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实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重点的工作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学校、国家、教师以及学生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做好校本课程开發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质量,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实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校本开发与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教育体系;优化措施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内容,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改革中的重点和亮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的是明确校本课程及开发的相关知识,从而解决校本课程在开发与管理中认识模糊的问题,并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对于提高我国综合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相关理念概述
  根据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对课程的分类,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范围之内,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我国现阶段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中生成的,既能够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要,也能够与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等紧密连接,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从总体情况来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课程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是指学校对本校课程实施、课程计划、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基本定位是通过采用兴趣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所需,校本课程中开发的主体是全体教师而非教育专家。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性、关联性和选择性,校本性是指校本课程是为学校而服务的,且是依托于学校而存在的,这也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大的区别体现。校本课程需要以适应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进行整体性开发,从而凸显出学校办学特色,同时还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关联性是指校本课程虽然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又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虽然校本课程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并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对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具有辅助性的功能特点;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弥补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是补足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
  2.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落实,我国课程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就得益于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教育体系有着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加速实现现代教育体系。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是对我国教育体系以及各地教育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要求,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区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体系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与学校和学生不适应的部分,依靠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将这部分补足,从而有利于我国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与推进,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队伍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成长,使其能够更加全面的意识到我国教育体系的调整,并更加准确地掌握本校学生基本特点,从而对课程进行全面的优化。
  第三,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学生个性发展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来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实际办学情况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而制定的课程,相比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设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从而能够克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脱离地区实际情况的弊端,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有效实施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与推进的背景下,学校需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从而能够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发挥出校本课程的教育优势,形成具有学生特色的教学模式,对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1加强校本课程合作开发与管理
  合作开发与管理是我国当前校本课程工作中的主要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进行完善,需要学校做好以下几点合作工作:
  3.1.1学校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本身,而是需要与当地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构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发挥出一定区域内多所学校的共同优势。因此,学校合作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需要学校选择与其教学宗旨相近、区域跨度较小、教学资源互补、教学优势互补的其他学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学校合作提供开发的模式,能够提高本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能力,促进一定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   3.1.2学校与教育专家合作
  虽然教育专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教育专家在教育方面具有教师所没有的优势,其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更加丰富,从而能够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能够提高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使学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3.1.3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合作
  尽管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方面还是具有学校所没有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学校与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提供方针和原则,且能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使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3.1.4教师与学生合作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学校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能够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的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3.2加强校本课程独立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合作开发与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模式,但是独立开发、自主开发更加能够彰显一所学校的办学能力,是学校综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对于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独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
  3.2.1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凝聚教育合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学生特色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所以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校对队伍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内涵,并以其作为指导。
  3.2.2明确校本课程开发需求
  需求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方向和内容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还要对当地的地区需求以及社会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内容。
  3.2.3加强校本课程资源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需要充足的资源作为保障,例如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需要加强对本校各方面资源的评估,从而制定出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避免出现因与本校实际办学条件不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导致教育资源出现浪费。
  3.2.4做好校本课程优劣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为了最大程度凸显自身办学特色,而忽略了校本课程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所以需要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进行优劣评价,对学校的管理优势、教师优势和学生优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劣评价,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且提出了多种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希望可以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政.学校教育应当适度地向社区渗透[J].教书育人,2002(09):40-41
  [2]劉纯.学校教育中如何加强高中生责任感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15):39
  [3]李永培.课程改革:学校教育和管理创新的新起点[J].中小学校长,2009,(01):38-41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JZ190158)课题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从有机化学在生活中以及试卷设置的双重重要性着手分析,从而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有机复习,并结合近年来考点分析,帮助教师选择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三线合一”的复习策略以及“问题解决-学生总结”的复习策略在有机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二者的对比发现选择知识、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有机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有机化学;知识构建;转化观念   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被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同时要求教师更好地采取策略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核心素养也越来越重要。它要求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综合的思维,对于区域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同时需要学生有一个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更好地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设计与编写,来提高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核
【摘 要】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做好语文课程的教学,不论是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学生整体考试成绩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
【摘 要】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贯彻道德与法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来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并提出设置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渠道以及借助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等实践方法,希望能为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重要性,着重探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主要包括整合教材、优化教法、结合实践、优化作业设计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性教学;情境性教学;实践性教学   从近些年的教育实践来看,我们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如今,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都把以个人发展和终身
【摘 要】阅读是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初中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将阅读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将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审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以及语文素养的内容。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为学生搜集到有益于学生发展的重要阅读材料,不断设计课堂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学兴趣的同时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真正落实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普及,英语成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但农村教学中的不足导致的学习困难问题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而由学困生产生的后续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我们不得不重视起这一问题,解决“农村学困生”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改善农村学困生的学习环境,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本文从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问题入手,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参考对策。   【关键词】
【摘 要】在当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成为教师主要探究的主题,由于学生能在情境教学中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如果在一堂地理课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借助某种教学情境展开,那么教师能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中。地理教师自身要充分意识到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
【摘 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类将阅读材料作为理论依据的作文形式,该方式已被广泛的渗透至高考语文作文当中,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任务思想,还考验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就材料型作文而言,此类作文要求学生自主评价驱动材料的方向,依据规定的内容思考自己的看法,阐释独到的个人见解。基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
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高,能源和生态安全保障问题更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上涨,而产量很难进一步增幅,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近来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为能源安全保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保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本文就新形势下我国能源与生态安全保障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