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精神的成长历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转变教学观念,从而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通过自身的思考发问,让学生充分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
  关键词:提问;学生;教师;引导;培养;创新
  中学生语文能力不强主要是缺乏创新性。“陈旧的内容、极左的观念、荒廖的肢解、专制的答案”磨损了学生的睿智,他们只能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钱梦龙把现在的语文教学概括为“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付诸东流。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我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可见,学生们是有许多东西要问的。
  作为内初班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了解我们的孩子。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字词、文学常识类知识可以在课前自学。反而是在学习课文时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缺乏方法,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无法理解。那么,学生该如何提问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体现学生在问题中的精神享受,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的蜕变过程呢?我认为首先是要老师的巧妙引导。引导学生提问就是要发挥老师提问的示范作用,老师提问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
  围绕教学目标提问,感悟人物心灵。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总得围绕着教学目标这个大方向。怎样保证学生不漫无边际随意地乱问?老师预先示范性的提问,就必须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紧扣住大纲和教材。凡是有悖于大纲或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过多讨论,因为单就某一堂语文课来说,教学目的是比较单一的,如果四面撒网,就会漫无边际。如果老师不知所问,那么学生当然也就不知所答,更不用说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例如,《社戏》这篇课文很长,如果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都有谁去看社戏了?去看社戏的途中和归航途中心情如何?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如果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要由老师来设计,那么不但体现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还会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让学生走进课本中,走进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老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从而通过问题体现出来。
  老师提问学生,这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或者说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学生的提问,才能问出个性、问出水平、问出素质;也只有学生的发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所以,“提问学生”是老师抛出以去的“砖”,它根本目的是要引出“学生提问”这块“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那么,老师该怎样去雕琢这块“玉”呢?
  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经过老师的提问引导,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中提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这么多问题,老师当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回答。但是,这并不是说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置之不理,而是说老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和筛选,分别加以处理。把质量高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文章的中心,形成一个提纲,安排在课堂上逐层深入地讨论解决;至于学生提出字、词、句、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或者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来解决。例如,我在教《台阶》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六十多个问题。我经过分类和筛选,把学生可以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的问题,全部都交由学生自己查找讨论来回答;把牵涉到文章主题的学生提问,做了一个统计和归纳:
  1.这篇课文主要写到了谁造台阶?
  2.为什么要造台阶?
  3.是怎样造台阶的?
  4.主人公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这些精神品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作者又是用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的?
  7.文中的父亲前后有什么变化?
  8.为什么略写新屋主体,详写造台阶?
  经过合并处理,重新安排后,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形成了一个层层设疑、步步启发的提纲。在这些问题中,我又把比较浅显的,仍然放手让学生去寻根究底,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互助性和互动性,让他们在相互争论中,去补充和校正,得出相对一致的看法,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至于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学生们经过讨论和补充后,依然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答案时,我就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加以点拔和引导。例如上面的八个题目中,有的牵涉到文章写作的背景,有的牵涉到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而这些又不是每一个初中生所能全部了解的,这时,我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查阅作者幼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顺便再谈一谈写作方面的知识,把学生心里的疑问作为讲课切入口。这样,不但可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而且教学过程也变得像庖丁解牛一样顺利了。
  无论是老师的“满堂灌”,还是老师的“满堂问”,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只能被动地听或答,老师始终是被行星围绕着的太阳。然而,从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这问的主体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终于可以回归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这是教学探索实践中的一小步,但却是教学思想转变的一大步。
  只有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通过自身的思考发问,让学生充分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中,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精神的成长里程。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创造过这样的情境么?
  中学语文教学呼唤诗意、呼唤感动、呼唤精神…… 呼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观念,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中去!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五中学8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但有些物理实验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将网络技术融入物理实验教学课程中对于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技术;融合;物理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解决实教学中的难题提
摘要: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7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摘要:每所学校都有数量不等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自由散慢、无组织纪律性、法律意识淡薄、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等。抓好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因为如果学校没抓好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后进生本人而言,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成功;对后进生家庭而言,将会造成无尽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来说,将是不稳定因素,成为社会的包袱。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方法  中图分类号
摘要:江苏高考英语试题的第五大项为“任务型阅读”,启用自2008年,是相对较“新”的一种高考英语试题形式。本文就针对该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特点;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93  一、任务型阅读试题的命题形式特征  任务型阅读试题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所需阅读的文章一篇,一是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培养初中生写日记的习惯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初中生;日记;写作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0  2015年中考,郑州一所中学的一个班级作文平均得分43.9分。满分50分,竟然平均40多分,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赞叹。但是赞叹之余,想想我们自己,作
摘要: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因此,关注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巧妙而又艺术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迅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顺其自然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进而为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环节;精彩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片面依赖于教师的教与评,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能作文呢?本文以《细节描写:聚文字之力,绽思想之花》教学设计为例,从捕捉细节,以境启思,达到自乐;勾勒细节,以静蓄势,实现自得;雕琢细节,以字传情,实现自悟;审视细节,受益匪浅,抵达自能四方面阐述,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实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讲究一个“活”字。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大自然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
摘要: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上好历史课?围绕这个问题,笔者不断地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78  一、现象描述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初中历史课教学,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