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兼顾着教学和德育两方面的重任,所以对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基于此,文章简要叙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价值,并从建设校本微课分享平台、组织集体微课教研培训、运用微课强化预习指导、借助微课展开趣味导入、巧用微课破解课堂难点、利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利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等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微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6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微课教学形式受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而将其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意识。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价值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可视听特征极强的新型教育形式,将其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微课的运用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微课的形式依托于信息技术,它能够带给学生视听感官的享受,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地位。在强化学生自主发展的微课课堂中,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
  其次,微课的运用丰富了初中生的学习体验。微课能够带给学生区别于教材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能够让他们接触到广泛的生活素材和网络资源,所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会愈渐丰富[1]。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
   (一)建设校本微课分享平台,丰富教学的资源素材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以一定的资源和素材作为载体,只有具备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明显增强。所以,在开展微课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应致力于建设校本资源分享平台,在平台中发布大量的微课视频资源,以供教师和学生自主查阅和下载,从而促使他们获取丰富的素材。然而,在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分析时,发现其教学中微课资源大多以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为主,没有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教学情况引用特色微课视频,也没有建设起校本资源平台,所以微课的作用也就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
  对此,为了建构起资源丰富、学生自主发展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校可以从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建设起公益性质的微课分享平台,以历届教师的优秀微课教学案例、全国范围内的获奖微课视频等作为主要内容,以不同类型的模块上传到分享平台中,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教学和学习灵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端展开自主学习,以此凸显微课的价值和意义。如此,全校师生就能在丰富的资源素材中实现有效教学和学习的目标。
   (二)组织集体微课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微课素养
   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微课素养对微课教学的结果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具备扎实的微课制作技巧和合理运用微课的能力,那么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中就能以微课视频为载体建构高效教学模式。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微课素养,学校可以组织微课教研培训,让全校思想品德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讨论,探索出促进教学与微课形式有机结合的方法。不过在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校对微课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自然也就没有针对此问题展开专门的培训活动,而教师在缺乏指导的背景下,制作微课视频、引入微课视频的能力也就一直得不到提升[2]。
  对此,为了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局限,具备较强的微课素养,学校可以以教研活动和学术讲座等方式组织集体培训,为教师提供接触前沿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制作微课的技巧,并在与其他教师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明确微课的具体使用时机。在这种反复的实践和锻炼中,思想品德教师的微课使用能力必然会逐渐增强。
   (三)运用微课强化预习指导,树立学生的自主地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了树立起学生的自主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强化预习指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探索能力和能动意识初步完成学习任务,以此调动他们进一步参与课堂的热情。可是在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大部分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时,往往会让学生浏览课程教学内容,既没有制订详细的预习方案,也没有借助微课形式录制指导视频,这就使得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开启了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预习,而学生的课堂地位依旧没有实现转变。
  因此,为了真正建构起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发挥预习环节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展开分析和解读,将其作为预习指导的主要内容,并体现在微课视频中,让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发送的微课视频完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任务,由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借助微课展开趣味导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以微课为载体展开趣味性的导入,则是活跃教学氛围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现有的初中教育体制中,部分教师对于课前导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的意识,大多都是直接进入讲解环节或是以简单带过的方式开展导入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启发,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氛围就很难活跃起来。
  对此,为了发挥出环境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引领下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在导入环节中增添趣味元素,以有趣的生活案例、社会新闻、模拟动画等设置教学悬念,让学生在微课的循循引导下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索兴趣,以此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参与度,如此,教学氛围就会愈加活跃,课堂教学也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3]。    (五)巧用微课破解课堂难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程中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这些重难点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破解教学难点,那么课堂的效率则会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巧用微课破解课堂难点。在课中阶段引入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文字概念产生立体化和全方位的理解,从而强化他们的理解效果。可是,如今部分教师仍以口头讲解或者习题训练的方式呈现重难点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单向输出式的教学中无法深入理解内容,也没有产生探索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重难点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破解,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受到消极的影响。
  对此,在建设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准备期可以提炼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将其转化为动态的微课视频形式,在课中讲解重难点内容时以微课视频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将静态的文字与动态的视频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形成灵活的转化思维。如此,重难点教学问题就能很好地得以解决。
   (六)利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
   新颖的课堂形式会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热情,让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有所增强。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明确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和活动目的等,进而以创新的教学形式激活课堂,以此实现高效教学的新的教学目标。不过,在对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时发现,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中考考点教学任务,会在课堂中引入大量的习题,而被习题训练挤占的课堂自然就失去了组织课堂活动的时间,所以思想品德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
  对此,为了为课堂注入活力,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作为依托,设计出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借助微课发布活动任务、组建活动小组、呈现活动目标等,让学生能够根据微课的具体要求,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参与到活动中,以此强化其学习效果,进而以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
   (七)应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巩固学生的學习成果
   教学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主题,巩固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清晰明了的课堂知识脉络,让他们在微课视频中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记忆,理顺自己的知识结构[4]。可是,在当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中,部分教师会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但是大多都是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匆匆带过。在这样的总结教学中,学生很难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维结构,也不能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
  针对此种现象,为了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制作脉络清晰、内容全面、结构递进的课堂总结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对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发地梳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达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不仅能够改善以往教学中的弊端,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断生发出学习热情,进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因此,基于微课形式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做好微课教学的前期准备,以丰富的资源和优化的环节将微课融入思想品德教学中,以此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紫仪.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7(5):155.
  [2]程诚.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89.
  [3]钟小奎.浅谈微课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分析[J].中文信息,2017(3):228.
  [4]曹慧娟.浅析微课教学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J].精品,2020(3):71.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學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变革数学教学方法,科学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将数学内容直观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信息技术逐步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它摆脱了传统层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时空禁锢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条件。而微课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兴產物,其优势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现,使教学问题更具针对性,也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文章分析阐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相
摘 要:将互动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探究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关注互动教学的作用价值,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结构。文章分别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互动的推进与优化角度出发,探究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方法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作文分值占高考语文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学生作文的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着学生的升学,甚至是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文能力反映着学生的语言功底、语用水平、文化修养与思维品质,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提升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成绩提升的角度,都应该坚持作文教育引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基本教育规律,在教学中关注作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与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为专业教学所服务。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并且难以为专业服务,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对此,教师以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摘 要: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意象活动,是学生渴望学习数学知识,且有效发展数学能力的行为动力。当拥有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时,学生可以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在课堂中主动与教师探讨交流,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所以,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但兴趣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和动态特质,学生每一阶段对于数学的认知和投入都会有变化,影响了学习效率。因此,关于小学生数学兴
摘 要:在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稳定提升,教育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小学语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工作愈发重视,逐步脱离简单的知识传授层次。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构建起文字、人文精神、生活实际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文章探究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途径,旨在为相关教师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摘 要: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质疑意识的缺失,是当前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思维僵化等问题出现。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给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文章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探寻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更为科学的新型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31-02  DOI:
摘 要:在新课改逐步推进与落实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发重视。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水准已经成为衡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信息技术在该教学模块中的应用途径,为相关教师高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水平,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方法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