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资源 演绎课堂精彩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资源;生成;预设;开发
  
  课堂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课堂生成,善于驾驭生成,主动参与生成,做一个临场的智者,进行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新资源,把握动态生成的新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让学生思维与课堂教学共同飞翔,协调共振。
  
  一、充分预设,亮出精彩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前,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分析学情;接着钻研教材,围绕教材的重难点,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设计教案。教学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预设的课堂教学实际流程的可行性就越强。因此,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对教学活动进行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任务式设计,给课堂教学预留足够的空间,为学生的生成创造条件,点亮课堂的精彩。
  牛津初中英语 8A Unit 1 Friends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若使课堂精彩 、高效 ,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为此,笔者在备课时设计了一个对话练习。
  Questions:
  (1)Who is your best friend?
  (2)What’s she/he like?
  (3)Which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is a true friend?
  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既巩固了新知,又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运用中建构了知识体系,尤其是在第三个问题的交流中,同学们共享了思维碰撞生发出的教学资源,下面是几段精彩的对话。
  T:Which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is a true friend?
  S1:If he can tell me his secret,he is my true friend.(有人点头,有人微笑)
  S2:If he can usually help me,he is a true friend.(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S3: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其余学生一愣,我正好及时解释一番,学生都说很好,并且一下子就把这句话记住了)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做了充分的预设才得到了诸多的精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而在交流之中,又意外地生成了新的资源,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情感、价值观都得到了升华,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顺水推舟,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教学牛津英语9A Unit 3第一课时,我原计划和学生一起探讨目前青少年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调查哪个问题最严重,然后学习Comic strip,讨论Eddie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开始时学生所说的问题与预设的基本一致,如too much homework, not having enough sleep, have no time for hobbies, have no close friends等,而当问及“Which problem is the most serious”时,班上一位一向比较有个性的男生却站起来说:“I feel stressed. It’s my most serious problem.”
  他提出了一个现实确实存在但别人都没有提到的问题,我认为很好,就问:“Good! But why do you think so?”这位学生回答:“I think that our maths teacher is too strict with us. If we make some mistakes ,she will be angry. She asks us to do everything carefully, but we can’t always do it well. So I often feel stressed.”
  显然,这位学生因老师的严格要求而感到压抑和焦虑,要知道,初三学生确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眼前这位学生的思想状态显然是不利于学习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解决,但却会影响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无法完成原定的教学任务,我有些犹豫不定。突然联想到period 9中的Main task就是让学生讨论如何处理所碰到的问题,并完成写作。何不顺水推舟,顺路而下,就这个大家都比较有同感的问题来讨论,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实际学习中所遇以的困惑,岂不一举两得!我马上调整内容,不上“Comic strip”,改上Main task的part B。
  T:Do you also have the same problem?
  Ss: Yes.(基本上齐答)
  T:OK. Now let’s discus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please.
  学生听到要讨论这个话题,马上就以小组为单位议论开了,人人参与,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在一番讨论及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基本达成共识,即不良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经常犯低级错误的主要原因,而老师就是想通过严格要求来达到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目的,从这个出发点看,都是为了学生好。
  最后,我请了一位学生用英语做了总结,并要求大家完成写作。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高潮迭起,高效地完成了main task部分的任务,同时也解开了学生思想上的疙瘩,让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老师应该及时接过学生抛出的“砖”,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铺设一条连接的台阶,沿着他们的思路,有意识地引出“玉”。真正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预设(因为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但也要随时调整预设,给即时生成腾出空间,让课堂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妙待错误,因势利导
  
  课堂随机生成的内容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映。学习中产生错误是每个学生不可避免的。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一个错误都可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受益。对学生随机生成的错误指示、观点、看法,如果教师一棒子打死,那课堂的生成也就被“打死”了。因此,课堂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对他们的错误要有宽容的态度。但是,宽容并不是对他们的错误不闻不问或是藏着、掖着,要让学生明白“出错”并不可怕,更不可耻,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老师要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暴露知识“盲点”,通过师生集体查错、思错、纠错活动,让学生根除错误,获得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要善于发现错误中的积极因素和正确基因,然后加以开发、利用,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让错误生成为资源,让意外演绎为精彩。
  例如:有些学生经常分不清cook和cooker。有一次课堂写作时有个同学构思不错但是又犯了这个错误,我决定利用这个小小的失误让学生分清这两个单词。我先在课堂上表扬这位同学作文构思不错:“I like my father. I have a dream. I want to be a cooker like my father when I grow up.”我把这几句写在了黑板上,并故意把cooker写得特别大,并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这个同学很不好意思地跑到上面把cooker改成了cook,教师带头给了掌声,同时嘱咐他:如果你真崇拜你的父亲,那么不要再弄出这样的笑话来,爸爸怎么变成厨灶了呢。他点了点头,后来全班再没有人犯过这个错误。
  课堂教学中不时出现的生成资源是可贵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巧妙借用,就会成为教学增长点和亮点。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和堆积。”可以说,利用生成资源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晶,它会让学生保持灵气,勇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我们要珍惜、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开发学生的潜能,灵活调控,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关怀,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懂得正确运用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知道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是追寻高雅生活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正确看待好奇心与从众,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追寻高雅的生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观念以及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掌握追寻高雅生活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摘要:基于“英特尔
转眼间,新课改跨入了第五年,我们的小学语文经历了两个学段的实践,已走进第三学段。笔者认为课改成功的前提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能不折不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真正把课改精神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师落实课改精神和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前奏。可见,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新颖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落实和成效。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慎之又慎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只有教活、学活生活的数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巧设趣味情境,课题引入生活化    所谓情境,就是把不知与已知、浅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体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但是,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还没有完全吃透新课程理念,对自主、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等产生歧义,影响了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下列“不等式”值得关注。    一、学习过程—
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从初一到初三3个年级,几十篇文言文,用同一种方法,套用一个模式,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头脑里却依然是一片空白。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式下文言文教学的需要,笔者欲借《口技》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一、准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准  《口技》一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积累识记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常用文言句式。本文
从目前英语写作实际来看,一方面学生写作训练方式普遍单调,重结果,轻过程,学生苦,教师累;另一方面,高考英语作文试题多为指导性写作,对写作的目的、内容、体裁、字数等都作了规定,学生不需要过多发挥,只要根据所给的文字、图画或图表等材料,用明白通顺、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词句积累,范文引导,典型训练”的英语写作教学法,旨在把写作融合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全过程,从基础入手,规范指
新课程改革倡导动态生成理念。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视而不见,或抑制学生“脱轨”言行的;也有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意外信息,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并运用教学睿智,采取有效策略,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精彩。  策略一:顺水推舟  【案例
笔者近期研读了国内四个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字实验教材,现仅将不同版本教材各自特点归纳介绍如下,与数学同行交流。    ◆人教B版    (1)突出通性、通法,揭示数学本质  把基础数学中普遍实用的最基础部分、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列为学习的重点。抓住这些重点内容,尽量为它们提供实际背景,反映其应用价值,努力揭示其发展过程和本质,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过程的同时,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教学已经成了教学的热点话题,让人欣喜,更让人担忧。由于对案例探究教学本身概念的不清,异化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表面上的所谓探究课。在此笔者谈谈对探究课的理解和做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 ) 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