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抱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师抱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在学校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双方可以接受的程度内的抱怨可以被当做是一种动力,相反,如果超出这种程度,抱怨就会变成一种压力,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抱怨语,以及使用的抱怨策略和表达方式,供教师参考,同时寻找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抱怨语 抱怨策略 应对方式
抱怨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言语行为,高职院校师生间的相互抱怨更是频繁,特别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抱怨英语课无用、英语教师古板、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同时,教师也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基础差、不爱学习。“人无完人”,虽说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教师很难做到“零缺陷”,英语教师如何积极应对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抱怨语而增强教学效果呢?
1.学生的抱怨语
何为抱怨语?Olshtain和Weinbach给其下了如下的定义:在言语行为中,因为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赵英玲,2003:106)。同时Olshtain与Weinbach根据抱怨的严重程度,把抱怨语分为以下五种模式:低于指责水平;表达不满或烦恼;明显的抱怨;谴责和警告;立即威胁(赵英玲,2003:107-108)。
依据上述概念,笔者认为学生的抱怨语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学生对此表达不满、烦恼、责难等。
2.研究的目的、方法及调查结果
(1)研究目的。
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抱怨的情景、抱怨策略及表达方式。
(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小组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首先为保证小组座谈的客观性,笔者每次都是选取同一个系部不同年级与班级的五名学生,每次共三十名学生,让他们分别谈谈对大学英语的看法。通过这个方式,大量收集学生抱怨语发生的情景,再据此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常用的抱怨策略及表达方式。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
(3)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
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抱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景: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自身英语基础很差;对英语不感兴趣;老师的课堂组织方式;老师的讲课方式;老师的外表及行为举止;课堂气氛等。
学生采取的抱怨策略:忽略;暗示性提及;直接表达不满;明显的抱怨。
学生使用的表达方式: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受试者的抱怨语言表达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抱怨的策略,针对各个不同的抱怨策略,受试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针对忽略这种抱怨策略,学生往往采用的是非语言行为,保持沉默或是皱眉等;针对策略暗示性提及和表达不满这两种策略,学生多采用句群,而使用句群进行抱怨通常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句类,如陈述句和特指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如:“嗯!讲这么小声!”“怎么回事啊?明知道没用,还布置这么多作业?”等;针对明显抱怨这一策略,多采用单句,其中祈使句和陈述句的使用频率最高,如“请不要总是念PPT”、“作业太多,我完成不了”。
3.教师的应对方式
根据研究的调查结果,笔者分析得出:
(1)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不断膨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缺少对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基本认识,常常以本科生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布置一些看似简单却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首要条件。担任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什么就教授什么,而不是自己认为应该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
(2)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教师对自己设计的一些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关注,将教学中所表现的不足之处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学生将会对任课教师沉闷的课堂或者让人感到困惑的教学风格持较为宽容的心态。首先,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教授的英语教材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取舍,而不是照本宣科;其次,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对能够脱离书本并有自己见解的教师产生崇拜之情,因为现在学生可以根据齐备的教辅用书自学课本内容;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发展科研水平,结合科研能力,设计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尤其是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性设计一些课后任务,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无用,正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如果教师坚持教学实践的原则,不再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以语言实践为基础,那么学生的抱怨一定会减少。
(3)完善人格,建立互相信任。
师生间相互抱怨主要是因为师生的感情纽带出现了断裂,而这一感情纽带之所以断裂,是因为师生间没有了信任。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勇于面对或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只有具备自我人格信任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信任,师生间的抱怨才会减少。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老师,请相信自己[J].教书育人,2008(8).
[2]陈炜.如何挖掘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抱怨的积极面[J].江西教育,2003(20).
[3]赵英玲.论英汉直接抱怨语[J].外语学刊,2003(2).
[4]赵英玲.论英语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J].东北师大学报,2003(5).
关键词: 抱怨语 抱怨策略 应对方式
抱怨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言语行为,高职院校师生间的相互抱怨更是频繁,特别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抱怨英语课无用、英语教师古板、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同时,教师也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基础差、不爱学习。“人无完人”,虽说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教师很难做到“零缺陷”,英语教师如何积极应对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抱怨语而增强教学效果呢?
1.学生的抱怨语
何为抱怨语?Olshtain和Weinbach给其下了如下的定义:在言语行为中,因为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赵英玲,2003:106)。同时Olshtain与Weinbach根据抱怨的严重程度,把抱怨语分为以下五种模式:低于指责水平;表达不满或烦恼;明显的抱怨;谴责和警告;立即威胁(赵英玲,2003:107-108)。
依据上述概念,笔者认为学生的抱怨语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学生对此表达不满、烦恼、责难等。
2.研究的目的、方法及调查结果
(1)研究目的。
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抱怨的情景、抱怨策略及表达方式。
(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小组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首先为保证小组座谈的客观性,笔者每次都是选取同一个系部不同年级与班级的五名学生,每次共三十名学生,让他们分别谈谈对大学英语的看法。通过这个方式,大量收集学生抱怨语发生的情景,再据此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常用的抱怨策略及表达方式。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
(3)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
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抱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景: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自身英语基础很差;对英语不感兴趣;老师的课堂组织方式;老师的讲课方式;老师的外表及行为举止;课堂气氛等。
学生采取的抱怨策略:忽略;暗示性提及;直接表达不满;明显的抱怨。
学生使用的表达方式: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受试者的抱怨语言表达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抱怨的策略,针对各个不同的抱怨策略,受试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针对忽略这种抱怨策略,学生往往采用的是非语言行为,保持沉默或是皱眉等;针对策略暗示性提及和表达不满这两种策略,学生多采用句群,而使用句群进行抱怨通常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句类,如陈述句和特指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如:“嗯!讲这么小声!”“怎么回事啊?明知道没用,还布置这么多作业?”等;针对明显抱怨这一策略,多采用单句,其中祈使句和陈述句的使用频率最高,如“请不要总是念PPT”、“作业太多,我完成不了”。
3.教师的应对方式
根据研究的调查结果,笔者分析得出:
(1)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不断膨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的,缺少对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基本认识,常常以本科生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布置一些看似简单却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首要条件。担任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什么就教授什么,而不是自己认为应该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
(2)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教师对自己设计的一些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关注,将教学中所表现的不足之处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学生将会对任课教师沉闷的课堂或者让人感到困惑的教学风格持较为宽容的心态。首先,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教授的英语教材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取舍,而不是照本宣科;其次,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旁征博引,让学生对能够脱离书本并有自己见解的教师产生崇拜之情,因为现在学生可以根据齐备的教辅用书自学课本内容;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发展科研水平,结合科研能力,设计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尤其是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性设计一些课后任务,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无用,正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如果教师坚持教学实践的原则,不再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以语言实践为基础,那么学生的抱怨一定会减少。
(3)完善人格,建立互相信任。
师生间相互抱怨主要是因为师生的感情纽带出现了断裂,而这一感情纽带之所以断裂,是因为师生间没有了信任。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勇于面对或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只有具备自我人格信任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信任,师生间的抱怨才会减少。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老师,请相信自己[J].教书育人,2008(8).
[2]陈炜.如何挖掘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抱怨的积极面[J].江西教育,2003(20).
[3]赵英玲.论英汉直接抱怨语[J].外语学刊,2003(2).
[4]赵英玲.论英语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J].东北师大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