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春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为蓝本,参照“春秋局势图”,引入必要的历史知识,用“看图说话”的方式上好高中文言第一课,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兴趣,构建学生的文言体系,让学生感到新鲜又刺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古文教学 “春秋局势图”
  中学语文有三难:作文、鲁迅和文言。如何有效破解此迷局,是中学语文教育与学习的重要一环。容易的东西是相同的,困难的问题各有不同,文言文的学习之所以困难重重,首先是因为语言环境的演变,社会生活的变迁,再加上其本身晦涩难懂,学生有时只能是望“文”兴叹;其次是学好文言就要明确相关的历史知识,而文言文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因此文史知识的欠缺就使得学起古文来“味如嚼蜡”,茫然不知所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古文兴趣盎然是突破的关键,老师引导学生的兴趣点和传递古文的魅力信息至关重要。
  如何上好高中文言第一课,怎样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古文不再发憷甚至抵触,根据往年的“痛苦”经验,我决定另辟蹊径,谋好局、开好篇,期冀有所突破。高中首篇古文是《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本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各方面包括人名、地名对学生都既新鲜又陌生,对学生补充相关的时代背景是必需的,但要有发展性和战略性,在学生心中构建起长远的古文“蓝图”。按照设计,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春秋局势图,分别标明了春秋五霸及其附属国,重点注明本文出现的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就是黄河、长江流经的国家,非常形象直观地明确为什么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同时在图中告诉学生何为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它们和现在称谓的;崤山和函谷关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战略要冲,围绕这两个地名的古文和故事将会在以后陆续出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当然结合地图也要讲清何为山东、山西,这样学生就很明了地知道为什么秦国总是面对山东诸国,为今后学习《过秦论》和《六国论》等文章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从图中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各国的关系,秦晋齐楚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他们逐鹿中原,称霸一方,都想一统天下,免不了会互相利用或排挤,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晋两国,结合历史讲清所谓的秦晋之好,而此时正是两国的“蜜月期”也就不难理解晋国为什么会联合秦国伐郑。但从图中看秦晋两国山川相连,又是东西方两霸,翻脸是迟早的事,正所谓: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有的是永恒的利益,这就为后面的《崤之战》等文的学习做了铺垫。晋国为何要伐郑,文中给出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当然是站在晋国的角度看,就因为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站错了队而帮助了楚国,最终晋国赢得了胜利,然而从图中看郑国正好位于晋楚两强的中间,真所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其只能依附某一强国求存而何罪之有。弱国无外交,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晋国只是在为扩张找借口罢了。现在重新审视“烛之武退秦师”,从地图上看,郑国位于晋正南一隅而不与秦国接壤,也就是说秦国为这场战争就得越界袭远,灭了郑国秦国顶多能喝场庆功酒,而晋国就可开疆扩土,所以烛之武敏锐地发现并指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使得秦君思想有所动摇,接着又点出要害“邻之厚,君之薄也”。但如果郑国不在此战中灭亡,那么会怎样呢?首先是“君亦无所害”,还可以军事结盟如“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诚然烛之武确实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挽郑国于水火,但其说辞都离不开一“利”字,而这“利”字就是围绕这张形势图分析的。
  最后,还是看图说“话”。经过烛之武的说以利害,秦晋盟约被拆散,之后双方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直至三家分晋而进入战国,在图中分别标出韩、赵、魏所在位置,以及它们和秦国的距离远近,因为此三国会是后来秦远交近攻政策的直接利害相关者,这样学生就会对春秋和战国有初步了解,也为以后学习有关战国的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文章打下基础。顺便说一下,顽强的郑国还是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被后来的近邻韩国所灭。而秦国继续保持强大,当然历代秦君都颇有抱负,尤其是诸如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等文韬武略之君,但从地图上看,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为中原诸国所不齿,东部边境又多为关河要塞,因而它的战略位置更安全些,反观东方诸国则是一马平川,且犬牙交错,战乱更频繁,于是乎,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原来的秦国之“秦”为古“琹”字,秦始皇认为此字不能体现出他的盖世奇功,因此取“春”“秋”各半边为“秦”字而流传至今,令后世之人感慨万端。以画图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看似荒唐但课堂却别开生面,学生感到新奇刺激而又有所悟,永远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实际,文言课堂就不再尴尬,学生就不会“怕”。
其他文献
中华茶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选茶、沏茶、品茶无不讲究。其实,课堂教学亦如茶道。数学内容就像茶叶,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学生就像水,吸收茶叶之精华。一节满意的数学课堂教学,如同沏茶、泡茶、品茶。沏茶时注意茶叶的选取,泡茶时注意水的比例与温度,品茶时才会韵味无穷,这就是数学满意课堂中的“茶道”。下面我以等比数列为例,结合茶道讲述我对满意课堂的见解。  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
摘 要: 本文以课堂观察形式,再现于国洋老师的授课情节,分析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思路创新开辟新视角。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观察指通过观察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
摘 要: 收集与整理实验数据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数据创设情境,感悟数学思想,积极展开思维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数据 解题策略 数学思想 反思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出“综合与实践
中学生一遇到写作文,往往就会感到头痛,总觉得自己不是写作文的那块料,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究其原因,是因为肚子里缺少“墨水”,硬挤也挤不出几滴来。其实,若能留心生活,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将散落身边的粒粒珍珠串成最富魅力的项链:就能脚踏实地地一步两个脚窝,用犀利的犁铧划开板结的土地,迎来一个个春华秋实的丰收年。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语文知识积累五法,兹分述供晒正。  一、课内积累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评语成为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效环节。英语作业评语具有以下三种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添加剂;是师生感情的润滑剂。写好英语作业评语的原则是时效性、激励性、客观性、启发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新课标 英语作业评语 作用原则  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让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英语作业的
摘 要: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需求,阐述了生物技术专业植物认识实习的内容和方法,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模式的构建、指导教师作用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认识实习 植物学教学模式  当前,社会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掌握本专业过硬的实践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指可运用科学理
摘 要: “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提出的。第一课时教学普遍存在目标单一、内容单薄、方法单调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第一课时教学”,必须增强目标意识,体现主体意识,突出训练意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打造扎实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目标意识 训练意识 主体意识 扎实高效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兴趣、感悟语言的起点,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 要: 鉴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了解语言课堂生活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探索性实践原则提出学生及教师都应该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综合发展。本文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简要讨论探索性实践原则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探索性实践 高职院校 分层教学模式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
摘 要: 针对民航机务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航空材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注重实例讲述,重点讲述铝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小实验、图片、动画、视频和航空有关各种案例和故事,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 航空材料 民航机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航空材料与航空技术的关系极为密切,随着航空材料的发展,航空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 要: 文章以践行终身教育理念为目标,借助MOOC平台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同时研究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发挥课程教学对成人学习者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构建完善的、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微教学体系提供范例。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微教学 MOOC  一、引言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大众化、高效率的特点吸引广大成人求学者。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成人高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