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處有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目,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概念和公式,使学生自然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亲近和真实,这样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意识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他们智力发展和运算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挖掘生活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组织教学,引发学生对新知求知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有亲近感,感觉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同在,没有神秘感。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身边桌子的角,真实感觉角的边是怎样的、角又是怎样的;又用手摸一摸自己数学课本上的四个角,再次真真切切地感受角的边和角。再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摸一摸自己桌子是什么形状、它们的边和角是怎样的,再说一说教室内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物品、各有什么特点。这些例子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都来自学生真实的生活,因此使他们很快地将精神投入探究新知的情境中去,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和学习兴趣。
  二、联系学习的日常生活实际,学习探究新知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是一门充满抽象和实用的自然科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例如,教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先了解“什么叫做周长”,让学生到篮球场的边沿走一圈的长度,就是叫周长。又如带他们到羽毛场,在沿着球场红线的起点走到终点为一圈,这就是羽毛球场的周长。通过两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图形“周长”的理解,形成了周长的概念。又结合在原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基础上,了解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实践 、探究、引导、讨论等过程,学生们兴致勃勃,在愉快融洽的氛围中感受新知,掌握新授的知识,领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如,教学小数时,我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课堂的授讲和学生的科学实践相结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寻找日常生活的实际素材,巩固练习
  每堂数学课学习的新知识需要及时巩固练习,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牢固地掌握和熟悉运用,假如没有针对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和练习,从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长度单位的内容时,当我教完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向学生布置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第一,把今天学习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用手势告诉给家长听,和家长分享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能力,尝试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第二,要求每个学生用尺量一量自己家餐桌各条边的长度,把数据明天交给教师检査,培养了学生对新知实践能力,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来运用新知
  多年的任教小学数学证明,学习数学要学以致用,才能真真切切使用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才能使数学知识掌握牢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条形的统计图”时,课后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每个月电费支出的数据,制定成统计表,最后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回到学校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比较和汇报,看看谁家比较节约用电,低碳生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又如,在教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课后我安排学生算一算自己家的占地面积,将作业完成后交给教师批改,通过实践和运用新知,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从小培养学生珍惜国家土地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学生对知识学而致用,而且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本质意义。
  总之,通过真真实实日常生活实践练习,促使学生如实地感受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和真正的意义。而且,生活处处用于数学,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事物的好习惯,并把简单的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小养成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从教学实践可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通过学生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喜悦,从而使学生热爱学数学,善于学数学,乐于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学手段与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主要对现代《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与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基
【摘要】汉字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作为一名学生,要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就要学会写一手工整漂亮的汉字。但目前小学语文尤其是低段写字教学中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教不重练等问题,导致学生写字兴趣不高,学生书写能力下降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将书法审美教育引进写字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汉字笔画和结构的讲解及书写示范,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汉字之美,练就一手漂亮的好字,从而在写字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说过:“把一个后进生转变成才的意义,超过培养一个优秀生。”我们从后进生那笔由“负”变“正”的逆转来理解,这位班主任确实说得很有道理。总的来说,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永久的探讨课题。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是直接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如何有效地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透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俗话说:“治病应对症下药。”要转化后进生,也必须
【摘要】实施新课标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根据核心素养的概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五方面:1.重视实际操作,培养空间观念;2.重视实践应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3.重视推理意识,培养思维能力;4.重视合理提炼,培养模型思想;5.重视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字】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能力  实施新课标后,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中小学图书馆也悄然发生变化。本文结合花都区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实践,提出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教育信息化2.0;创新实践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爱心、恒心、诚心去温暖后进生的心,使之形成正确的人格,愉快健康地成长。本文围绕转化后进生的案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教育方法  从教28年以来,非常感谢班主任这一岗位给予我撒播爱的机遇。冬去春来,寒来暑往,“爱其生,润其心,育美德,亲其师,信正道,循其行”,我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共同成长,教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就目前小学作文课堂现状而言,教师过于强调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传授,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由于缺乏写作兴趣,对作文的惧怕程度已经达到了“难以上青天”的地步。要想改变现状,教师就必须要冲破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爱上写作。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无痕教育,无疑是最适合的作文课堂教育方法。  【关键词】无痕;情
【摘要】小学数学老师都把数学应用题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难攻克的一关。应用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处理多变的生活问题和情况。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建立开放性的思维,解决贴近生活的应用问题,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应该教授解决应用题的多种思路和解题技巧,让学生真正理解应用题的学习方式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现代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方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既能打开一天的学习之门,又能让孩子提前熟悉知识。早上是小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能储存大量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使晨读这段“黄金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呢?这就需要我们下一番苦功夫去实践与探索了。以下是我实践探索中的一些小成效。  一、“目标”指方向  常言道:心中有目标,自然去追逐。目标明确,自然而然学生就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教育境界,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在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教育目的,老师经常会直接透露自己的教育意图,往往对于学生的行为缺少深入的研究,最后仅限于停留在思想教育的层面。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内心接受率往往很低,多次强调之后,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无痕教育,即是不暴露教育意图,立足点要多元化,这些都是教育的智慧,能令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