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分数的辩证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数”辩?
  
  庞荣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学生较高的应试水平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待,是学校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名校崛起的经验之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要分数为上,一方面批判分数,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不对。我的观点是,不要回避分数,因为整个社会在崇尚,而我们教育人士批判它,这是不自然的。哲学上讲“不破不立”,但教育问题不能依照这条逻辑。教育上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可能要强调“不立不破”、“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因此,在没有寻找到好办法之前,还是不要毫无道理地批判“分数”。
  朱龙祥(江苏省无锡市东(土夅)实验学校):从获得分数的过程、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把分数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素质型分数,还有一种是非素质型分数。素质型分数的含义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不断强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思想,把抓分数与促成长、抓分数与增能力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享受分数提高的同时享受成长的快乐,让追求素质型分数成为学校教改的主旋律。素质型分数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一是要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二是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科学性;三是要对学生的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有益,具有可持续性;四是要对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有益,具有健康性。
  秦培元(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追求分数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各级政府领导评价一所学校就是看分数。哪所学校升学率高,学生家长就追随哪所学校,学校的生源就爆满,地方行政领导就肯定你的办学成绩。反之学校就招不到学生,即使全部免费,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来读书。
  王俊(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分数”是与考试相互依存的,考试是检测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下,主要检测的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基本经验、基本品质的考查有所涉及,但还缺少全面科学的测量依据。“分数”的高低部分地说明了素质的高下,而这部分素质的高下,就目前的人才选拔机制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分数”这个词语背后其实还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我们需要怎样的“分数”?二是这个“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假如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还是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用僵化、落后、单一的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对现成知识的掌握,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那么这样的“分数”中的“素质”含量将更低,这样的“分数”是不足取的。假如我们为了“分数”而违背教育规律,戕害师生身心健康,那么,“分数”背后隐含着的是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损害,说到底是对人性的伤害,这样的“分数”更是可怕的,我们宁可不要。
  姚浩宇(江苏省苏州市外国语学校教科室):分数其实本身不具有什么意义,而具有意义的是分数所承载的学业评价体系。我认为中考应更侧重基本能力的考察:理科类考试,更偏重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察,而非仅仅视最终答案准确与否而定;文科类考试,更应考察学生对所呈现的材料的分析、提取、处理及表达能力,因此在评分标准的制定上,应更具有包容性,即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能得分。
  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仅仅以数次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的优劣。不仅不公正,而且长此以往会造成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和学校教育的扭曲。抛却单纯以分数考核教师,代之以更全面、客观且具有建设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于扭转目前初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更具实效,也更具有建设意义。笔者所在的学校已连续几年采用学生匿名问卷调研的方式,重点考察教师讲课是否具有条理性、是否具有启发性,作业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创意性,对教师平时教学过程的优劣予以评价,发现问题不隐藏,坦诚与教师个别交流,提出整改意见。
  对分数的盲目崇拜,相当程度上意味着我们忽略了一部分特长生的个性发展。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是差异,但目前我们对考试以及对考分的片面追求,实际上是以扼杀一部分特长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因此给予特长生充分的空间,关键在于教育行政部门能否给予学校更多的培养自主权和高一级学校招生自主权,以及我们的学校能否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突破现有的考试制度,给予部分个性鲜明、学有所专的学生以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张炳华(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我们不能说考分错在什么地方,关键是我们对考分怎么去评判,是一个评判的标准的问题。很久前看到一道填空题:“雪,融化了——”我们的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填“变成了水”就能得到考分,假如我变一下,“雪融化了,春天来到了”,“雪融化了,大地湿了”……后面很多很多的答案,这一改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
  王力耕(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分数有什么用?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一个人出了大学门以后,不要说中学里的分数不再起作用,就是大学里的分数对人的发展影响也就很小了。大学同学分到同一个单位,发展的好坏与大学时的分数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更多地取决于分数以外的能力、性格等综合素质。所谓:进门看学历,升迁靠能力,发展靠性格。
  
  素质与分数:对立?统一?
  
  秦培元:分数和素质是统一在一起的。我认为考试的分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没有素质不可能有分数,分数应当是素质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大部分,你分数低的学校绝对不是素质教育,哪个学校中考成绩倒数第一,不管你口号唱得怎么响,不管活动怎么有声有色,没有哪个专家说你是素质教育。一般情况下,高分是高素质的体现,高分低能毕竟是少数。一个学生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他的思想品德不到位,他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每学期有好的分数。所以我认为分数和素质是连在一起的。
  印鑫(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素质与分数的纷争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纷争,素质与分数既是包含与从属的关系,也是竞争与统一的关系,分数是多种素质的集中体现,分数不仅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它也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一个学生没有积极的认知态度,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的。一所学校不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升学率。
  分数不是唯一的,但没有分数不行,升学率不是唯一的,但是没有升学率素质教育是坚持不下去的,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我们理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不仰望星空我们会失去方向,不脚踏实地我们没有立足之地。我们只有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王文忠(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可以打个比方来解释素质与分数的关系。一个农户,种了三亩责任田,全家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忙于种植责任田,这样,辛苦劳作还要求得风调雨顺,才能换来一个好收成。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如果这个农户,思想解放,仅用其中的一部分地种粮,其余的一部分改种经济作物,还有农忙的 时候在家务农,农闲的时候进城打工,或者做一些小生意,家庭经济多元化了,致富的门路宽了,总体的经济效益就好了,很快就能过上小康的生活,同时还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这就是1+1大于2的故事。我想素质与分数这两者的关系是不是也有这个道理在里面,农户承包的三分责任田,仅仅种粮食就相当于我们单抓分数,如果经济多元化了,就是除了分数以外,他的综合素质也就提高了。
  孙欣(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人为地把素质和分数对立起来,这不科学。我认为素质和分数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比如现在经常说高分低能,分数高品德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等等,让人误以为高分必定低能,而考试成绩不好的人。综合素质却可能非常不错。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现实的。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我们不能回避。因此,我们的现实选择应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内应对考试升学,以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升学和发展机会。
  芮火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素质与分数的关系既不对立也不统一。分数不可能涵盖素质的全部内容,所以有的人说素质高的人,分数不一定高,这个不是水涨船高的关系,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素质与分数可以建立一种联系,比如,素质高的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他的分数也高。理想教育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整体水平,只能追求素质,不能追求分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分数是素质的副产品。假如以素质教育为标准,哪个学校分数高,哪个学校分数低,这并不重要。
  
  追求素质与分数的统一
  
  庞荣瑞:我们要有一点良知,尽量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得到熏陶。我在学校提出来:学生离校后,至少5年还要记得我们学校,10年之内还会想到学校里搞的这个活动,乃至终身难忘。要想方设法在考试的试卷中逐步增加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使得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没有办法适应考试,让他们得不到高分。如果考试的含金量不断地增加,分数标志学生综合能力的可靠性也就逐步增强。
  张炳华:我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是按中考成绩来评价的,而是延后3年,延后7年来评价。有的老师觉得教孩子不错,成绩很好,我现在延后评价,为什么呢?现在有的老师中考好的,高考也好,但这里有一小部分的孩子考到了好学校。也有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这就能说明教师当初教的是真好还是假好。所以我们不能把素质和分数绝对对立。高分低能是不成立的,高分不一定素质就高,低分也不一定素质就高。
  朱龙祥:作为一所初中学校,必须走素质型分数的发展之路,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抓习惯养成教育工程,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抓高效化课堂教学工程,创新实施素质型分数教育;坚持抓提优补标素质化流程,大力提升学生的素质。
  秦培元:怎样取得素质型分数,方法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开全开是课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取得家长认可的文化成绩,我认为就是素质教育。
  印鑫:在办学实践中,要把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开全开是上好各门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他才可能有能力去学习,他才可能有高分。三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学生的习惯是可以迁移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四是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丰厚的基础。五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为文化学习提供健康的身体。六是加强教学管理,减负、提质、增效。
  孙欣:一所学校如何能够让素质教育真正地推行。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这是保证素质和分数双赢的根本。同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实行素质和分数双赢的外界推力,也要符合办学规律。教师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的评价制度这根指挥棒指挥的,如果学校把分数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那么教师就会放弃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埋头死抓硬磨,一个题目做十遍,把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所以我校对教师的考核不是单一看成绩,在抓好教学“六认真”等常规工作的同时,以“评价方式的改革”为抓手,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评价教师好不好,不问学生考多少分,先看教师是否热爱学生,你的学生喜不喜欢你,爱不爱听你的课。你布置的题目学生爱不爱做,遇到困难了学生敢不敢来问你……同时改变学校领导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通过调研、召开学生与家长座谈会、设置学生信箱等途径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沟通过程。此外,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真正实现素质和分数双赢的重要保证。
  王俊:在追求高素质的过程中提高分数,途径在课堂,课堂上非常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我们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其基本出发点正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将学生的“素质”定位在“学科素养”上。其涵义正是四个“基本”,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并且明确了四个“基本”要达到“四化”要求,即“基本知识概括化、基本技能自动化、基本经验体验化、基本品质全面化”。为此,我们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规律,结合系统论思想,提出了以“两类结构”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事实证明,当我们把现象的、零碎的知识打碎、整合之后,用概括化、结构化的方法,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综合,使之不断地分化和贯通,教给学生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学生学到的是最有迁移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实“分数”对我们而言,是不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发展了,“分数”的获得是伴随而来的,不需要刻意为之,更不需要拼命追逐。我们的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空条件,发展更加广泛全面的素质。
  王力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学生能力发展的程度”。所谓“能力发展的程度”,我的理解在于“人尽其才”。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独特禀赋,发挥自己的独特潜能,在于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于培养智力、心理方面都健全的公民。分数固然重要,但视野、能力、潜能更重要!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分数,但还要关注学生的分数是怎么获得的,是痛苦获得还是相对愉快地获得。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但还要关注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是否具有潜力。因为终身教育的社会决定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关注学生能否升学,更要关注学生毕业以后是否眷念母 校。如果一个学校虽然能够给学生以高分,但学生欲逃之而后快,恐怕这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学校。
  
  观点链接:
  
  辜伟节(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从理性的角度,从我们追求教育理想境界看,分数和素质必须是统一的,一切分数必须和素质匹配。也就是说分数必须为素质服务,它必须要为促进素质发展服务。讲分数本身没有任何过错,错在我们对分数的定位、定标和使用分数过程当中所发生的偏差。比如,理科与文科,因为我们考试有主观题、客观题,理科相较文科的分数无疑更加精确,在这种情形下,分数这种客观的价值的呈现就不一样,因为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对分数怎么样定位、怎么样定标就需要思考。同样,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初中和高中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目前所设定的6个维度,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我以为还是比较科学的,它实际上都是围绕怎么样促进人的发展,围绕如何培养现代社会人的。所以我讲我们要分数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分数。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更多地把分数用于横向评价,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明确的抓手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来评出什么什么。实际上对一个学生或教师,最好是进行纵向的比较。让他知道他和过去比究竟怎么样。所以,如何合理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分数的定位、标准最为重要,然后就是怎么来用好分数。
  王铁军(江苏省教育学院):我们校长在理想和现实面前穿行,戴着镣铐在跳舞。在分数这种压力下面有所追求,而且有所作为。我的观点:首先分数和素质不是一对矛盾;第二,我们要分数,但不要唯分数论,更不要去崇拜分数;第三,要分数不要片面追求分数,更不要把分数作为歧视学生、压制学生的依据。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面。我们已经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指标。或者主要的指标。这就摧残了许多学生的创造潜能,也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想不能不看到这些负面的影响。分数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发展才是终极的目标。要分数,更要素质,更要学生的发展。我们要确立科学的质量发展观,探索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教育的本意是什么?陶行知讲得非常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成绩。归根到底,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生存。所以,我讲我们校长应当拥有更高的视野,追求更高的境界,追求一种素质文化,而不是应试文化。我觉得我们校长也应该有一种独立不拘的教育精神,不跟风,遵守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唐国均(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有些道理其实不很深奥,甚至很明白,只是谁也不肯先做起来。比如大家都知道我们要通过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素质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加上考核的、竞争的压力大,许多教师也就急功近利,片面追分了。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背景下,不追求分数是不现实的,但不注重素质是不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也将不会予以认可。这就是说,鱼和熊掌我都要兼得,我觉得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素质来提高学生的分数。片面追求分数,急功近利。不仅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降低了学生的素质。我们追求素质与分数的完美统一。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追求人的全面素质,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当然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就学生的认知发展来说,重点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代学习化社会中,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重要方面。同时,要理顺素质与分数的关系,不将其对立,也不盲目等同,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要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数。
  其次,要寻求分数与素质的最佳结合点,用最优化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分数,用最好的途径提升分数,让学生在获得分数的时候素质得到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由成长搭建平台。教学过程中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不仅重知识更重全面素质,不仅重认知活动更重情感发展。不仅重标准化答案更重多样性答案、求异思维。我们不能为了分数采取一些功利的手段,让学生无休无止地抄、背、默,不断地延长教学时间,加班加点,占用学生发展素质的时间和空间。要摒弃高耗,追求高效,努力做到分数与素质的同步增长。
  第三,要优化评价方式,寻求分数与素质的统一。分数要反映素质,素质靠分数来体现,这两者要高度统一。要实现这个统一,我们必须要讨论一个根本性的话题——考试评价。我们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都要思考素质与分数的关系,努力做到素质与分数的一致。以往的考试评价注重测量与评价学生对事实与概念、原理的掌握。我们都知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试评价如果不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学习作出判断,从而也不可能对学生的发展作出有价值的分析。但是,如果我们的考试只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话,那就更不能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作出真正有意义的建议,在教学实践中也会误导教师与学生。因此,试卷必须要将测量“双基”和学生素质高度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这才是让素质与分数切合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复习课”设计思路立足于“让学生的数学自然而然地生长”. 根据学生自身的掌握情况,由学生来添加条件推理出相应的结论,满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难度提升和知识拓展,小步地巩固和提高,最终完成相似三角形判定的知识掌握和熟练运用.  [关键词] 生长数学;最近发展区;复习课;三角形相似   教材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
[人物档案]    郑恒良,男,1963年9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实用文体写作兼职教授。现任江苏省沛县教育局局长。    [人物简历]    1984年起在沛县师范学校任教,1988年起任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秘书、科长,1995年起在县委组织部任县委组织员,1996年起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2002
那温情洁白无瑕,一直铺向目光的尽头!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可以说是帕斯捷尔纳克在战后的岁月里对二十世纪前期历史所作的一种回望。在作品中,活动于这个时代背景上的有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60多个人物。他们共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巧合的动荡的世界中,彼此的命运既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冲突。在这些人物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但作品却不限于描写这些知识分子的生活、事业和爱情,而是着重表现
古彭徐州,有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它就是具有近百年文化积淀的国家名校——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创办于1915年,原为国民敬仪女学校,后数易其名。学校创办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生。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1959名学生,111名教职工。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荣誉称号的教师有6人。有5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教学比赛及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领导以“内涵发展,强化特
一、一位数学教师的思考和痛苦    我是一位数学教师,用数学的方法看世界已经成为习惯。  在数学教师眼里,这个案例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讨论,“全科发展”和“全面发展”各方面都相同吗?显然不是。所以,等号是无法成立的。  然而,问题远不是如此简单。大家需要听到的是非数学的表达。在逻辑学上,要说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必须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而要说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此处不妨举一个反例。高考
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所学校赢得比较优势、凸显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核心发展力。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日益凸现。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元素之一,是教育改革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所以,建设一支稳定高效优质的教师队伍不仅能够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动学校的社会性发展,而且能够为教师和
编者按 2008年11月7日,江苏省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无锡市北塘区隆重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管向群、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杨晓江、江苏省人大常委、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胡瑞文、国家督学成尚荣、北塘区区委书记沈建、区长王进健、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南京大学DovleSlater教授等。全省近50名各地教育局局长、校长应邀参加
[摘要]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产生源于最初为儿童教育而作的学堂乐歌。本文旨在通过回溯中国早期教育家和音乐人将音乐作为儿童教育及学校教育的手段,进行德育、文化启蒙、语言与语文教育、美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儿童审美教育的有利手段。历史的经验是今天的资源,上海早期流行歌曲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为当下教育界提供了审视流行音乐乃至流行文化的另一视角。进一步的启迪在于,如何在儿童教育中强化音乐教育,
一、主题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二、对象    1.35周岁以下的小学青年教师。  2.40周岁以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三、组织    1.本次征文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组织。  2.有条件的地区可由市、县(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初赛,具体办法可与《江苏教育》编辑部协商。  3.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突出贡献奖”评选。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从学习品质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可以寻找到新的解释.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品质,提供主导程度不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概念构建、规律形成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顺利地完成学习. 同时,能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与反思,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品质;数学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经常遇到的困惑是:同样的课堂,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