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赋能: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实然困境与理性应对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纵深式、内涵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当务之急.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依然存在形态失衡的现象与困境,教学观念淡化、教学科研割裂以及教学评价滞后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务必要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反思与改进,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回归教学,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科教融合,推进教学学术协同—共生发展;反思行动,促进课堂变革与教学效能的持续改进.
其他文献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从1.0到2.0的跃迁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价值设计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十年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的“卓越”设计鲜明体现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朝向质量本真的回归,现已取得显著的实施成效.面对新一轮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作为诸多教育质量标准集成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挑战.“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着眼于中国乃至全球未来行业发展与产业生态对人才的新诉求,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一量化的扬弃,追求一流
高考是我国一项最重要的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梳理我国高考分数转换与合成的演变过程,探索不同分数转换与合成方法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研究表明,我国高考分数转换与合成方法经历了从权重加和到等级赋分的过程,这些方法都是利用测量理论保证高考分数公平的技术体现,产生不同方法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特定时代的教育公平需求.文章认为,未来高考会由同质化选拔考试向个性化选拔考试转变,项目反应理论可以作为新方法构建的备选工具.
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改革,提升师范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国民教育和普通教育良莠,还攸关国家和民族未来.当前,我国师范教育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存在缺陷,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并不能有效解决教师来源和专业化发展问题;师范生培养规模过大、教师编制短缺造成师范生“产能过剩”,区域性、学段性短缺等结构性问题仍旧突出;师范生培养目标师范性弱化及培养过程存在学科与教育专业割裂、教育实践效能低、师德教育薄弱等问题,师范生培养质量颇受诟病;师范生培养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U-G-S培养模式尚未完全落实;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专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一些领域的专业教育存在低效乃至无效的问题,亟须增强有效性,提高质量.文章探析了诞生于类似背景下的舍恩反思实践专业教育理论,从实践与认识论背景、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对当前我国专业教育的系统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转型地方大学文化是我国大学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其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转型地方大学核心竞争力,还为维护我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生态学有关文化与环境关系以及文化生态系统特征的认识和观点为审视转型地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在这些理论认识上的文化共生构成了转型地方大学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文化协调是转型地方大学文化稳定发展的重点关键,文化再生是转型地方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转型地方大学文化发展要建立“整体、协调性发展理念”“多样平衡发展理念
高校独立技术体系是高校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从内置在国家工业技术体系到互构在新学科体系,形成新学科类型化的应用型高校新坐标,建构四个“回归”的高校类型、体系、机制、特色构想,最终完成从学科层级体系到独立技术体系的类型化跨越.
由于远离决策中心、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分化等原因,高校智库很难直接对决策系统产生影响,智库成果难以转化为政府决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辽宁省14所代表性高校智库为例,引入知识动员理论框架,从知识生产、知识中介、知识应用等三个角度分析高校智库成果转化现状.研究表明,高校智库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应用型成果不足、智库成果界定模糊、缺乏营销意识、决策部门未能有效传递政策需求以及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基于知识动员视角,文章构建了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框架,为优化高校智库成果转化路径提供建
转型高校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链存在共同演进的关系.专业集群结构优化为地方产业链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地方产业链发展为专业集群结构优化提供契机.二者在战略选择、集群方式和运行体系方面耦合.以此为基础思考转型高校专业集群结构优化的路径,就要在选择更优战略的同时兼顾育人和产业链需求;在集群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厘清思路,着重考虑专业的资源禀赋;在优化运行体系上要打破学科专业及管理层面的壁垒,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体系、教育决策、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实证研究需求,但在实际研究中,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其供给不足的成因主要表现为方法供给缺位、数据供给不畅.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供给,重视实证方法培养、鼓励开展混合研究、加强教育数据开放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举措.
通过分析国内32所获得AACSB认证商学院的“使命陈述”发现,这些商学院普遍把培养优秀商科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作为核心使命,将知识创新与传播、科研产出与贡献作为关键目标,通过服务、参与区域和行业发展来推动社会进步.这些“使命陈述”对于商学院未来发展路径具有积极的引领与指导意义.文章认为,国内商学院在发展中应明晰办学定位,凸显自身特色,紧接市场需求,积极服务社会;同时以参与国际认证为契机,加强内部治理,寻求创新突破,力争跻身国际一流商学院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