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教授认为:21世纪是算法思维的时代,与此相对应,《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摆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是“淡化笔算,强调估算,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而这种教学理念也已经成为各种课程标准教材的具体要求。笔者从事数学教学20多年,在以下几方面对提高学生估算能力所做的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估算的欲望
  教师要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兴趣,而不是机械地看到“大约,至少”就是估算,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例如:小明要上学了,妈妈给他买一个书包需要38元和一个文具盒需要49元,她给售货员100元,够吗?或者,小明想要一个38元的书包和一个49元的文具盒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呢?
  这些问题不但与学生的问题密切相关,还为学生估算提供了可能。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精算而用估算,又将估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但培养了学生估算的灵活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 启发并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
  估算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采用多种估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估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有凑整法和找规律法,凑整法就是把运算中的对象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将其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利用口算算出问题大致的结果。如29、97、988就可以看成整十、整百、整千去计算。找规律就是利用运算规律和性质。如,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或比较大小的规律来进行估算。如385×25,可将385看成400,利用25×4=100得到结果大约在10000左右。当然,呈现多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比较和交流,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得到提升,解题方法也可以得到拓展,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还可以设计取近值的估算法、去尾法、位数法等,找出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加强估算的准确性。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意识并和教学内容进行估算能力训练,把估算教学始终贯彻在课堂教学当中,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并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估算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通过经历估算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估算能力,养成自我发现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
其他文献
不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的生活史和斗争史,是不同时代不同群体活动留下来的事迹。站在历史面前,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初中历史有许多培养积极情感的素材,在
随着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田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和学校体育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田径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其中短跑运动又是广大学生的喜爱项目之一,所以也备受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研究的重点。短跑,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奔跑的能力,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是后蹬技术和摆臂技术的结合,并提出了快速摆臂技术和充分后蹬技术与高度重视伸髋与积极着地速度,同时也包含了短跑训练中的力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教学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由“带着教材走进课堂”变为“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时,课堂所呈现的不再是沉寂,而是精彩的交流,能感受到的是学生的童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以及师生的和谐,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因此,我们要追求互动的课堂,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让学生愿说、乐说、敢说,说出个性,绽放课堂的精彩。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产生主动、情愿说出想说
课程改革实施了多年,虽然我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但说到语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我也是难以定论。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在那两天的学习中,我仿佛享受到一顿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大餐,满口生津且受益无穷,仿佛一下子给我指明了道路使我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不断摸索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语文教学要深挖教材,感受文本  教师们在深入文本的同时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名言熏陶,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平时在课堂上我经常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
诚然,多媒体对于改革传统教学的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是一旦走向了极端,必然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听课过程中,时常发现,有些媒体的使用非但与提高课堂效率初衷相背离,还严重干扰了目标的达成。只有围绕教学目标,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一、用于激发兴趣时  色彩鲜明的图片、悦耳动听的声音或形象生动的视频,无疑会强烈冲击学生的视听。因此,在教学内容特别平淡的课文时,巧妙使用媒体,可以有效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方式。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谈一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一、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课文是“父母之爱”专题,有四篇课文,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让人震撼,引人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因文而异让学生感悟“父母之爱”呢?  一、想象补白,感受爱的力量——爱是一次承诺  《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的了不起比较容易理解,描写他永不放弃的执著,文中用了很多笔墨,是条明线;儿子的了不起描写比较少,是条隐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