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协作的学科教学改进策略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团队协作的校本教研是学科教学改进的有效支撑和有力促进。济源市北海路小学立足校情,整合资源,组建团队,凝聚共识,改进教学,促进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实施,探索更为科学规范的校本教研范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教研文化建设。
  一、基于团队协作的学科教学改进的现实意义
  一是学科教学改进促进学科课程实施。中小学教师只有从课程的视角审视教学、理解教学,并从教学策略和途径改进入手,以团队协作的形式研究实践,才能促进课程实施,落实学科课程目标任务。二是校本教研是教学改进的有力举措。教师之间有着共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因此,校本教研最为切合实际,实现度最高。通过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再进行教学实践、改进,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是进行学科教学改进的有力举措。三是团队协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学校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校为本,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基于教师差异、兴趣等组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从孤立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实现由个体到整体的专业发展。
  二、基于团队协作的学科教学改进的实践策略
  (一)强调组织文化的教研团队变革
  改变学校教学研究的组织架构,组建研究团队。一是研究团队仍然是以同学段或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以教材教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集体备课研课为主要形式,促进常规教学的落实,这类团队称为阶层式团队。二是研究团队打破年级、学段局限,从学科实情出发,以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个人专长为导向,采取项目招募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这类团队称为合作式团队。前一种教研团队基于行政组织属性组建,属于“他组织”;后一种团队凸显专业取向,属于“自组织”。两种形式的团队组成了指向学科课程的专业成长共同体,相辅相成,促进教师的学科课程认知和理解。
  改革评价机制,促进组织融合。一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考核内容上将教师参与度及贡献作为考评必备条件,考核办法上将团队对教师的考核作为第一环节,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重要参考条件,以此激励教师参与活动。二是完善教研组评价机制。将主题确定、活动安排等作为考核指标,围绕团队愿景、团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两个层面的改革,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团队评价权重,保障研究效果。
  (二)突出主题优化的学科教学研究
  以常规教学改进为主题的研究。横向教研组以促进常规教学的落实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为突出研讨主题,改进组织方式,注重实践运用。突出研讨主题,即教师围绕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列举,然后通过整理、归纳,提炼出共性的问题,之后围绕课程标准,以学期为单元,确定系列研讨主题;改进组织方式,即突出教师之间的学习借鉴,根据主题和擅长方向,由教研组成员轮值作为召集人和主题发言人;注重实践运用,即研讨成果由成员进行教学运用,并进行个性化改进。
  以学科课程优化为目标的研究。纵向教研组以学科课程优化为目标进行研究,即根据本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要求以学期为单位确定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理论学习、课程构建、主题研讨、交流展示。
  两种形式的研究均围绕主题进行,主题之间存在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指向学科育人目标。主题优化的校本教研基于团队协作,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确定主题+课程优化”为形式,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达成,使问题聚焦课程视角,突出教师主观能动性和研究主体地位。
  (三)注重模式构建的校本研修实践
  以课堂教学改进为核心的闭环式研讨。第一,从研讨时间改变,即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分解为若干次活动,每次活动都承上启下。时间安排为:变每周一次集中研讨为“确定课程纲要—拟定研讨主题—半月集中交流—周集体备课—日常个人实践—期末总结交流”。第二,从研讨形式上改变,变组长或者骨干教师主讲为“确定主题—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发现问题—改进行为(重构与实践)—总结凝练”的过程,整个研讨环节形成一个闭环,每位教师都是主体,都经历完整的研讨过程。
  以学科课程实施为核心的纵深式研讨。在前一种研讨形式的基础上,以学科课程实施为核心凝练主题,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纵深式研讨,这种方式的研究实践切入点为微小专题。第一,确定专题,方式为:发起人公布专题研究方向—全体教师根据意愿申报—进行学科组重组—商讨确定。第二,以月为单位确定阶段研究任务,包括课程设计、阅读分享、课例研讨、阶段成果展示等。
  两种形式的研讨,均采取拉长研讨链条、“前移后续”的方式进行,构成螺旋向上的回路,形成联系性的时间值,保证教师深入研究,最终建构起兼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模式。
  三、基于团队协作的学科教学改进的价值指向
  一是促进学科教学改进。基于团队协作,依托校本教研平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养成捕捉、关注、思考、解决教学问题的习惯。教师教学理解更为深入,教学内容更为适切,教学目标指向更为明确清晰。二是凝聚教研团队力量。个体的力量汇聚成团队的力量,当教师把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会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最终形成教师研究的“集体意识”,也就是教研文化认同。假以时日,基于团队协作的校本教研就成为有效撬动改进教学的力量。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校本教研变革,让研究逐渐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在团队中学习、研究、分享、展示,对于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促进:青年教師需要示范引领,成熟教师需要提升,骨干教师需要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这些专业发展需求都可通过校本教研平台达成,使教师的工作处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集体精进状态,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团队协作的学科教学改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B20251818)
   (张晓红工作单位: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郭娜工作单位:济源市北海路小学)
  (责编 桑 涛)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垣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立足教育实际,发挥教育优势,相继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见真章、出实效.
期刊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第一实验小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
刘忠伟  许昌市襄城县文昌小学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原名师,“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教学名师。执教的课例获得全国录像课一等奖,部级优课,3次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主持的成果获得河南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出版有《名师的起跑线(做好明师的五项修炼)》等专著。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成长就是不断唤醒自我、自我教育的过程。基于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育再认识和再发展,认清自我的起点
目前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也出现方向不清晰、主动发展意识欠缺等问题。这一情况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高中生对适合自己的专业不清楚,对如何进行院校和专业选择很迷茫,对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职业领域知之甚少。而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因此,要开展高中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活动内容设置的实践研究,帮助学生早日发现自己的兴趣
喜欢做教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喜欢面对年轻的生命,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我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也让我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爱可以传递,心情可以互相感染。教师就像孩子们的晴雨表,如果被千头万绪的工作影响了愉快的心情,学生的心情怎么能愉快起来呢?因此,我们要在烦琐的工作中寻找快乐。有段时间,我心里压力很大,激情被一点一点磨掉,但内心又深知这样下去不仅对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对待这门艺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班级管理策略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本文研究了激励机制对班级后进生的影响,对激励机制的原则进行探讨,并从目标激励、语言激励、榜样激励等方面分析了激励机制的手段,以期实现和谐班级的建立和后进生的个性化发展。  班级后进生存在自觉性较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因此,教师亟需采取一些措施调动他们学习和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班级管
为了加快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发展的步伐,使其与洛龙区“首善之区”的发展定位相匹配,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教研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其中,洛龙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尝试实施区域联片教研,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开展了区域联片教研,在引领英语教研、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方面效果显著。  一、网状结点联动,整体和谐推进  区域联片教研是以区域内邻近校联合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教研共同体。
不久前,我有幸参与了某地示范课推荐评选工作,担任数学组评委。四节课听完,我感触颇深。  以其中两位老师的课为例。张老师和王老师分别执教的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和“鸡兔同笼”,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为学生准备了学习单。张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通过完成表格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接着,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满足这个特征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双减”的主要任务有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等方面.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因此,要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按照相应要求推行教育改革,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建设。  一、新时代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举旗定向,为教师考核评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