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以后二千多年里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示了方向。以后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精神、主要特点、主要发展方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其中尤以先秦儒学的发展,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儒学发展到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大变化,从民间的一个学派,百家中的一家,一变而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说,成为封建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以后经魏晋隋唐,到宋代又有一个重要发展。宋儒取佛、道之长,使儒学进一步哲理化,同时特别注重于完善和发展了儒学的人生哲学、道德学说,从而使儒学进一步真正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学的精神渗透到了社会各个方面,支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长期的发展中,先秦儒学的基本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其主要的有:
  一、重视做人,重视道德的精神
  孔子讲仁学,不离人伦日用。从个人方面讲,是讲个人修养,建立理想人格;从社会方面讲,是讲道德教化,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理想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人格修养为基础。总的说,仁学就是做人的学问。孟、荀提出人禽之别作为立论的基础,更把做人的主题突出了出来。而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儒学突出了道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孟、荀以礼义为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所以,无道德和道德教化,便沦于禽兽,讲做人,核心的问题就是讲道德和道德教化。重视做人,重视道德,是儒学的基本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基本精神。中国人教育子弟,总以学会做人为第一要务;而在责骂他人时,又常像孟子批评杨墨时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那样,说对方“简直不是人”,是“衣冠禽兽”或“禽兽不如”,这都鲜明地体现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这种文化精神。
  二、天人合一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提出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给予了极大的影响。
  在先秦儒学中,讨论的天人关系的内容,是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正如荀子说的“治乱非天”所表达的,是天命与治乱的关系。也就是:人间的治乱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孟子又说尽心知性知天,则是讲的人性与天的关系。总之,天人关系问题始终是与现实人生问题紧密相联的。道家思想跳出了这个范围,提出了“道”的问题,但其出发点及归宿,还是在如何治国和如何立身处世。而天人关系的解决,无论儒、道,除荀子之外,都归结为天人合一。尽管儒道两家所说天人关系的内容不同,思想也不同,儒家讨论的是人事、人性与天命的关系,道家讨论的是天地万物、自然与人的关系,孟子主张由尽心知性而知天,老庄则主张由天道而知人道,然而,在天人合一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一致的。所以,天人合一思想不是儒学一家所独有,而是各家所共有的中国文化精神。而《易传》及以后宋代的理学,又吸取道家思想,使儒道融合,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成为更全面、系统的世界观,既是指人性与天理的关系,又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世界观,渗透到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切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精神。国学大师钱宾四先生在他最后的一篇文章中对此作了极高的评价:“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三、以求和谐为特点的辩证思维
  从孔子提倡“中庸”,主张“和为贵”,“允执其中”,到《易传》认为“保合大和,乃利贞”,都反映了对和谐的重视。这种对和谐的重视,既是处事做人的指导原则,又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及其发展的一种根本性的认识。先秦儒学的这一思想,在后世也得到发展,成为系统的关于万物发展的学说,指导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从而也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的关于和谐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和,是宇宙与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是我们立身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追求的目标。
  第二,和,是指不同的或对立的成分、因素相互协调。《易传》把这不同或对立的成分、因素概括为阴和阳。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万物的变化,阴阳之间的和谐则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第三,为达到和,就要求中。和与中相连,所以又称“中和”。中是要求适度。这个度,只有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把握。整体的和谐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离开总体和谐的要求便无法把握各个局部因素的度。这也就是执两用中。
  第四,为了达到和谐,对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儒家的传统道德,都是双方对举,从整体和谐的目标出发,对各种关系的双方分别提出不同要求。
  第五,和不是随意的、无原则的调和,中庸不是四面讨好,取悦于人。爱恶分明,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才是真正的中和。
  第六,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发生变化,和谐中包含着走向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既要防微杜渐,见几而作,防止和谐被破坏,又要适时革新,变而通之。
  四、以群体为主,重视人的社会价值的价值观
  先秦儒学的特点之一是重视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即人怎样真正成为人的问题是它的中心。而儒家谈人生的出发点,是把人看作群体中的一分子,做人,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之前,叔孙豹关于三不朽的思想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观念,儒学把它系统化了。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人与人相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基本的原则就是个人要服从于社会群体,为社会做贡献。具体表现在对人生的追求上,是仁以为己任,以平治天下,博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为目标;在对人的评价上,是以其对社会、对百姓的贡献为衡量标准;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是以义为上,主张以义节利,见利思义,不以其道得之不取,在义与生命不可得兼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身殉道。先秦儒学所提出的这种价值观,在后世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发扬,历代的志士仁人,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为社会、为民族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儒学从天命思想中解放出来,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无论是孔子与命与仁,孟子主张天人合一,还是荀子主张天人相分,这一点都贯穿始终。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固然是突出了人的积极作用;孔子与命与仁、孟子讲天人合一,也不妨碍他们的积极有为。孔子还是把立足点放在人的主观努力上,努力把天命与人的积极作用统一起来。这是孔子讲天命的特点,而天人合一正是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找到的办法。发展到《易传》更以天道的生生不已来论证了自强不息,使人的积极有为也有了天道的根据。先秦儒学所表现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
  六、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的精神
  儒家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因此十分重视教育。从孔子开始,都把教育作为治国的重要方面来对待。由此也就尊崇“师”的地位。孟子引《尚书》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君与师并提。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把天地君亲师并提,作为礼的根本。我们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是由此开始。
  可见,先秦儒学对于以后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必须先了解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
  (选自《先秦儒学》,辽宁教育出版社,有删节。作者为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的人生就像一本书,它记载着自己儿时快乐的时光,童年时的猜想,小学时的豪放和中学、大学时的感悟。蓦然回首,书已经伴我走进了儿时、小学和中学,乃至大学,在这段学习
本文论述了无损检验活塞环局部金相组织的ПКЧ—3高次谐波仪法的基本原理。辅助变换器输出信号的三次谐波非谐振检测法提高了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仪器通过微型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建筑公司自身的整体实力有关。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高水平的管理有着非常强大的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关注度和重
1.从漂浮到浸没例1 一木块重10N,放入水中有3/4体积露出水面,求在木块上要加多重的物体,木块才能刚好浸没在水中?分析通常解法是:由漂浮条件得 1. From flotation to subme
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它的发生伴随着放出热量.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液化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有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制造的现
荀子在吸收战国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礼学体系。他从人之欲望即人性之恶论述了礼的起源,详细论述了礼的内容,尤其突出了礼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受网费和网速的限制,为了提高交流沟通的效率和信息含量,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因为具有生动明了等特点给日常用语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但是与此同时,“个性
傅圣泽(Jean Francoise Foucquet,1665-1741)作为一名法国耶稣会士,于1699年随同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②来到中国传教,并于1711年被康熙招至北京与白晋一起从事专
日记是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实录。正如作家冰心所说:“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则长,无话即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一本日记,就是一
孔孟之道是我国推崇和使用了几千年的重要思想,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引导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现代人有必要学习这些先进的思想,重点是其中的德育思想,同时,要注意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