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后的改变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不能认为教师是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工作辛苦费力的角色,而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教师应努力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和压力,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不要把目标理想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在这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标准,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对于新的学习方法我有新的感受,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我有了新的思考:面向21世纪,中学生物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知识型教育阶段、智能型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向创造型教育阶段努力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三、 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永远要对你的工作保持热爱和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比尔。盖茨的十大优秀员工准则中的第五条是:具有远见卓识,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1.对周围的事物要有高度的洞察力;
  2.吃老本是最可怕的;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4.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工作;5.做勇于创新的新型员工。可见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专业知识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化人士的基本条件。
  小学科学学科能力
  (一)小学科学学科能力概要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小学科学的学科能力则是科学素养的具体表现。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针对这些内容,可以将小学科学学科能力分为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应用能力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加以简要的说明。
  1. 表达能力
  科学教学往往开始于对科学事实的描述,这种描述来源于学生的观察实践,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加这种实践体验,对科学事实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描述,包括用语言、图形、文字等。在对大量科学事实进行表述和概括的基础上,就形成科学概念。而对于科学概念,一方面,需要用严格的、有科学意义的词语来表述;另一方面,需要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的原理和理论。
  从内容上看,小学科学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说明事实、阐明概念和解释原理三个方面,从形式上看,小学科学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模型表达三个方面。
  2. 科学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活动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典型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机械地遵循这一固定的顺序。科学探究是一个能动的、多样的、多层面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根据信息类型和获得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科学探究的能力分为基于现象的探究、基于文字的探究和基于数据的探究三种类型。对于每一种类型的探究,都应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五个环节。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几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完善,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更加突显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等思想。明确提出“四基”,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不可否认,过去的数学课程,非常强调“双基”,即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这是
本课的主线是小篮球的特性。通过对篮球的各种特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对球产生兴趣,并在利用球的活动中促进身心发展。  (一)课从球是怎么跳起来的开始。一只球停留在地面上,你要让他跳起来,一定要用双手去拣起来,再丢下去,球才能跳动。尝试一下,只用一只手能让球跳起来吗?每5人拿一只球,自己去动脑筋。看哪组让球跳起来。尝试、探索、发现将帮助学生有所收获。  (二)球是圆的,当然可以滚动。怎么把球准确地滚
新课标中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要求初中生要掌握的语法包括: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达方式;理解和掌握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因此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英语教师我个人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他还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必须十分注重数学学语言的优化。那么,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优化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教学语言必须规范  1
社会在进步,教学在改革。语文教学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在学科改革的最前沿。通过学习,我获益匪浅。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无定法,只要是能围绕课标要求,落实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