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三结合”教学法的意义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一。变“灌输知识”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二。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讨论,以达到去伪存真,透彻理解的目的,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三。为此,我们创造了自学、启发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三结合”物理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意义如下:
  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
  1.抓住“思想”这根弦。通过思想“导向”,学生有了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思想,有了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人才的远大理想,就有了学习的最大动力。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会持之以恒。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挖掘潜力,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首先抓住它。
  2.改变主、被动关系。灌输式教学法是“要学生学”,学生是被动的。而这种“三结合”教学法则变成了“学生要学”,学生成了主动,改变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
  (1)思想的导向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在要求下正确做出答案,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就必须主动去学去问。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自行去做,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变成了“我要学习”。
  3.压力挖掘潜能。有的人要在有压力下才能发挥出潜能。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在“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都是在适当的压力下进行的。
  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好的性格
  社会的发展,“四化”建设的要求,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才”不光是指有知识,更要有能力。反之,有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结合”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1.“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为了正确完成老师部置的习题而不被处罚,就只有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自学方法全力地去学去问,这样可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2.“启发”、“讨论”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部置的习题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富有启发性,重点题还要设置解题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学、出题、听课、讨论、做题、批改、逐步将会提高他们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在编制习题时,要牢牢抓住实验这个基础,紧密联系实际。要精心设置一些与实验操作和观察事物有关的问题,然后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观察和思考,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4.能培养学生好的性格和习惯。学生通过思想的不断“导向”,通过主动而有压力的学习,通过启发和讨论,可养成爱思考,有头脑,信心坚定,意志坚强,有方法,能吃苦,学习专注等好的性格和习惯。
  三、能抓住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目的,是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此种教学方法,从培养能力,抓住基础,使学生积极主动着手,通过启发讨论,可使学生去伪存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既适用于基础好的学生,也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是一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所适用的。
  四、能启发思维、教给方法
  知识是要通过思维学到的,问题是要用方法解决的。所以启发学生去思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不知启发,不教方法去硬灌,效果要好得多。“三结合”教学法,特别注重启发和学习方法,原因就在于此。
  五、通过实验检验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初中物理中讲到液体压强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只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不知道液体向各个方向(上、下、左、右)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这个问题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利用压强计测液体压强,就能使学生迅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那么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几点说明
  1.思想工作是首要。不少老师总认为思想工作是班主任老师和政治老师的,其他老师可以不做或少做,我认为这是教学工作中的最大失误。任何学科,任何老师,首先都要抓住思想这根主线,让学生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理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和主动性,才能持之以恒,不畏艰苦,奋斗到底。做好了这些思想工作,学生自然会自觉而努力地去学习,去进取。
  2.换换脑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不少老师中已根深蒂固了。其实这种方法学生被动,老师辛苦,尤其是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我们老师们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尤其要说一下的是:有些人认为叫学生自学,学生出题,学生批改作业,是一种教师不负责任,偷懒的做法。其实不然,看一种做法关键要看它的效果和作用,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而老师又能从改作业等琐事中解脱出来,去探讨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3.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必须运用得当,才能见成效,故某种教学方法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每个老师运用的好坏是有很大关系的,望老师们不要生搬。
其他文献
<正>地方学术刊物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来是一些兄弟刊物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河北学刊》虽然几年来一直在进行探索,但至今仍然未尽人意。1987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的《关于加强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已有的省级理论刊物,要充实编辑力量,办出各自的特色。”这个要求正切中了我刊的薄弱环节。为了尽快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党的十三大精神照耀下的深化改革的1988年开始的时候,我们打算就什么是《河北学刊》的特色,如何尽快办出自己的特色的问题,谈一点想法,同广大作者、读者以及全国地方性学
针对上海光源先进实验方法中要求的微秒级同步控制精度问题,设计并实现了飞行扫描下的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应用基于Power UMAC控制器和自行研制的五相驱动器控制步
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力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行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在似懂非懂、似知似不知的情况下产生求知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学习情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情
<正>党政关系问题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还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前,我们党就建立了根据地的政权机关,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自己领导的政权的关系也就成了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全国解放后,这更成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除“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外,我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索,特别是董必武同志对党政关系作了大量论述,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对于认识我党党政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对于认识和搞好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很有意义的。
介绍了快速路西北半环南仓道铁东路立交桥照明设计的思想、原则;桥梁主体的功能照明及景观照明设计,主桥索塔内的维修照明,以及主塔的航空障碍灯的设计思路,产品选用的技术要求、电缆敷设及节能措施的设计。
<正> 陈独秀于1915年首倡的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催动中国知识青年掀起了空前浩大的反封建思想浪潮,先驱们那种“扎硬寨,打死仗”的决绝态度至今令人感佩。尽管这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五四’新文化精神却一直作为中国知识界的自觉追求而被多次重提。三十年后,闻一多在1946年纪念“五四”运动的集会上演讲说:“历
期刊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在的教学既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已成为当前广大教师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为解决好这一对辩证的矛盾,我们就必须去思考: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怎样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方面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
背景:在麻醉实践的批评事件的分析在改进耐心的安全强调非技术的技巧(NTS ) 的重要角色。因此,关于 NTS 询问被加到医药管理(公里) 模拟器训练改进麻醉学者的尖锐危机才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