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卿事寮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t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卿事寮,见于金文,而不见于传世文献如《周礼》等书,因而对此问题,颇有不同意见。扼要说来,一种意见认为卿事寮是西周的最高行政组织或机构,其首领即西周的最高行政官。另一意见认为没有卿事寮这一机构,卿事寮只是公卿同寮或寮友之意。本文就此问题略抒己见。先谈金文中关于卿事寮的记载。西周前期的《令彝》铭文说: 唯八月,辰才(在)甲申,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吏四方,受卿事寮。丁亥,令矢告于周公宫。公令(?)同卿事寮。唯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令舍三吏令、(?)卿事寮、(?)者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战后,英人要求履行条约,派驻领事入城。当时,广州和福州都发生反对英人入城的斗争。道光三十年,两名英国人(一传教士、一医生)要求入住福州神光寺,引起一场外交纠纷,史称神光寺事件,并被认为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只是由于清朝官吏的破坏而遭失败。在处理神光寺事件中,时任巡抚的徐继畬与回乡家居的林则徐存在意见分歧,史家一般都肯定林则徐而否定徐继畬,
长期以来,人们对成立于清末的我国第一个全国性议事机构——资政院的性质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资政院实际是由"钦命来决定"、"皇帝直接控制的供谘询的御用机构";有的说它"类似资产阶级议会",都不免偏颇。本文拟就资政院议员的各种表现,对资政院的性质作一分析和论述。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4日至11日在湖北宜昌举行。会议以"洋务运动时期的区域社会环境"为主题,对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有价值的探讨。一、对洋务运动时期区域社会环境的研究:洋务运动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1941年1月29-3月29日的英美参谋会谈(又称ABC参谋会谈),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建立军事同盟的重要一步。这次会谈达成的"ABC-1"协定,协调了两国的全球战略,正式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成为以后指导同盟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基础。本文试图对这一重要的军事外交事件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读者。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对近代中国多元经济结构的研究。探讨多元经济结构的内涵及其变化,研究它的生存环境及其转换机制,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基础,也是研究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基础。综观近年的研究结论,多数学者对之持否定态度。笔者无意证明近代中国经济的多元结构有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只是感到不宜对之一概否定,而需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在看到它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也应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农业改革(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几乎每个村庄的土地的使用权都平均分配到户。这一改革大大增强了农村粮食安全。虽然农村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分配得到了很大改进,目前却没有建立起农村社会安全体系。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食品需求增长、环境限制的增多以及气候变化等压力。如果中国转向更为传统的饮食结构,那么粮食安全问题将不会成为其发展的长期制约。中国应当将其巨大的外汇储备积累转移到农村投资、公共保险和环境管理中去。
抗日战争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来,抗战爆发后,中苏关系一直较好。1937年8月,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物资、技术和人力方面都给中国抗战以很大支援。中国对此也深表感谢。但是,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后,两国关系迅速逆转,日渐冷淡,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在新疆地区)。对于这种关系恶化的原因,史学界一直未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不揣谫
婚礼,当代文化人类学者定义为:"婚姻开端的社会方法"。这是就男女确立婚姻关系需举行被社会认定的仪式而言的。从社会史角度看,婚礼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婚姻形态的嬗替,它也在不断地演变,婚礼概念的内涵也因之而异。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式;古代意义的婚礼,则是指包括结婚仪式在内的,从议婚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和马歇尔曾先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他们的使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美两国的关系乃至远东国际关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最近,牛军的新作《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无论对了解赫尔利使华或马歇尔使华的历史来说都称得上是一本有份量的著作。该书较好地把握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脉络,使用了中美双方的史料,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观点,把有关美国调处国共矛盾诸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上海在近代的崛起和繁荣,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激发着研究者的探求欲。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外人士就不断试图理解它迅速崛起的奥秘。中国的士大夫们用传统的竹枝词描摹"彝场胜境",以稗官野史记载"夷风奇俗",表达了他们对华洋杂处世风丕变的困惑和五方荟萃生机盎然的感慨;外国人则以奇迹的创造者自居,在他们撰写的上海历史和故事中,每每流露出浓重的殖民开拓者的心态。20世纪以后,上海史的研究开始摆脱外部景观的描摹和直感经验的抒发,转入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探究。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