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促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查,小学生对作文感到吃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害怕和讨厌“硬逼”他们写作文。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如果能让学生就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生活中的事或物,经常练笔,习作训练效果则会更好。我们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只鸟的话,那么,把“笼子”打开,还其自由,任其飞翔,让生活去教会他习作,激发学生兴趣,从“要我写”的被动心态中解脱出来,产生一种“我要写”的强烈的习作欲望。它正如大作家矛盾先生说的:“时时刻刻身边带着一支笔和一本草稿,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可见,“兴趣作文”是一种既轻松又高效的习作训练方式。它的高效表现在:(1)“兴趣作文”源于自己的兴趣,学生可以无师自通。(2)“兴趣作文”是一种由作者自己调控的习作训练活动,较之课堂作文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真实感情。(3)“兴趣作文”往往是对自己各方面表现的回顾和反思,有时还会对自己所看到的生活现象作一些评论或抒发一些感慨。(4)“兴趣作文”没有固定的框框,更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展示个性。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不怕不厌作文而积极写作呢?
  一、 降低习作要求,吸引学生自由轻松写作
  兴趣作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控制,更没有特定的题目要求,它可以是一些有感而發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些“心血来潮”或是“灵感突现”的“即兴发挥”。它的表达可以打破传统作文的“模式”和“框框”,完全不受传统作文的思维、观念、题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方式及风格的束缚或局限。它可以表述、叙事、些人、描景状物,也可以写诗歌、散文、童话、故事、寓言,还可以议论杂谈等。它的内容广泛涉猎孩子们直接或间接积累的各方面知识,学生可以随意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选取熟悉的。赶兴趣的材料来写,也可以及时捕捉进自己所发现的社会热点来叙述,它也不必刻意追求结构的完整,一个剪影、一个镜头、一点感触都可以作为文章,哪怕只写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一个片段,又何尝不可?只要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都可以让他们就自己的兴趣写。
  二、 丰富情感体院,促使学生顺其自然写作
  丰富写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激情,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情感高涨,意到笔随,形成一种没有负担的习作训练方式。
  1、 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学生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仅能获得广泛的知识信息,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从依附走向自由习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学电脑、练硬笔字、唱歌、跳舞、画画、旅游、滑冰等,让他们都会自主调控课余时间,去做自己着迷的事。就是玩,也是孩子们认识周围事物的一种途径。亚努什﹒科尔恰克在描写玩时说:“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怎样玩,玩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和想法。”因为玩的时候,孩子的大脑敏锐度高,对知识特别容易接受,获得的体验也更深刻。总而言之,学生若能在兴味黯然之时练笔,习作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 引导学生多体验一些角色生活
  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并用心练笔,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现象的深刻理解。在指导学生练笔时,要帮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生活角色,获得一种感受,使其成为练笔的主要内容。如:和父母上一天班(或干一天农活);帮助父母理财;给低年级同学当老师;设计和组织一次主题队会;扮演某一个职业角色;充充当小小宣传员、志愿者、劝导员、小交警;美化家乡自然环境等,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有着这些真实感受,学生的练笔便会水到 渠成。
  三、 改变评判方式,诱发学生积极热情写作
  以往的习作训练,一般是由教师批改的,而且通常是些“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的评判术语。实践证明,这种评判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无明显效果。那么,如何评判才能诱发学生积极热情地进行”兴趣写作”呢?
  1、 纸上论文,小组改文
  读别人的习作,是一种被动学习,反复完善自己的习作,更是一种主动学习。在班里形成“兴趣习作互助组”,周末收齐“兴趣写作”,由全组同学互评互改。人人学做“学者”,在纸上“论文”,给学生一个取长补短的机会。各批改组在校阅、讨论、写批语、提出修改建议后,挑选出本周最佳和不够完善的“兴趣写作”,由老师负责面批。
  2、 台上说书,听着齐评
  “兴趣写作”的表达自由丰富,对它的评判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一篇作文无论以怎样的形式体现,真正的评判标准还是读者的眼睛。因此“兴趣写作”教师可以评,学生也可以评。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或将作品打印传阅),再由全班同学共同评议,教师也可随机进行点评。点评时,我们当老师的大可不必求全责备,而应予以正确的引导,积极的鼓励,好让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兴趣写作”的良好习惯。
  3、 私下谈心,师生共勉
  由于学生是就自己的兴趣练笔的,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学生评时不大喜欢公开交流的话题。这时候,教师应小心呵护他们的“隐私权”,不要对这类作品进行评判。教师可通过“兴趣写作”与学生私下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可信赖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会袒露心扉,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的心灵碰撞,写出更具价值的有个性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年级的英语老师,我们就要科学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将理论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指导孩子们轻松学习英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学习策略     英语像我们的汉语一样,能够描述丰富多彩的世界,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学习英语可以像堆积木、玩具汽车、布娃娃、拼图
由于“创设教学情境”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紧密联系,因而成为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广大教师仍然有一定得困惑和迷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从而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自由王国。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
中学阶段地理教学学生并不重视,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欲的学习态度,各方面都在预测其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地理教育将面临什么问题,地理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应如何转变观念以投身改革的实践,有必要做一番认真地思考。  一.教育职能的转变,重视地理教学目标与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模拟情景训练、培养其合作与竞争意识为主线,同时抓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使其保持浓郁的学习兴
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问题。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在教学切入点中创新   这个切入点就是课文的人文因素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共
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话说明人是有差异的。我们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差异更是明显。由于先天因素尤其是后天所处的区位、家庭、学校、老师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每个学生在学习的思维、方法、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错误思想势必会造成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
分析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可以看出,新课标卷下的高考,更侧重于能力和历史思维的考查。试题虽然是以多种灵活的方式呈现,但几乎没有对教材内容的直接考核,更多的是运用了图文材料、史学观点、名人言论、影视资料等,通过创设新情境新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和诠释历史的能力,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了。2011年全国卷12道历史选择题中,
【摘 要】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采用“四环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四环节”是指“活动主题的确立、活动目标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活动效果与评价”。本文以《校园绿化》为例具体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全过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四环节” 教学模式  《综合实
【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传统,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注重礼仪教育的传统并未过时,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开展礼仪教育有着特殊的必要性。  【关键词】礼仪 礼仪教育 学校    1.礼仪教育的内涵    何谓“礼仪“?字典上解释说:礼,是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从这个概念的界定中我们明白,礼仪具有道德性、社会
【摘 要】学习英语要注重朗读和背诵,尤其是初中英语。朗读和背诵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成绩的有效途径和必经之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朗读和背诵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年级越高,学生在课堂上越懒,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越低,说出来的英语也越难听.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玩耍,甚至做梦用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无用武之地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对特定的事物或人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選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且使人较快地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感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