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阅读是语言审美体验的探究过程,两者都是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历程的直观表现。但是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却将两者区别对待,没有去探究发掘其中存在的联系,降低了教学成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共同开展教学,有助于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和写作的主体和对象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阅读是别人的作品我们来赏析,写作则是自己的文章别人来品读,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而教之的。现今初中生写作水平不如人意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初中生的阅读积累太缺乏,且不能对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材料加以分析、思考和运用。学生们往往心中有情感、有想法、有内容,却不知如何将之体现出来,最终导致他们的写作成效低下。通过阅读中的分析与探究,学生能够将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情感表达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同时通过写作实践训练,学生能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运用技巧上去品析阅读材料,使两者互补共进,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1. 培养整体意识,引导阅读与写作共进的观念
想要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到一起,首要措施是引导师生共同形成整体的教学意识,将阅读与写作当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开对待。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反思,教师都要综合考虑,将阅读教学融入写作实践,将写作教学掺入阅读理解。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两者的结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现他们的互补共进之处。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提升阅读、写作的教学质量,学生自身必须要明确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形成牢固的整体意识。这样不论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还是在业余的课外自我提升中,他们都能全面地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的能力。学习思想观念的正确改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效率。
2. 合理筛选教材,提高阅读写作的教学效率
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首要的一步就是筛选教材。有效的教材必须能兼顾阅读赏析和写作开展的需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的经验,合理地筛选教材并巧妙地将阅读写作结合到一起。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它就能兼顾细节理解赏析与情感表达写作的训练和指导。文中运用一些连续动词和短句生动刻画了父亲车站买橘的场景,这段细节描写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从动词和短句的运用、描写上进行理解阅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篇人物作文。
3. 有效进行拓展,指导阅读写作间灵活转换
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有效地将写作融合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阅读内容的拓展来加强写作训练的投入,同时对写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是一种比较有效教学模式。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佳作,其中荷塘月色的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在课堂教这一段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写出他们心中的荷塘和月色,然后让学生在课上朗读,他人进行赏析。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还能通过对他人写作内容的理解赏析,促进阅读与写作间的灵活转换。
4. 开展课堂实践,促进阅读、写作的品质提升
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运用技巧,因此阅读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而写作教学则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践。增强课堂实践的开展力度,促进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情感表达,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点题等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中常常运用,是提高写作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在阅读中往往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这些,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这些写作方法的应用,能提高阅读质量。同样,将阅读中的技巧运用于写作中,学生能更容易写作优秀的文章。
5. 丰富课外阅读,促进语言运用和情感共鸣
素质教育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还要大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只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内容,学生想要学到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就要着重加大课外自主学习的力度。
课外的文章资源极其丰富,所运用的技巧也是五花八门,学生只要学会将阅读与自己的写作结合起来,就能从中学到很多。另外,课外阅读的类型丰富多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学生在赏析、品味中,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借鉴学习中能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总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训练、多写作,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当前的教学方式还不完善,增强阅读、写作两者结合的效果、做好两者间的良性互动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要多反思、多探索,寻找合适的教学手段来促进阅读、写作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阅读和写作的主体和对象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阅读是别人的作品我们来赏析,写作则是自己的文章别人来品读,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而教之的。现今初中生写作水平不如人意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初中生的阅读积累太缺乏,且不能对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材料加以分析、思考和运用。学生们往往心中有情感、有想法、有内容,却不知如何将之体现出来,最终导致他们的写作成效低下。通过阅读中的分析与探究,学生能够将阅读中学到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情感表达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同时通过写作实践训练,学生能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运用技巧上去品析阅读材料,使两者互补共进,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1. 培养整体意识,引导阅读与写作共进的观念
想要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到一起,首要措施是引导师生共同形成整体的教学意识,将阅读与写作当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开对待。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反思,教师都要综合考虑,将阅读教学融入写作实践,将写作教学掺入阅读理解。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两者的结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现他们的互补共进之处。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提升阅读、写作的教学质量,学生自身必须要明确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形成牢固的整体意识。这样不论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还是在业余的课外自我提升中,他们都能全面地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的能力。学习思想观念的正确改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效率。
2. 合理筛选教材,提高阅读写作的教学效率
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首要的一步就是筛选教材。有效的教材必须能兼顾阅读赏析和写作开展的需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的经验,合理地筛选教材并巧妙地将阅读写作结合到一起。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它就能兼顾细节理解赏析与情感表达写作的训练和指导。文中运用一些连续动词和短句生动刻画了父亲车站买橘的场景,这段细节描写可以用来引导学生从动词和短句的运用、描写上进行理解阅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篇人物作文。
3. 有效进行拓展,指导阅读写作间灵活转换
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有效地将写作融合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通过阅读内容的拓展来加强写作训练的投入,同时对写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是一种比较有效教学模式。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佳作,其中荷塘月色的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在课堂教这一段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写出他们心中的荷塘和月色,然后让学生在课上朗读,他人进行赏析。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还能通过对他人写作内容的理解赏析,促进阅读与写作间的灵活转换。
4. 开展课堂实践,促进阅读、写作的品质提升
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运用技巧,因此阅读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而写作教学则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践。增强课堂实践的开展力度,促进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情感表达,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点题等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中常常运用,是提高写作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在阅读中往往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这些,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这些写作方法的应用,能提高阅读质量。同样,将阅读中的技巧运用于写作中,学生能更容易写作优秀的文章。
5. 丰富课外阅读,促进语言运用和情感共鸣
素质教育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还要大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只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内容,学生想要学到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就要着重加大课外自主学习的力度。
课外的文章资源极其丰富,所运用的技巧也是五花八门,学生只要学会将阅读与自己的写作结合起来,就能从中学到很多。另外,课外阅读的类型丰富多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学生在赏析、品味中,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借鉴学习中能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总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训练、多写作,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当前的教学方式还不完善,增强阅读、写作两者结合的效果、做好两者间的良性互动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要多反思、多探索,寻找合适的教学手段来促进阅读、写作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