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翻译质量是解决好“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问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实践应坚持文化自信、以我为主、融通中外、严谨准确、与时俱进原则,可采取关照作者的异化策略、关照读者的归化策略和关照语境的融通策略等,从而实现对外翻译忠实性、可读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9)02-012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更加注重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积极打造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思想和理论,阐释中国制度、道路和实践,又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和理解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使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成为帮助世界了解中国、解读中国的一把钥匙,而国际舞台上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由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涉及跨国家、跨文化、跨语言,翻译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世界各国受众更好地听懂中国故事,就必须把握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切实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一、提升翻译质量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
  提升翻译质量有助提高对外传播的效果,让外国读者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了解中国的政策、理念尤其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观点,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理解,消除他们由于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偏见或误解,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的加强,我国对外翻译语种和翻译内容不断增加,翻译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翻译质量和影响等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但翻译理念、翻译技巧等与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相比,与大国地位和国际水准相比,仍存在滞后和不适,导致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时仍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进一步改进翻译理念,提升翻译水平。
  (一)解决“有理说不出”问题的需要
  当前,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着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等传播手段,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控制了国际话语权和议题设置权,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存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成见,但他们又牢牢掌握着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这就加剧了这种国际舆论偏见,从而导致部分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不解乃至误读”[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2]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切实解决“有理说不出”的失语“挨骂”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精选一批能反映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成就、中国奇迹的中国故事素材,扩大对外翻译的力度和规模,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二)解决“说了传不开”问题的需要
  “从本质上讲,翻译作为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是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表达出来,所以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3]开展对外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说了算的。因此,在讲述中国故事过程中,要善于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推广,切实解决“说了传不开”问题。如果生硬翻译或简单化翻译,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就会陷入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困境。因此,提高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需要翻译者深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受众的特点,善于运用符合国外受众语言习惯的叙事手法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确保中国故事有效地传播开来。
  (三)解决“传了叫不响”问题的需要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么样让国外受众真正听懂中国人所讲述的内容并产生兴趣。过去一些“大而化之的工作总结或一般汇报式的宣传方式,不仅不能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有些甚至还会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困惑与误解。实际上,国外社会在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时,其兴趣点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局部的微观视角切入,逐步进行针对性的总体剖析”[4]。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翻译者精选一些典故案例,以契合国外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讲述中国故事,力求小中见大、生动活泼,与国外话语实现有机对接,切实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质量和效果,确保不仅传得开,而且叫得响。
  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应坚持的翻译原则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翻译行为是向世界其他国家民众客观真实介绍中国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向具有很强政治性、政策性、针对性和目的性,需要坚持相应的翻译原则。
  (一)文化自信原则
  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如果缺乏自信,一个民族就会在精神上“缺钙”,就会失去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会失去未来。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翻译活动中,应该坚持文化自信原则,着力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和底气。过去,一些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错误认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落后于别人,中学不如西学,总想用西方理论体系来指导、改造东方文化及其实践,在对待西学译论及话语分析方法论上,总是习惯将西方翻译理论的概念、框架、话语等简单拿过来套用中国的翻译实践,生搬硬套的结果是所用的理论和中国实际相脱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這个信心!”[5]“中国奇迹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讲得清楚。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话语自觉、话语自信,把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6],切实在翻译实践中坚持文化自信原则。   (二)以我为主原则
  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时,如何翻译好一些重要概念术语,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直是对外翻译的难题。“中国特色词汇与中国特有事物、现象密切相关,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这些事物和现象又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特别是大部分政治性的概念术语,都是我国独创的,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价值判断,很难在另一门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或解释。因此,在对外翻译中,不能简单地追随对象语已有的概念表述,而应坚持以我为主原则,以避免陷入话语的陷阱。以我为主的原则,就是从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形态出发来进行翻译活动,摒弃对我国不利的意识形态符号,特别要注意避免译词产生的不当政治含义。比如,“祖国统一”需翻译为“national reunification”,而不是西方媒体中所常用的“national unification”,因为秦朝时期就曾经统一过中国,所以在翻译“统一”时加上前缀“ re-”(重新、再次的)就是考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
  (三)严谨准确原则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真实、客观地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客观传达给国外受众,让其立体、全面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翻译的译文要坚持严谨准确原则,确保准确传达信息。严谨准确,要求翻译的译文不仅传达的事实准确无误,而且传播的语言也准确严谨,因为语言虽然是为内容服务,但语言失误会引起受众误解,甚至还会无意中导致政治思想性错误。这就要求翻译者坚持高度忠实原则,尽可能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将原文的语境意义完整表达出来。比如“毛泽东思想”,如果翻译成“Mao Zedong’s thought”则会被理解为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应翻译成“Mao Zedong thought”更为严谨准确。
  (四)融通中外原则
  中国话语体系能否更好地与世界沟通交流,关键是能否融通中外。所谓融通中外,“一方面是指我们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符合中国国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要使其对接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让国际社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8]译者要寻找中外不同文化、语言、视角的对接点,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文明成果,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进行翻译,实现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比如“精神文明建设”,若译成“spiritu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外国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因为“spiritual”指的是宗教信仰,“civilization”是相对于“barbarism”(野蛮)而言,两者也无法搭配。这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指的是文化和道德水平方面的发展,因此,有专家建议翻译成“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用“progress”代替“development”更能展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达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五)与时俱进原则
  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实践,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要有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包括旧词新意、外来语、流行语等,而我们不断创新翻译出来的一些原本看来中国味很浓的译文都已被英美人所接受和认可,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纸老虎”(paper tiger)、“四项基本原则”(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以及近年的新词“新常态”(new normal)、“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reform)、“互联网+”(Internet plus)等。同时,坚持与时俱進原则要求我们要敢于对一些多年来惯常的译法持有健康的怀疑态度,对可以更新的东西要敢于更新。比如,现在将“干部”译成“official”而不是“cadre”,这是因为后者源于法语,曾被苏联用过,西方人用这个词指代斯大林时代苏共的统治人员,因此是个具有冷战色彩的贬义词。
  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可运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并不单单取决于译者个人目的,很多情况下也受到主体文化目的的制约”[9]。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和翻译文本综合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关照作者的异化策略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译者的两条路径: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量不打扰作者,向读者靠拢。后来,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进一步发展了施莱尔马赫的理论,并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形:一部翻译史》一书中提出两种翻译策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在汉英翻译中,异化翻译策略就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的汉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保留汉语独特的文化因素,即以汉语文化为归宿,在具体翻译方法上具有直译倾向。这种策略尤见在政论文章的翻译上,“这是因为政治文章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基本政策等,稍一疏忽,后果严重”[10]。所以,政论文章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译出词的表面意思,而且要表达出原文词意的深刻内涵”[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三严三实”的翻译就是运用关照作者的异化策略的一个很好范例。该书将“三严三实”直接一对一地译成:“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s”。这种带数字的政治术语对于国外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此正文部分用了六个自然段,具体解释什么是“三严三实”:“being strict in self-development means—; being strict in the exercise of power means—; being strict in self-discipline means—; being earnest in making plans means—; being earnest in opening up new undertakings means—; being earnest in upholding personal integrity means—”[12],以此来说明“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s”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提出的行为准则。   一国的语言能被直译为其他国家语言并被该国民众接受和认可,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强,采取异化策略来翻译中文已越来越普遍。近年来,《牛津英语字典》收录了很多汉语音译词,如“jiaozi”(饺子)、“fegnshui”(风水)、“hongbao”(红包)、“zhifubao”(支付宝)等,同时收录的还包括一些中式英语:“add oil”(加油)、“no can do”(做不到)、“lose face”(丢脸)等。而一些最新涌现的网络热词也被直译并成功输出,这也体现了中国语言的影响力。如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收录了很多常规词典里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语俗语,中国的网络热词热语如:“geilivable”(给力的)、“ungeilivable”(不给力的)、“tuhao”(土豪)、“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no can no BB”(不行就别乱喷)等都被收入其中。这些词语的翻译都是采取关照作者的异化翻译策略。
  (二)关照读者的归化策略
  异化策略在翻译中国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政论文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许多中文里约定俗成的词句原封不动地翻译成英文后,不但难以达到忠实地传达中文原意的目的,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13],因此还必须借助其它策略来完成翻译任务。“让作者向读者靠拢”的归化策略就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使译文更好地被译语受众接受。归化策略在更有意译倾向。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删减信息、增补信息、巧用英语俗语等方法。
  1. 删减信息
  为更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掌握删减策略,从而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语言结构,突出事实和信息重点,减少译文的信息负荷,保持译文表达的简洁直观。一是删除源语中的文化障碍。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某些具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词项。这些暗含的、象征的意义,源语国家的人民很容易理解,但译语受众来,理解起来就有困难。在翻译这类文本时,删除有可能造成译语受众理解困难的词语,将本意翻译出来即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翻译成“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14]。译文跳出成语的字面意思,略去了“金山银山”,只将其比喻意义翻译出来。如果直译成“green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gold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不僅be动词前后不搭配,句子不通顺,还会造成国外读者的误解,以为中国的山川下面都蕴藏着金矿银矿。二是删除源语中语言形式上的障碍。对外翻译时,应该删除中文中的套话、重复的话语、高调空洞的口号、冗繁的公文程式性语言,以及出于讲究声韵对仗、渲染情感气氛或顺应汉语行文习惯等方面的考虑而实际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华丽词藻等,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一段讲话:“30多载春风化雨,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15]其中,“30多载春风化雨”这种演讲中经常出现的修辞表达,就可根据英语简洁的特点简译成“Three decades later”。
  2. 增补信息
  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活动中,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众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和我国不同,为了便于国外民众理解中国故事,必须对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增补,这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作为编译中常用手段的增补,主要用于增补外国人不懂的背景信息,包括人名地名、历史事件、 专门机构、传统节日、政治口号、习语术语、中国特有的体制等,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或在翻译过程中对涉及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词语、比喻、典故、行话、俚语、谚语、成语辅以释义,通过增补注释说明使译文更加明确。正如由学者指出的,“如果原文语篇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概念等对译文受众来说难以理解,译者就应站在译文受众的立场上,通过‘译+释’并举策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解释一种文化中独有的事物,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扫除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提高信息传播的清晰度。”[16]比如,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一段话:“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将其翻译成:“If we allow these problems to spread like weeds, the consequences will be disastrous, and the tragedy of Farewell My Concubine, which Mao Zedong used as a metaphor for losing power, may come true.”[12]407译文增加了“for losing power”,对霸王别姬的典故做了加注解释,读者便可体会到“Farewell My Concubine”在此的真正用意。
  3. 巧用英语俗语
  巧借英语中的俗语、文化典故等来表达中文的意思,可以使翻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到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将其译成:“I have said on many occasions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not meant to reinvent the wheel. Rather, it aims to leverage the comparative strengths and coordinate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14]556这里“另起炉灶”就是表示推到重来的意思。英语当中也有一个习语“reinvent the wheel”表达同样的意思。因此,这里翻译巧妙地运用英语俗语来表达中文的俗语,不仅忠实地翻译了源语的意思,而且在文体风格上,也非常地贴合。   (三)关照语境的融通策略
  翻译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可忽略。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文本。为了忠实于源语,同时达到有效传播的效果。我们需要对翻译文本进行仔细比对与推敲。
  1. 对源语语境的关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记者见面会上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有四个翻译版本:
  CNN: 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强调打铁的人)
  New York Times:To forge iron, the body must itself be strong.(强调打铁人的身体)
  The Daily Telegraph: 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 (强调打铁的工具)
  现场翻译: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 (强调打铁的材料)
  我们综合考察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当时说话的语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是表达加强党纪,改善工作作风之意,即,要始终成为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必须自身过硬,经得起锤炼。”[17]因此,中方的译文更加忠实于源语。
  2. 对译语语境的关照
  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将“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做出明确规定,简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因此,“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翻译为“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简称为“Belt and Road Forum”。但是不能想当然地将这个简称缩略成:BARF,因为BARF (barf)是“呕吐”的意思。如果没有还原这个缩写,不经把关就将这个缩略语传播出去,后果一定不堪设想,贻笑大方。
  总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过程中,要善于把关照作者的归化策略、关照读者的异化策略和关照语境的融通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归化翻译、异化翻译和融通策略的结合点,对语言形式、表达方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政治含义、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在异化翻译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在归化翻译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关照源语语境和译语语境,实现翻译实践结果的“忠实性”“可读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兼顾三种策略之长而避其短,有效提升翻译效果。
  四、结语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的翻译活动,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消除误解,增进共识,有助于我们在国际话语中把握中国话题的定义权和解释权。我们要善于运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助力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推动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从而传播好中国聲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构建好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郝亚林.讲好“中国故事”[J].传媒,2012,(3):70.
  [2]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
  [3] 窦卫霖.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关键词”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6,37(3):106.
  [4]许耀桐.六中全会公报关于党内监督的新提法和新亮点[J].理论导报,2016,(10):23.
  [5]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C].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9.
  [6]蒋建国.不断增强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J].对外传播,2015,(7):5.
  [7]康晓芸.政治外宣翻译策略探析[J].林区教学,2010,(3):65.
  [8]杨振武.把握对外传播时代新要求[N].人民日报,2015-07-01.
  [9] 张春柏,吴波.从佛经与圣经翻译看中西方翻译传统的相似性[J]. 上海翻译,2005,(2):1.
  [10] 程镇球. 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 中国翻译,2003,(3):18.
  [11] 王弄笙. 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J].中国翻译,2002,(1):23.
  [12] Xi Jinp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Ⅰ[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4.421-422.
  [13]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9.
  [14] Xi Jinp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Ⅱ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7.426.
  [15] 习近平. 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
  [16] 卢彩虹. 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214.
  [17] 严文斌. “趣”说政治话语对外传播[J].中国翻译,2015,(5):9.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
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对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范畴分析,时代性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视国家利益和全球共同体利益的关系,重在构建利益共同体;从人的发展逻辑阐释"人的全
Gabor变换是揭示图象或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信号检测,信号识别,信号分析和处理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但Gabor变换系数的求解较为复杂,计算量大,这就阻碍了Gabor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可见,语文教师必须开放语文
【正】 在我国的新闻工作中,长期存在着时间性差的问题,它大大地削弱了新闻传播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目前,从中央宣传部门到地方报社电台,都在为增强新闻的时间性而努力。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省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首先成为现实,如何用好网络,发挥网络教室的潜能是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网络教室中建立信息技术学科网站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在网络教室建立信息技术学科网站  学科网站是信息化资源之一,是一间供学生学习用的资源库,是一本学生自
教学目标:通过一些课文实例分析,了解并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设想:  (1)通过从课文实例的分析,了解对比写法的作用。  (2)提供作文实例,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对比的写法并分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随意用粉笔拖出一条长线,然后询问学生:“这条线是长还是短?”在学生无措的时候,再拖出一条更长的线(因为有了两条线的比较,学生定能很快作
研究发现,工件在模锻件成型和热处理后,内部残留有大量的残余应力,在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被逐渐释放,导致工件变形,造成工件不合格。以铝合金模锻件为例,采用X射线衍射法配合
摘 要:在思品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用音乐渲染教学情境,用音乐为思品课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使思品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思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思品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音乐 思品课教学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发展和丰富,音乐的作用已开始深入到各个领域,但在教育领域中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一首好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