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学生质疑意识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质疑意识的缺失,是当前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思维僵化等问题出现。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疑意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4
  “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中只有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才能促进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多答案不具有统一性,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更加重要。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及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及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在层层提问中深入挖掘问题的答案,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转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1]。其次,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加强对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动力,主动发现语文学习的奥秘。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自主解决问题,以便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次,对于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途径。学生只有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点,也才能够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仍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在提问时未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限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害怕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教师批评,久而久之失去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中始终需要教师的带领,缺乏自主性,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优化师生关系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质疑,是影响学生质疑意识培养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以师生关系的合理优化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应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与教师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2]。教师应该主动放低姿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等的态度,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消除他们在课堂当中的紧张情绪。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时,应该采用耐心平缓的语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错误,而不是采用嘲讽或者指责的口吻教训学生。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学生能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避免由于语言不当而对学生的质疑积极性造成打击。学生的质疑可能天马行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梳理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确保在质疑当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质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不再害怕质疑。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当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抽象化的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为此,教师应该合理构建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提问和质疑。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及思维活跃度。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构建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当中获得灵感,在质疑当中深刻理解生活与语文的内在关系,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3]。为了提高问题情境的适用性,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在声音、画面和影像等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拓展,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加强课堂引导
   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引导的重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此,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问题,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带领学生共同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语文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提问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自身的语文水平为基础提出质疑,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要求,尤其是在问题难度的设置上应该更加合理,防止难度过大而对学生的质疑造成限制,同时也要避免问题难度过小而无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學生,应该以简单的问题为主,使其在质疑当中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多以拓展性问题为主,使其突破课堂限制实现思维扩展。想要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应该加强合理引导,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具高效性。    (四)指导质疑方法
   良好的质疑方法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以质疑方法的传授为重点,这也是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关键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自我,从而在课堂当中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增强语文能力及素养。课前导入环节是指导学生质疑方法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思考题目,使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参与质疑的热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在双向互动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加合理的提问方法。质疑和思考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后,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其在质疑时更具条理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在不断质疑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4]。
   (五)划分合作小组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提升质疑意识,为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学生和教师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隔阂和距离,而在同龄人当中则能够放下心里的戒备,从而在质疑当中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其能够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和交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文水平、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把握,确保分组更具合理性,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当中提高质疑意识。重视学生在小组当中的互帮互助,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当中交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灵感,实现问题的拓展与延伸,这有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增强。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应该鼓励小组代表发表意见,从而了解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为学生针对性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更加具有实效性。
   (六)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还应该实现有效拓展,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质疑精神。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与社会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应该逐渐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在“第二课堂”当中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组织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各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學习,增强责任意识。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同时能够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质疑精神,从而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差异较大,学生可能在实践中发现与理论知识的冲突和矛盾,教师应引导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良好途径。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能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获得提升。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与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缓慢。为此,可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加强课堂引导、指导质疑方法、划分合作小组和开展实践活动等多个途径,使学生的质疑意识得到激发,真正落实教育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丽萍.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11):77.
  [2]张有志.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3):1.
  [3]李慧.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教育革新,2019(12):46.
  [4]罗小娟,陈佳欣.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5):58.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究教学法应运而生,不仅凸显了“生本教育理念”,也促进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文章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探究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
摘 要:寄宿制小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办学,积累了部分成功的经验,但也日益暴露出学校管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负担过重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以当地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剖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教育者对农村寄宿制小学规范化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学校管理;教师负担;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进行培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涵盖了十分丰富的美育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点,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体会美、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文章分析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以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 要:在初中数學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变革数学教学方法,科学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将数学内容直观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信息技术逐步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它摆脱了传统层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时空禁锢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条件。而微课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兴產物,其优势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现,使教学问题更具针对性,也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文章分析阐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相
摘 要:将互动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探究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关注互动教学的作用价值,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结构。文章分别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互动的推进与优化角度出发,探究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方法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作文分值占高考语文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学生作文的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着学生的升学,甚至是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文能力反映着学生的语言功底、语用水平、文化修养与思维品质,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提升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成绩提升的角度,都应该坚持作文教育引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基本教育规律,在教学中关注作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与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为专业教学所服务。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并且难以为专业服务,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对此,教师以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摘 要: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意象活动,是学生渴望学习数学知识,且有效发展数学能力的行为动力。当拥有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时,学生可以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在课堂中主动与教师探讨交流,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所以,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但兴趣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和动态特质,学生每一阶段对于数学的认知和投入都会有变化,影响了学习效率。因此,关于小学生数学兴
摘 要:在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稳定提升,教育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小学语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工作愈发重视,逐步脱离简单的知识传授层次。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构建起文字、人文精神、生活实际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文章探究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途径,旨在为相关教师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