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玻尔理论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中“玻尔理论”这一节内容抽象,从经典理论的能量连续分布到量子理论中能量分立分布台阶跨度很大,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中物理教材对氢原子第一轨道的半径r1=0.53×10-10 m及第一轨道能级E1=-13.6 eV的给出也没有作出充分的说明,对第n轨道的轨道半径和能级公式的给出太过突然,让许多学生感到迷惑不解.下面从玻尔理论的提出到玻尔理论的三个假设对玻尔理论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有些同学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例时容易出错.但是教师不能单纯的责怪学生笨、听不进,教师是否该反思自己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过.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生学习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发现,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经验,对世界存在自己的看法与解释.但有些理解却是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我们把这种在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应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即要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成为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已不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是成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实际意义.  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
简答题是每年大连中考物理的必考题型,也是每年区分度较高的题型.它位于整张试卷中的第四大题,分为两道小题,各3分,共计6分.从难易分配来看,大连地区中考出题思路,基础题型占70%,中等难度题型占20%,难题占10%.简答题就是10%的难题中的一部分.简答题一般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应用物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及语言表述能力.  失分率较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找不准考察的知识点,一般题目所
由于教材编写不甚严密、命题者有意设局、学生对相关规律运用范围认识不清、概念内涵理解不透,导致学生在学习热学知识时往往疑云重重,一头雾水,形成热学学习的误区.怎样帮助学生剖析产生误区的原因,走出柳暗,步入花明?笔者赘文介绍在热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误区以及对误区处理的策略.  误区一:控制变量难控制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研究物
电场强度是静电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正确地理解电场强度这一概念能为学习以后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电场强度的概念知识的掌握,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在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电场是非常抽象的物质形态,电场的基本特性是对放入电场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为了描述这种特性引入电场强度这一概念,下面介绍有效理解电场强度这一物理量常用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初学电场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
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定律给出了间接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定律本身没有直接给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而是是告诉我们感应电流方向所遵循的原则——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学生在应用时很容易将方向判断反,特别是在多层次的分析过程中容易发生思维混乱.如果能够抓住感应电流产生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应电流的效果是阻碍引起感
题目 图1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2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2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
【文题】rn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在生活学习中,肯定发生过许多快乐的事。拿起笔,记录下生活中最令你难以忘怀、回味无穷的精彩瞬间。
一个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即物质、原子或电子等所带的电的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记号为C)简称库.我们常将“带电粒子”称为电荷,但电荷本身并非“粒子”,只是我们常将它想像成粒子以方便描述.因此带电量多者我们称之为具有较多电荷,而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有正负之分的,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凡是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的电荷都叫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