可少。往往我们物理组都要经过激烈的讨论、反复论证,才能最后定稿。
  
  四 教学目标的侧重性
  
  三维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是有确定的含义和具体的要求,因此,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落实。但是,并不是要在每一节课都要花同样的时间、花同样的力气去完成这三个目标。有的教学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有的课程内容有强烈的情感态度倾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因素,就应当特别注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应当在全面达成目标的策略思想指导下,着眼于整体的课程内容和长时间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重点的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绝不能机械逐一对照,生搬硬套把教学搞成固定模式。
  
  五 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新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弹性处理,故而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确立不同的目标,有的学生和班级很容易达成某些目标,就要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有的学生和班级在一段时间内难于马上达到,就要先提出比较低的要求,然后通过逐渐逼近的过程逐步达到目标,使它适合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和班级。
  不同的目标的制定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要求,故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达到,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班级的分层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
  
  六 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跳出教材,跳出教室,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或学生感兴趣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去感悟教学目标。通过图书、网络等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给学生提供和拓宽更多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涉足的领域更广泛,使其获得更丰富的体验,进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我们才能与时俱进,做一名称职的物理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讲,速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本文就影响速度素质予以分析,以便在运动训练中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速度能力。  [关键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 反应速度的练习    反应速度的练习包括简单反应速度和复杂反
【摘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可以通过创设和谐、热情课堂情境、创设真实质朴的生活情境、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情境等等方法,提高数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有效情境;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材,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自由施展的空间,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以促使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积极高效地实现。那么,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的实践体会如下: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课时安排又紧,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该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仅仅依靠语文课堂,那教学效
摘要 当前,受中招、高招的影响,生物等一些小课不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不高,给生物教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效果。  关键词 自学 检测 生物学科 检测式教学    一 问题的提出    1、尽管每个学校都开出了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这些小科目,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中招、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些小科除了常规的
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效果不一定好,如果教给学生自己摘取知识果实的方法,优秀学生很容易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家长、教师几方面都高兴。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试着自己摘取果实,教给他们自学化学的方法能不能行得通?我从多年教改实践中认识到,只要采取切合他们实际的方法,同样能行之有效。  我任教的班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其他学科成绩差,学
摘要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目前的现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暴露出诸多问题,都指向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获得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并为日后的语文学习、终身学习乃至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 语文素质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语文素养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都有体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成诵,熟读课文多了,对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均有很大的益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会读书,不肯读书,教
[摘要] 语文教学需要注入“美”。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是让语文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而不是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来转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注入美    语文教学需要注入全人类都向往的“美”。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语文学习学什么?语
[摘要]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主体;创造性思维;自学能力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存在的今天,要在生物学这样一个“小科”中抓好
[摘要]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测绘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关键词]遥感;测绘;分类;原理    1 遥感的概念    遥感通常是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