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 让作文“有米可炊”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人生经历的自主积累和人性情感的真实体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脱离实际,空话连篇。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呢?
  一、走进生活,激发观察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使学生进行观察的“酵母”,也是推动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动力。很多时候,欲望的产生,都是外界刺激的结果。“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虽然才高八斗,但没有酒的刺激,也是写不出诗歌来。小学生对新颖、鲜明、形象的事物特别敏感,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而生活的千姿百态在许多时候就能拨动学生这些特点的琴弦,激发他们观察的欲望,从而弹奏出积累习作素材的美妙琴音。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和作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
  例如,我上《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是这样做的:上课伊始,我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他们异口同声。“今天我带了一种很特别的水果。”孩子们的眼睛充满了热切的期待。我趁热打铁:“这个苹果特别在哪儿呢?马上揭晓。”孩子们聚精会神,瞪大了眼睛。我拿起水果刀,将苹果横着切成两半,孩子们的目光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他们看到平时习惯竖着切的苹果,当横着切的时候居然是这样的:五粒小籽像五角星一样聚在一起。“啊,没想到苹果里还有个小五星!”大家叽叽喳喳。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孩子们也纷纷拿起手中的水果细致地观察起来,那样子生怕错过每一个细小的发现。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对观察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乐于观察,主动投入,那专注的神情告诉我们,这时的观察是最有效的。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观察的乐趣,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找到新奇,生活素材也就自然会不断充裕起来。
  二、走进生活,引导观察顺序
  观察是通过视、听、感觉来对事物获得认识,积累材料。对一个事物要有一个准确、完整的认识,观察时就必须使学生学会有序地观察,才能言之有序。常见的观察顺序有:(1)时间顺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要观察清楚,就要按时间顺序,如观察景色的变化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观察事情的发展就注意事前、事中、事后或者早、中、晚等。(2)方位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内到外,从左到右,从中间到四周,从整体到局部,从部分到整体。在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事物。
  三、走进生活,注重观察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是因为每种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把被观察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读者才能确切地了解作者所观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事物的特点,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如写一段人物的外貌,我让一男一女站在讲台上,然后请一位同学给他们“画像”。结果把俩人的外貌描述得差不多,分不出男女,其他同学一听都笑了。我说:“先别笑,现在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五官进行对比,看看异同再说”。学生们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并描述了出来。这次基本上抓住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说出那男生是国字形的脸,略有胡须,而女生脸较长而瘦,扎着马尾辫。
  四、走进生活,鼓励多思多想
  观察来自外部刺激,思考是对刺激的反映。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者都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瓦特看到水开了,在不懈的思考中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因为思考,才有了苏轼眼观绵亘,灵思妙笔而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知灼见的人生妙谛;因为思考,才有了曹雪芹身遭人事沉浮,谱写巨著《红楼梦》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有观察,有思考,这样观察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我们除了教会学生有序观察,抓特点观察外,还应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如写《保护环境》的习作之前,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先让学生到所在社区了解环保情况,会摄影的摄影,喜欢画画的学生自由写生,或者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环境的变化;接着,我引导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深入思考:我们学校附近有哪些污染?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造成环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解决的办法?你理想中的家园是怎样的?并把想法记录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但用眼睛去观察,还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习作充满了生活气息,跳动着时代脉搏,折射出时代的光辉,让人欣喜至极。
  生活是作文之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就在生活中。
  【作者单位:长汀县实验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中小学课堂,辅助学科教学,并以其独特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一要求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一是以兴趣为先,增量扩面,读整本书。二是精心指导,组织活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读书收获同时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下面我结合平时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3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讲话,激趣导入  1、介绍前一段时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深入,校本教研这种学校常规机制备受瞩目,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校本教研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更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进行特色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我校把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校内广泛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一、营造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  现在,当你走近校园时,便有
经调查发现我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场面热闹了,那种教学形式单调、耗时低效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也存在着片面追求方法翻新而不务实效的现象。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特别明显。究其原因,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摸索太少,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教学结构的不合理等造成的。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标的呼唤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让语
“情趣”,词面看是指情感与兴趣的综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情趣”的释义是“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当情趣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词时,这里的“情趣”则是指学生在 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和趣味,包含学习的兴趣、理趣、志趣,以及与学习内容、过程相关的情感。“情趣课堂”是一种使学生感到,是生动活泼、智慧流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笔者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及这样设置的原因,再结合自己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得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有力载体;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数学教科书提供了许多练习题,是课堂练习的主要题目来源,用好这些习题,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在这些练习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精心设计练习的形
在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活动中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意识,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小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徒手体育游戏能满足他们这些特点。  一、徒手体育游戏的优势  徒手体育
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等优势。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满足了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一、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数字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