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出彩才是课堂最美的节奏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激烈。因此,执教者心中必须始终装着学生,想着学生,注意营造适合学生出彩的课堂节奏,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有机会收获出彩的课堂,并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起点。
  让学生出彩才是课堂取舍的衡量标尺,这样的课堂才会拥有最有效的节奏。一位教师按照预设方案执教《小鹰学飞》,有个学生猛地提出质疑:“小鹰努力了,已经能飞到高山上了,老鹰为什么还不表扬他呢?”学生的质疑恰恰说明他们在自主思考,在自主研究,在自主创新。这位教师不仅清楚这一点,更清楚“让学生出彩”才是自己此时应该坚持的。她立即丢掉了“预设轨迹”,顺势将这个质疑摆在全体学生面前,将其当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新途径”——“你说得太好了,你的想法老师也没有想到……”课堂在教师机智的引导下又进入一个有效的节奏。教师鼓励的话语化作学生自主探究的灵气,化作学生出彩的动力,也意外地让由此生成的探究环节成为这堂课最为精彩的部分。虽然这堂课没能完成执教者预先设想的教学计划,但学生们收获了更多。
  让学生出彩才是课堂进程的掌控要素,这样的课堂才会生成最优美的节奏。在课堂上,执教者应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中出彩、在互动中出彩、在表达中出彩。一是给予学生“出彩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读得不流利、写得不完全、说得不清晰等不理想表现,都是再自然不过的状态。执教者不应在匆忙中这儿挑剔,那儿不满,而应珍惜和正视这些不足,耐心地等待学生出彩,多给予他们一些自我矫正、完善、优化的时间,让他们逐渐适应环境、熟悉规律、活跃氛围,才会领略到学习的快乐。二是给予学生“出彩空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多方参与的特殊“动态运动过程”,无论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还是情感的熏陶、品质的养成,都无法用“一个舞台”去展现每个学生的风采。执教者必须善于调动课堂资源努力创设个性情境,尽可能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或者结合某一质疑发表个人看法,或者结合课文内容即兴表演,或者选择重点段落开展仿写比赛……课堂节奏得到有效掌控,学生拥有了出彩空间,课堂因此变得兴趣盎然。
  让学生出彩才是辅助媒体的选择关键,这样的课堂才会呈现最和谐的节奏。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让学生出彩”才是其魅力之源。有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破土而出”这个词语,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草在春天悄悄钻出地面”的情景……看似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可这样处理显然和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如此用视频阅读替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用视频展示完成学生的理解过程,其实却自以为是地忽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出彩”才会让辅助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远离这样的尴尬。一是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出彩”节省出更为充足的空间,不可“鸠占鹊巢”,需要阅读的文本就应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应该体验的环节就应放手让其得到充足的磨炼;二是必须利用自身的魅力不断优化“学生出彩”的过程,让教师的高效引导、及时启发、即时释疑以及学生自主质疑、主动分析、自主品味等有充分的实践过程。三是可以不断丰富“学生出彩”的课堂形式,发挥自身资源广、形象活、速度快等优势使其可以尽快具备“适应能力”,促进教材更易掌握、学生更加活跃、环境更加真切。
  让学生出彩才是课堂最美的节奏。合适的课堂节奏可以满足学生思维变换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在不断出彩的状态下感受、品味、领略课堂教学的魅力,体悟学科教学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心街33号市中区实验小学 277101)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通过网络技术解决人们的日常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用户需求也从单纯的信息获得向大数据分析转变,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得到更广的应用。该文通过讨论现代网络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AI在网络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现代群众所需,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处在大数据时代下,因为计算机系统中数据越来越多,为了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与水平,该文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展开分析,结合当下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为主要依据,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储存技术、数据收集和传播技术、计算机网络逐渐转向云计算网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加大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课程。该文通过分析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改革高职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018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的一种方式。高职学院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并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促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资源配置的
摘要:一直以来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无法离开分层技术给予的技术支持。该文先从应用层面是介绍了分层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际特点,然后分析了实际应用涉及的技术,最后深入分析了分层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分层技术;软件开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7-0235-02  自从步入
有感情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师在课堂中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就越是呕哑啁哳难为听,他们的感情朗读是基于音量的,他们的感情体现在句子中转折词、承接词以及语气词的高音上,这样做作的朗读,有个惯用的说法,叫“朗读腔”。与之相比,低年级的童声反倒显得更为清脆悦耳。越学反倒越回去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但当我们找出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话语仔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创新化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也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中之重。而计算机作为新时代的关键技术,是广大人才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其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开展的基础性课程,不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即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深入探讨计算机基
十多年前,我到了一所新学校工作。新人嘛,总要找个机会接受一下大家的检阅,正好,教研员要到学校进行教学调研。教导主任安排我一周后上一节公开课,算是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正好请教研员指点指点。那天,教研员如期而至。我执教的是《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课文精彩的语言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上得扎扎实实,课后教研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就在我感觉得意扬扬之时,身边一位同事悄悄地问我:
我不同意“让学于生”的说法,理由是:“学”本来就是学生的事情,没有“让”的道理。我主张“还学于生”。为什么?“学”是学生的事情,但我们的教学异化了——因为教师的“讲”,教师的强势、霸道,把“学”挤掉了、剥夺了,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原本就属于学生的事情“还”给学生。  “还”是正本清源,是顺应“教理”。  如何通过“还”让学生真正具有“主体性”,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