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综合化,是指从整体联系出发设计课程的一种指导思想,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高师开展课程综合化的改革面临着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课程设置自身改革的需要,为深化这一改革,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教学科研组织上的相互分割状况,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
其他文献
当今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教师中心正逐步向学生中心转变;学校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教学更加重视理解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再单纯强调记忆、训练、实习。本文所提供的12条学习原则彼此相互联系,可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框架性原则。首先是教师设计教学环境的基础,主要涉及那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充分利用真实可靠的教材,从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随后分别侧重多项内在的认知因素与环境之间所具有的交互影响。最后,还论及发展性差异、个体差异以及激励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学习
“九五”期间是我国教育科学空前活跃和加快发展的五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有了新的拓展与深化;应用研究水平提高,成效显著。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研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是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重要经验。“十五”期间我国教育科学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贯彻“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思想,要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分布不平衡。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通过高校、政府及社会各部门合作,在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大力支持,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择校”,已经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并且是最具争议的现象与事实。对美国择校运动影响最大的理论首推美国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凭证”思想。所谓“教育凭证”是指政府发给家长们票证,提供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学校教育经费,家长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自愿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支撑教育凭证的是对市场的信任。教育凭证思想在美国产生重大影响有它的合理性,但其在实施中遇到阻力也说明它具有相应的不合理性。可以说,美国的择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对教育凭证思想的不断认识
网络对课程的介入及其二者的融合,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课程,在这种新的技术和文化环境中,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发展除不断拓展,建设外,还要不断地以宽广,开放的批评视野来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反思,才能保证课程纳入到符合社会,个人的需要与发展的合理轨道,文章着重探讨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