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分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对个人、集体、国家的意义重大。在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起充分重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感的深切内涵,助力个人、社会、国家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作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在教育方面、修养方面、发展方面等会受到一定的正面影响。在学习作文知识时,学生可更为高效地掌握写作技巧,积累一定的写作知识,有利于他们之后更好地表达个人情感。为提升作文水平,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这对其个人修养提升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通过作文教学,学生的分析能力、搜集资料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其后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意义重大。
  通过在作文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元素,能切实帮助学生更为精准、高效地理解社会责任的深层次内涵,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这对社会发展极有益处。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所谓社会责任感,一般指在某一社会环境中,个人对他人的伦理关怀和義务。简单来说,社会并非个体的系统化组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难以割裂的整体。实际上,没有人能完全独立于社会之外,为此,我们应对社会及他人负责,这样方可实现社会进步、人类发展。
  社会责任感在人身上可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对真理、正确思想的坚持,这是为社会、他人奉献的基础。其二,相信正义。这也是将社会责任感落到行动的主要途径。其三,乐于奉献。在集体环境下,只有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方可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
  二、作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因材施教
  在入学阶段,部分学生存在想家的情况,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经常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精气神逐渐消散,精神面貌萎靡不振,这些情绪在他们写作抒情类散文、记叙文时表露明显。
  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将感恩教育融入课堂,以此帮助学生转变心态,帮助他们将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动力。通过努力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知识,还能提升自身本领、修养,这便是回馈父母、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方式,教师能通过作文教学,在无形中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化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学习动力,这对其之后更好地学习写作意义重大。
  (二)合理选择素材,进行科学引导
  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写作能力,为其选择适合的写作素材,避免单一性写作,通过开展科学引导,将社会责任感融入作文教学课堂,促使学生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在以往授课时,教师通常以高考为主要基准开展写作教学,文体较为单一,通常以议论文为主,这对学生整体写作水平提升及社会责任感形成十分不利。
  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尝试引入多种文体,比如感谢信、倡议书、表扬信等,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素材,以此实现对他们的科学引导。例如,通过感谢信,学生在搜集正面案例时,可有效发展助人为乐品质。在写倡议书时,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也将产生更为深入理解。通过合理选择写作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对其社会责任感形成有极大推动作用。
  (三)重视理论导入,加强情感渗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对理论部分提起充分重视,并以实际案例开展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使其更为深入地理解社会责任感内涵。通过理论导入,能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稳固自身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知识的同时,形成更高水平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进行人物特点部分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现部分学生饮食起居不规律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引入健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确保自身有着健康体魄,才能更为高效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从而承担起孝老爱亲、爱党爱国的社会责任。
  (四)借力社会资源,着力陶冶性情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利用现有教材内容,还可借力社会资源,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方式,帮助其陶冶性情,并引导其将个人感悟、思想记录下来,在锤炼写作技巧的同时提升个人品味,促使其形成更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例如,在南方,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韶山、渣滓洞等地,在北方,教师可和学生共游西柏坡。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能逐渐体会到老一辈革命者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这对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除此之外,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邀请文联作家开展讲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精神内涵。通过借力社会资源,学生的性情、思想将得到进一步升华,这对其形成社会责任感有极大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合理选择素材、重视理论导入以及借力社会资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此更好地进行情感渗透,帮助学生陶冶性情,从而在无形中促使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帮助他们更为有力地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学生未来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有难以估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海. 高中语文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探析[J].教师博览,2020,10(36):18-19.
  [2] 胡建萍. 语文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03):155.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开展一切活动和工作的前提是一副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支撑不了长期的生产生活的。高校为此开展了体育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能很好地应对。但是学生并不只是在学校期间需要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学生最终还是需要进入社会的,进入社会之后为了保持健康的体态也是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本文就将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来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已成为了课程教学的大势所趋。高职院校担任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要重视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合,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刘铁芳论文《从模糊整体到自觉整体:个体发展中的自我整合与整全性教育的路径》观点出发,深度分析儿童成长阶段的认知规律,结合不同阶段所实施的教育现状,对当前教育培养的青年在创新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认知规律;教育实施;创新力培养  一、不同认知阶段的教育秩序  个体认知形成的四个阶段,从年龄层次对应的分别是婴幼儿时期(0-6岁),童年时期(6-12岁),少年时期(12-18岁)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以微课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继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微课在以“实践性”与“能力本位”为特色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显著效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实践探索,以进一步优化初中英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校学生学习压力大,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小学生受挫心理辅导更要引起重视。如何能正确分析学生日常受挫心理的成因,对怀有受挫心理的学生如何进行辅导,帮助其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防止不良情绪进一步恶化是教师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受挫心理;成因;辅导  一、小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  (一)影响小学生受挫心理形成的外在因素  1. 家庭教育的缺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创新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教师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出数字教育资源的教育价值,使课程从内部环节实现数字化创新与优化,最终推动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始终立足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以及课程教学逻辑,寻找真正与之契合的数字资源推动数字技术在课堂中的深度融合,以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索目标,完成创新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生物
期刊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故此,高校就需要注意将党史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如此,既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党史,从而使学生明白自己所承担的使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基于此,本文就党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展开了探析,以期有所贡献
期刊
摘要:在现今的社会,心理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不仅要关注与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指导,还要加强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我将中医诊断疾病的“望闻问切”结合咨询心理学的技能,开展我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心理教育;咨询  在很普通、很平凡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上,我每天经营着幸福而又充实的教育事业……我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的我的学生们。  可是,很多
期刊
摘要:亲子阅读是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经济和家庭条件的日渐改善,家长对于亲子阅读也越来越重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以0-6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前幼儿亲子阅读习惯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亲子阅读习惯;家校合作  一、存在问题  问题一:视亲子阅读為识字教育  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功利化”,教育质量高低的衡量、幼小中高
期刊
摘要:中华五千年,造就了中国生命文化。生命文化从对生命本源的认识入手,指导生命的实践与价值回归,上升到生命与家国一体的境界。基于此认知方式,有助于构建公民诚信的意识。本文梳理了诚信意识形成的文化根源,分别论述了生命存在、生命责任、生命价值在诚信领域里的传承,阐明了生命文化对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的积极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命文化为根基构建公民自觉、自主、自律守信的内生原则。  关键词:生命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