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伴随作文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乐”字明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作文指导的重点。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取得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这正是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创造和谐气氛 ,激发写作兴趣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习作氛围
  传统课堂向来遵循的是“教师中心主义”,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这使得本来就人见人怕的作文课更显得枯燥无味。
  曾经听过这样一堂作文课,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赞扬小草的顽强不屈,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 “老师,其实我觉得小草很令人讨厌,我爸爸妈妈就经常在为庄稼里的小草发愁……”我不禁为这位学生的发言喝彩!可没想到的是这一发言却遭到老师严厉的斥责,你这孩子思想怎么这么差,老往坏处想……我当时真为这位学生鸣不平,其实他的发言很有道理,也能独辟蹊径。我试想着这堂作文课的结果,将“如愿”产生几十篇大同小异的小草颂歌!但遗憾的是,同时也抹去了一位学生的真实感情。这将如何树立学生的信心与创新思维呢?
  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失去了信心就失去了想象,也失去翱翔高飞的翅膀。我们应该常怀赏识的心理,细心去挖掘每位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独特的发现与见解,及时给予真诚的赞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会使学生受到鼓舞。“你這个句子用得十分恰当,比老师厉害!”“你这种观点真是新创造!”……这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对学生来说,是一股暖流,一股力量的源泉,将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我们暂且还以上文所提到的作文课为例,如果那位老师能充分肯定并赞扬那位学生的看法,并鼓励大家辨正看待小草,既看到好的一面,又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坏处,如:汲取庄稼肥料……我想,不但那个学生可能写出一篇视角新颖的好文章,而且还会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树立了他们的信心。
  2、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激发真情实感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正确看待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利用“差异”,丰富学生作文学习渠道。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既反映了学生语言文字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倾向。这就要求一线的教师注意抓住“差异”,深入到学生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环境,考察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表现、成因及其动态过程,进行个性化的导引,科学的因材施教。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让我感触颇深。那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许是由于缺少家庭关爱,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一般,作文平淡无味,从不出彩。但是,有一篇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她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当我把它作为范文在班级朗读时,全班同学寂寞无声,个个神情严肃,脸上难掩友爱、思索的表情。这说明习作写出了真情实感,确实打动了他们;同时,也让全班同学明白一个道理:习作要善于发掘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合理评价修改,激发写作兴趣
  1、注重激励,树立信心
  作文评价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阶梯。我们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客观评价小学生作文,要因人而异,尽量捕捉每一个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评讲中注意把优秀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大家共同学习。要注重发现较差学生作文中的可取之处,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点滴成功与进步。这样做,对好的同学是个鞭策,对差的同学也是个促进,从而很好的调动起全体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2、设定阶梯目标,进行多次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一次性的,一旦分数定下来,即使修改的再好,也还是那个分数,学生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再提高的动力。一次性评定学生习作分数,弱化讲评作文的作用,客观上也就抹杀了他们进步的可能。我在指导学生的作文时,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设计好阶梯训练计划,实行一篇多练。每再作一次,提升一个方面;每进步一点,再加一次分数。这样将传统的“孤立、静态”习作行为转变成过程性、动态的、有目标的、可控制的作文训练。我在写作指导时,从不一次性评定分数。而是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提升方向和要求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渴望重新修改作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3、尊重学生劳动,把评价与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同样道理,作文评价与批改中,学生不应当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真谛、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必须把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习作批改时,尝试着运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如:①面批:教师与学生当面评改指导。选取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互相讨论、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喝采。②互评:分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评定分数写出点评意见、修改建议。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享受习作的乐趣。③自评: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进一步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年龄特点是自制性不强,好动多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当中要根据这一特征采用各种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走出校门让他们亲身观察、体验……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相关活动的开展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读书小报的编写,对于材料收集,语言积累有很大好处;结合节假日等各项活动开展作文比赛,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总之,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兴趣不断培养和激发的过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他文献
我们在教学中,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在充分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出错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首先,老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
现代公民怎样才能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又能满足自我需求,既能得到社会公认,又能实现自身价值?关键看是否有正确的公民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民意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公民自身的发展方向、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而要真正做一名“国家需要、社会尊重、家庭放心、个人满意”的现代公民,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公民教育,也使得近些年来,公民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其表现在政府文件予以认可,学者研究给予论证,学校实践加以探索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应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个看世界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审美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   【关键词】美术 教学模式 情景引路 问题搭台 审美能力     高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学生已经形成比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由于学生都面临着高考,而美术又是欣赏课,和高考没有什么联系,所以高中的美术教学对于
【摘 要】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年龄特征以及现代不少家庭溺爱的影响,幼儿们一般分享意识较差,一切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情绪、动机等为转移,很少想到别人,所以要及时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幼儿园分享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和引导幼儿分享玩具。如何教育和引导幼儿分享玩具,姜堰市实验幼儿园的实验及其经验,很值得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分享玩具 方法评析    早期的幼儿一般都是“自我中心主义”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演变成学习动力,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学习就会变成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兴趣培养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中的难点。本从从试着从“两眼光、四层面、三模式”来谈,以便能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热爱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层次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与之对应的文言文教学总被一線的教师认为是难点中的
【摘 要】从教授《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出发,思考一代名臣范仲淹两份情感表达:清秋泪与英雄泪。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位名臣不同的两个侧面,浅析了范仲淹之泪,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名臣的情怀。  【关键词】清秋泪 英雄泪    从教数年,一日教授《岳阳楼记》,一位学生突然好奇地发问:“老师,范仲淹哭过吗?”当时我脸有愠色地没有回答。但课后迫使我再度细细思考,这位一代名吏、一代名臣、一代名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  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
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重要一环。“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对目标问题的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反思,特指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的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目的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反思主要是指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回顾,然后自我提问反思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不断寻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