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介孔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新型材料的探索合成、已有材料的改性和修饰、以及进一步开发介孔材料的工业应用。本论文开展了三部分的工作。(1)球形介孔材料的合成;(2)介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介孔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新型材料的探索合成、已有材料的改性和修饰、以及进一步开发介孔材料的工业应用。本论文开展了三部分的工作。(1)球形介孔材料的合成;(2)介孔材料在蛋白分离方面的应用;(3)介孔材料在固定化酶方面的应用。在第二章中,采用P65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介质中采用静置法成功地合成出了尺寸均一的介孔氧化硅球。通过改变合成温度、反应时间、无机盐KCl的加入量,可以在9.0~17.6μm之间调控介孔氧化硅球的直径;通过改变合成温度、加入TMB的量或者改变水热温度可以在2.3~4.8nm之间调节介孔氧化硅球的孔径。考察了TEOS用量对结果的影响,发现只有当TEOS/P65≥1:0.03(摩尔比)时,所得产物才为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在第三章中,以SBA-15介孔分子筛作为分离纯化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2的层析基质,在其表面交联上离子交换基团DEAE,使其既具有分子筛作用,又具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实验结果显示层析后从混合的变应原蛋白溶液中获得单一洗脱峰,并经SDS-PAGE得一条谱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表明经分离纯化所得的蛋白质是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2。对螨性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表明所得Derf2仍具有变应原活性。在第四章中,察了具有笼状结构介孔材料的窗口大小、SBA-15系列材料的形貌、温度、蛋白溶液初始浓度、平衡浓度和介孔材料表面羟基量对吸附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效率已经超过20%,接近晶体硅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而且原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现阶段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处于研究阶段,对于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材料的研究主要有甲胺铅碘(MAPbI3)和甲脒铅碘(FAPbI3)等,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结构优化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了钙钛矿
本文详细论述了二恶英类物质的性质、毒性、产生的原因及测定的方法原理。并与日本岩手县环境保健中心合作对辽宁省沈阳市周围环境大气中的二恶英类物质进行监测和研究。监测
1981年Iwahara首先报道了钙钛矿型掺杂SrCeO固溶体中存在明显的质子导电现象.不同于以往发现的质子导体,掺杂SrCeO在高温下可稳定存在,当环境中引入水蒸气后,材料就会呈现较
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催化、化妆品、医药、太阳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气敏材料之一,ZnO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无毒性、稳定性好等
随着合成聚合物材料的大规模的使用,其阻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阻燃剂的发展趋向于低烟、低毒和无卤化,其中磷腈化合物就是一类
环境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纳米Fe304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原子配位不足、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磁性容易分离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去除水中污染物。本论文设计合成Fe304为基质的复合纳米材料,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Fe304、Fe3O4/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表面性质及其性能。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
本论文鉴于当前油气开采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所展开的对高饱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系统研究。随着石油开采逐渐转向非常规深藏储层,面对高温、高压的劣性工况环境,低于150℃工作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