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学节奏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大多刚刚接触奥尔夫音乐,他们对于音乐的表现往往只是唱唱、跳跳,并不正规。而奥尔夫提出音乐都是以节奏为前提。其实,通过观察家中刚满周岁的宝宝,我觉得幼儿应该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他们对于音乐的敏感度比我们成人强烈得多,这种现象在他们还是胎儿时就有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妈妈的心跳也是一种节奏,他们出生后又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了各种节奏。于是,如何将幼儿天生的节奏感挖掘出来并通过有意的培养使之提高,成了我们音乐特色教学的重点工作。
  一、模仿,成就高起点
  爱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可以说刚出生几个月的人就开始了模仿:模仿父母的语言与动作、模仿成人的习性与脾气、模仿伙伴的语气与神态。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我们也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天性。
  奥尔夫音乐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一大特色,在教师外出培训带回来的资料中,我们可以选择出很多首适合幼儿园年龄段发展水平的音乐,如《我的身体会唱歌》《小跳蚤》《欢迎你来我家》《小黄鸭》等。在小班年龄段我们可以尝试节奏音乐《我的身体会唱歌》:我的小脚“哒哒”、我的小手“啪啪”、我的肚子“咕咕”……在幼儿觉得比较难的地方,教师可以亲身示范要求幼儿通过视觉感受来模仿,通过让幼儿听音乐、看示范,模仿音乐中各个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并努力跟上音乐的节奏,来达到让幼儿参与音乐、融入音乐的目的。在这里看似简单的模仿过程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了节奏之美、活动之乐。
  二、练习,巩固真基础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节奏的学习中我们不妨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幼儿多练习来达到扎实幼儿基本功、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在“苹果和梨”的活动中,让幼儿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进行听辨的过程中,我就运用了多次练习的办法来加深幼儿对这种节奏性的认识。但如何让幼儿在枯燥的多次练习中一直保持高调的情绪成了节奏活动的重点:
  (1)手法多样。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甚至是在音乐、语言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亲自说这么一句话:“再来一遍!”可能在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幼儿们都能积极配合,但次数一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妨变着花样来说这句话,比如在“苹果和梨”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小朋友们,我们用说水果名称的方法来念念这个节奏。”“拍拍手、拍拍腿呢?”“小舌头也想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它会怎么做呢?听……”通过说水果名称、拍手拍腿和说“ti、ta”来配合打节奏,不仅多次训练的目的没有改变,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加强了对这种节奏的记忆。
  (2)代入灵活。幼儿并不像我们成人那样因为先入为主而对某种概念产生不可逆的固定思维,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在发现他们掌握了“苹果和梨”的节奏后,我将同是两个字的“葡萄”代入练习,因为同是两个字,幼儿很快就掌握了。这样做一来可以起到多次练习的作用,二来让枯燥的“一遍又一遍”成为了探索与乐趣。接下来就是加大难度,将“哈密瓜”代替“苹果”加入到节奏的队列中,让幼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节奏,幼儿也对不同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三、创新,拓展新视野
  奥尔夫的教学法之所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幼儿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而身体动作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得最多的,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幼儿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幼儿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创造出属于幼儿的音乐,这也是幼儿天生的表现形式。
  (1)化繁为简。如游戏“虫虫虫虫飞”,老师无需借助任何身外之物,示范用手指有节奏地玩一次游戏,幼儿们就能自己发现游戏的趣味性:用手指做成的大虫在另一个手臂上爬呀爬,小虫爬着爬着就到了背上。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操作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合作创新。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创新的部分无非是让幼儿个人表现出自己的节奏感受,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将创新与合作结合起来呢?于是在“虫虫虫虫飞”这个游戏环节中,我从开始的老师将手指头走到小朋友的手臂上,让小朋友感受游戏的趣味性;到小朋友之间的两两合作,逗一逗坐在身边的好朋友;再到走得更远些去逗一逗从来没打过招呼的幼儿,使得原本陌生的幼儿之间有了一些亲密的肢体接触,化解了幼儿们初入园时的不适应,让幼儿发现与同伴间合作创造的乐趣。
  四、感受,提升好乐感
  幼儿园评优课上小陆老师以一堂充满诙谐与笑声的音乐游戏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她将活动名设计为“欢沁”,音乐选用舞蹈大赛上青年才俊孙科的《孔乙己》片段,节奏鲜明极富感染力,这不禁让我有了让从未见过此段视频的幼儿们自由感受节奏的冲动。“闭上眼仔细感受音乐,把脑袋中想到的东西说出来。”这是我的要求,幼儿们也真乖乖地闭上眼睛煞有其事地来感受音乐。以下是幼儿们的一些感受,我将其罗列出来:
  (1)母鸡带小鸡。 “X X X X X X XXXX”的节奏像极了母鸡带小鸡在草地上捉虫的节奏,你看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走走停停,走七步发现小虫马上啄三下。而在B段音乐时,音乐的节奏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将这段设计成小鸡间的互相嬉戏、梳理羽毛等动作,这个部分的动作完全可以迁移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音乐的第三段也就是C段,乐段相较前两段较短且更活泼,可以是发现一只会飞会跳的虫子,小鸡们为啄到这只虫子跳上跳下、争先恐后地随处啄,有助于幼儿利用自己的体位来填充活动室的空间。
  (2)洋娃娃和小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是儿童歌曲的代表之作,活泼的曲风带给幼儿欢快的感觉,如果让幼儿听着《欢沁》想象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的场面,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我们不妨试一试。
  (3)巨人与拇指姑娘。看过绅士彬彬有礼地弯下他们笔直的腰,诚恳地邀请高贵的淑女共舞吗?在幼儿园教育中,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不就是要把幼儿们培养成小绅士、小淑女吗?也许是看过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圆圈上的彬彬有礼,幼儿们有了这样的感受。
  圆圈舞在幼儿园中是司空见惯的,《斗牛士》《公共汽车》等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几乎都被聪明的老师们改编成了属于圆圈上的集体舞。而我想《欢沁》更是适合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曲调。因为相比其他音乐来说,它有更加能被幼儿感受出来的固定节奏,也有供幼儿自由发挥与交换朋友的音乐空间。在这个设计中,我想不妨把原来的《欢沁》剪辑成ABABABC的回旋式曲风,A段音乐就运用原来的A段,重复地以固定的舞蹈形式出现三次有助于幼儿感受和初步理解回旋式曲风的特点。另外加上原本C段改为的B段,让幼儿从与好朋友间的互动(内圈与外圈分别往中间走2个八拍)到与身边另一个朋友的游戏(通过与同伴间的炒黄豆的游戏转身到背后与原来站在自己后面的幼儿互动),再到与离开自己稍远的朋友之间的打招呼来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舒缓的结尾被运用成C段音乐,巨人们学小绅士缓缓弯下腰伸出一只手来邀请自己面前的拇指姑娘共舞,这就是适合中班幼儿的圆圈舞。
  当然,幼儿们因为生活经验尚浅能感受出的画面较少,但理解幼儿的描述并帮助他们将描述具象化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这也是奥尔夫音乐节奏学习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其他文献
自从2001年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推出了小论文以后,小论文的写作就成为历史高考的一道风景线。2011年高考历史江苏省卷第22题第3问,也是以小论文的形式,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查。高考尘埃落定,但试题分析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历史小论文试题,在近几年的上海卷中已经多次出现,但在江苏卷中出现还是首次,值得我们关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各位同行斧正。
有的教师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得越多、越全、越广就越好,盲目地追求教学的“厚重”,面面俱到,致使教学内容“丰富”了,而学生脑中却模模糊糊、不知所云。课堂时间是个常数,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冗繁削尽留清瘦”,我们只要删繁就简,削枝去叶,抓住重点段落,设计核心问题,引导精读感悟,注重语言训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计核心问题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设计具有思维张力的统领性的核
释迦牟尼仰望晨星,了无挂碍,感悟“天人合一,圆觉自在”,“感悟”的诞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玄妙氛围。如今,“感悟”成了时尚中的主流,对“感悟”的演绎众说纷纭,“雾里看花”花千树,乱花渐欲迷人眼。  [案例扫描]同课异构,结果迥异  《揠苗助长》教学方案一  (1)解题:“揠”是什么意思?“助”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2)出示生字词。①认读,指名拼读,要求读准音。②说出难记的字,
《森林旅游》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的复习课,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教材中是把问题放在去森林旅游前、中、后的三次购物的情境中进行,当时我想:如果仅让学生看图提问解答的话,教学目标肯定能完成,但森林旅游的情境不会得到很好的展现,能不能让学生扮演游客来一次情境模拟和情感体验呢?  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斟酌了一番,走上讲台。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今天带他们去森林旅游,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接
说到细读,有的老师会认为高年级学生比较适合,而低年级学生好像就不那么适合,甚至没有必要。其实,低年级的文本细读可以暂且将文本的结构、背景等较难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水平的部分放一放,但绝不应该忽略对文本语言、细节的有效细读。这些有效的细读正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体会文本的情感。  “疑为知之始”“读书贵在有疑”,可见质疑也是重要的文本解读方式。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
摘要: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师通过个人的自我反思、团队的同伴互助、专家的专业引领,在教研活动中理解和内化先进的理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不断更新、完善、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园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专业成长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摘 要: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也需要尊重学生,更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生动、高效,活而不乱。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关注;细节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理念铺天盖地而来,语文教师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课改的队伍,从“山穷水尽”到了“柳暗花明”,课堂添加了几分生动和活力。但反思新课程,仍然令人担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却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堂上追求“新
1.教学内容  选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著《新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试验教学丛书》(水平一)一年级第二学期跳跃单元第三课时《立定跳远》教材。  2.教学特色  本课通过废旧物(报纸)一物多用,创编活动内容,采用模仿、尝试、表演等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进一步提高跳跃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和方法,知道利用报纸可以创编多种游戏的方法。  
摘 要:“教学做一体”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教学的主要思想方法。通过学习领会陶行知教育理论内涵,并用其指导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力求提高工作实效,引导学生在孝敬父母的活动中不断成长。  我上过一堂课题是《难报三春晖》的思想品德课。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项预习作业: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并让父母由衷感到欣慰。同时要做详细的笔记,包括行动计划,效果预测,现实效果反馈,即父母亲笔写的感受,以及这件事带给自
摘要: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离开农村的小学英语教育,就没有国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而小学教育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社会、学校、家庭a都有责任。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社会关注;学校努力;家庭配合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结束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