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618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5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时代的使命,是中华崛起的呼唤。笔者经过对教学中学生阅读种种现状分析,提出了解决阅读问题、拓展学生阅读途径的思路。
一、认真分析阅读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1. 1走马观花型。这类学生读书时不求甚解,阅读不仔细,不深入,将书中人物混淆、情节颠倒,更有甚者,阅读完后不知所云。 分析发现,这类学生读书习惯差,主要是平时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好。由此可见,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要从平时抓起,老师要与家长沟通,一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阅读随意型。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全凭兴致,较多学生沉湎于世浴流行的卡通读物、漫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黑色幽默类小说作品、内容不良的“口袋书”,如《漫画三国》、《QQ版水浒传》等,读故事、小说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刊、杂志盯住奇闻轶事,这既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积累生活经验,还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分析其原主要因是,一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缺乏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没有关注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导致了学生读书的散漫和随意;二是许多为以谋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疯狂出版上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报刊,网络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致使学生误入歧途;三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1.3读书偏食型。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阅读内容集中在文学书籍,极少涉借科普科幻读物和社会历史文化类读物;些学生特别是男生,又多偏读科普、军事类书籍,不喜欢读文学类书籍。对此,教师首先要与家长沟通,在平时为孩子购书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宜读的读物,引领学生诵读经典,读好书如品甘泉,读坏书如饮鸠酒。
1.4无所适从型。有的学生不知道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对如何读书感到迷茫,缺乏阅读指导。一是许多家长对孩子在什么阶段看什么书一无所知,甚至有些家长只让孩子阅读与课本有关的作文书、辅导资料,如《优秀作文》《解题指南》等。而孩子呢,因为自己能力的限制和缺乏科学的引导,对自己如何选书感到迷惘。为此,老师应让家长明白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能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推荐优秀书目,也可由学生开列书目,集体讨论推荐,逐步引导学生独立选择属于自己的阅读书目,但教师也应注意指导,如:《三国演义》里人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水浒传》里打斗的血腥场面;《哈利,波特》中的冒险行为等,避免可负面影响,提高学生选择,鉴赏的能力。
二、大力营造书香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2.1营造书香班级。书香班级能让师生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师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营造书香班级方式很多,例如建立个性化班级图书角。可以根据班级读书计划,发动每个学生买几本、捐几本,汇编藏书目录,建立图书角,取个好名字,如“博知阁”,极具书香韵味。在书柜上方粘贴有班级特色的读书警言,悬挂新书篇目和内容简介。不断丰富藏书量,选好图书管理员,自主选择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阅读。也可以布置极具文化气息的班级文化墙。将同学们的书画、手抄报、中国名画介绍、中国国粹文房四宝、年画、脸谱、皮影、剪纸、风筝等的介绍和作品展示其中,特别是励志的对联常挂于文化墙两旁,营造了浓浓书香氛围。
2.2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一是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设“阅读日”,评“阅读明星”,建“阅读榜”,成立班级读书俱乐部。经常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比比谁的读书笔记好”、“朗读比赛”、“演讲赛”、“小报竞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比赛。二是开展绘声绘色的故事演讲活动,交流扣人心弦的读书感悟,进行韵律和谐的诗歌演唱,惟妙惟肖的课本剧表演,感情丰富的朗读比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制作新颖的读书卡,设计精美的格言书签。三是)针对家长举办“为您的孩子买好书”活动,督促子女在家每每有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并评选“书香家庭”。
2.3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2.3.1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拓展阅读即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这种方法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泛读,不断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2.3.2要求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必备一本摘抄本,摘录优美句段,并指导学生批注方法,写心得体会。
例1: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要求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部分“五位壮士英勇跳崖”这一内容作批注写心得,学生们是这样写的:
学生甲:当我读到他们陆续走上顶峰,跳下悬崖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这是一种多么壮烈的爱国情怀,这是一群多么伟大的人民英雄!(生鼓掌)
学生乙: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这五位英雄的死就重于泰山!(师点评:能引用名人话语论证自己的观点,太棒了!)
例2: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让孩子们对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廉颇开始对蔺相如产生不满情绪时,劝劝他。孩子们精彩的句段也挺多:
学生甲:廉颇呀,廉颇,你和蔺相如就像赵王的左右臂,你们二人闹不和,那赵王就如夫去双臂,必然使赵国陷于危难,所以请你要三思而行呀!(师评:能将二人与赵国之间关系用比喻的方式说理,语言很生动)。
学生乙:廉将军,其实你说错了,蔺相如虽然表面上看靠的是一张啃,但这张嘴却是一张利嘴呀,它唇如枪、舌如剑,虽不见刀光剑影,但依然令人惊心动魄,要论起勇猛来,他可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你呀!(生鼓掌,发言更积极,踊跃)
2.3.3建立阅读卡。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阅读卡,并组织适时开展班级交流。
2.4重视所读书目的推荐。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可以向孩子们推荐《文字的奥秘》、《阿罗系列》、《小企鹅心灵成长的故事》,德国旅行家尹古‘辛格纳的《小火龙系列》,日本秋山仁编著的《立体益智游戏》等书目。这些书是属于带拼音和画图的读书,趣味性强。
在小学中高年级,我一般会从这么几方面给他们一些阅读建议,一是儿童文学类,如《一路风景》和《岁月留香》、《成长的书香》等;外国文学作品,我提到了米切尔.恩德的《犟龟》、怀特的《夏洛的网》,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二是反映校园生活的系列小说,成人杂志《读者》、《意林》等;三是励志方面的书,如关于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历史人物的传记,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杰克一韦尔奇自传》等。
几年来,笔者经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班学生喜读书,读好书,陆续在报刊,书摘上发表文章十余人次。在浓浓的书香中,摈弃了低俗,抵制了诱惑,陶冶了性情,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56-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时代的使命,是中华崛起的呼唤。笔者经过对教学中学生阅读种种现状分析,提出了解决阅读问题、拓展学生阅读途径的思路。
一、认真分析阅读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1. 1走马观花型。这类学生读书时不求甚解,阅读不仔细,不深入,将书中人物混淆、情节颠倒,更有甚者,阅读完后不知所云。 分析发现,这类学生读书习惯差,主要是平时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好。由此可见,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要从平时抓起,老师要与家长沟通,一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阅读随意型。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全凭兴致,较多学生沉湎于世浴流行的卡通读物、漫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黑色幽默类小说作品、内容不良的“口袋书”,如《漫画三国》、《QQ版水浒传》等,读故事、小说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刊、杂志盯住奇闻轶事,这既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积累生活经验,还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分析其原主要因是,一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缺乏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没有关注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导致了学生读书的散漫和随意;二是许多为以谋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疯狂出版上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报刊,网络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致使学生误入歧途;三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1.3读书偏食型。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阅读内容集中在文学书籍,极少涉借科普科幻读物和社会历史文化类读物;些学生特别是男生,又多偏读科普、军事类书籍,不喜欢读文学类书籍。对此,教师首先要与家长沟通,在平时为孩子购书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宜读的读物,引领学生诵读经典,读好书如品甘泉,读坏书如饮鸠酒。
1.4无所适从型。有的学生不知道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对如何读书感到迷茫,缺乏阅读指导。一是许多家长对孩子在什么阶段看什么书一无所知,甚至有些家长只让孩子阅读与课本有关的作文书、辅导资料,如《优秀作文》《解题指南》等。而孩子呢,因为自己能力的限制和缺乏科学的引导,对自己如何选书感到迷惘。为此,老师应让家长明白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能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推荐优秀书目,也可由学生开列书目,集体讨论推荐,逐步引导学生独立选择属于自己的阅读书目,但教师也应注意指导,如:《三国演义》里人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水浒传》里打斗的血腥场面;《哈利,波特》中的冒险行为等,避免可负面影响,提高学生选择,鉴赏的能力。
二、大力营造书香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2.1营造书香班级。书香班级能让师生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师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营造书香班级方式很多,例如建立个性化班级图书角。可以根据班级读书计划,发动每个学生买几本、捐几本,汇编藏书目录,建立图书角,取个好名字,如“博知阁”,极具书香韵味。在书柜上方粘贴有班级特色的读书警言,悬挂新书篇目和内容简介。不断丰富藏书量,选好图书管理员,自主选择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阅读。也可以布置极具文化气息的班级文化墙。将同学们的书画、手抄报、中国名画介绍、中国国粹文房四宝、年画、脸谱、皮影、剪纸、风筝等的介绍和作品展示其中,特别是励志的对联常挂于文化墙两旁,营造了浓浓书香氛围。
2.2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一是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设“阅读日”,评“阅读明星”,建“阅读榜”,成立班级读书俱乐部。经常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比比谁的读书笔记好”、“朗读比赛”、“演讲赛”、“小报竞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比赛。二是开展绘声绘色的故事演讲活动,交流扣人心弦的读书感悟,进行韵律和谐的诗歌演唱,惟妙惟肖的课本剧表演,感情丰富的朗读比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制作新颖的读书卡,设计精美的格言书签。三是)针对家长举办“为您的孩子买好书”活动,督促子女在家每每有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并评选“书香家庭”。
2.3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2.3.1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拓展阅读即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这种方法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泛读,不断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2.3.2要求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必备一本摘抄本,摘录优美句段,并指导学生批注方法,写心得体会。
例1: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要求孩子们对课文最后一部分“五位壮士英勇跳崖”这一内容作批注写心得,学生们是这样写的:
学生甲:当我读到他们陆续走上顶峰,跳下悬崖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这是一种多么壮烈的爱国情怀,这是一群多么伟大的人民英雄!(生鼓掌)
学生乙: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这五位英雄的死就重于泰山!(师点评:能引用名人话语论证自己的观点,太棒了!)
例2: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让孩子们对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廉颇开始对蔺相如产生不满情绪时,劝劝他。孩子们精彩的句段也挺多:
学生甲:廉颇呀,廉颇,你和蔺相如就像赵王的左右臂,你们二人闹不和,那赵王就如夫去双臂,必然使赵国陷于危难,所以请你要三思而行呀!(师评:能将二人与赵国之间关系用比喻的方式说理,语言很生动)。
学生乙:廉将军,其实你说错了,蔺相如虽然表面上看靠的是一张啃,但这张嘴却是一张利嘴呀,它唇如枪、舌如剑,虽不见刀光剑影,但依然令人惊心动魄,要论起勇猛来,他可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你呀!(生鼓掌,发言更积极,踊跃)
2.3.3建立阅读卡。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阅读卡,并组织适时开展班级交流。
2.4重视所读书目的推荐。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可以向孩子们推荐《文字的奥秘》、《阿罗系列》、《小企鹅心灵成长的故事》,德国旅行家尹古‘辛格纳的《小火龙系列》,日本秋山仁编著的《立体益智游戏》等书目。这些书是属于带拼音和画图的读书,趣味性强。
在小学中高年级,我一般会从这么几方面给他们一些阅读建议,一是儿童文学类,如《一路风景》和《岁月留香》、《成长的书香》等;外国文学作品,我提到了米切尔.恩德的《犟龟》、怀特的《夏洛的网》,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二是反映校园生活的系列小说,成人杂志《读者》、《意林》等;三是励志方面的书,如关于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历史人物的传记,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杰克一韦尔奇自传》等。
几年来,笔者经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班学生喜读书,读好书,陆续在报刊,书摘上发表文章十余人次。在浓浓的书香中,摈弃了低俗,抵制了诱惑,陶冶了性情,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