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国兴衰——邻邦故事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353年,老挝国王法昂依靠武力征服了南方,建立了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澜沧王朝,一个“万象之国”。
  老挝,也称寮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是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家。
  老挝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唐朝年间南诏国的泰族人的一支,与今天中国的傣族同根同源,生活习惯和语言也基本相似。后来,他们逐渐南下进入中南半岛。
  公元9世纪中叶,中国唐朝的中后期,老挝人的祖先在老挝北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古寮国的开始。
  最初,古寮国人主要集中在湄公河沿岸地区。他们将河谷的森林砍伐掉,把它变成可以种植庄稼的万顷良田,由于灌溉方便,土壤肥沃,老挝北部地区很快就成为当时中南半岛上的主要粮食产区。
  与此同时,古寮国人还利用地处中南半岛内陆的有利条件,通过湄公河水道,积极与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发展贸易,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这一切,都为古寮国在中南半岛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公元1353年,也就是中国元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时候,老挝国王法昂依靠武力征服了南方,建立了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澜沧王朝。“澜沧”一词在老挝语中是“百万头大象”的意思,老挝从此被称为“万象之国”。
  澜沧王朝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万象之国”呢?
  首先,因为这里有着成千上万头野生大象,更重要的是,澜沧王朝要向周围的国家表明,它拥有数量众多、经过人工驯化的大象。
  大象既可以像牛马一样作为运载工具,也可以在森林中开辟道路,搬运木材,从事繁重的劳作,在军事上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乘坐在大象上向敌人发起冲击,其攻击力就像后来的坦克一样,所以,一支数量庞大的大象部队,足以使澜沧王朝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图1)。
  
  


  (1)大象在澜沧王朝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作为劳动工具,更成为当时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如今,老挝的大象虽然不再有军事用途了,但它仍然在为这个国家创造着财富,用名贵的檀木制作的大象木雕不仅行销全球,而且价格昂贵,是老挝重要的外汇来源。
  另外,老挝人推出了一种骑大象在原始森林中长途旅行的旅游项目,可以让游客领略到古代寮国人的生活方式,惊险刺激,特别吸引西方游客。
  澜沧王朝的首都名叫琅勃拉邦,是老挝历史最悠久的古都,类似于中国的西安(图2)。
  
  


  (2)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创建者法昂,被老挝人称为“伟大的战士”,其地位很像中国的秦始皇
  
  法昂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行政机构,引进了小乘佛教作为国教,大力发展佛教文化,并以此来规范人民的生活,最终使老挝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家(图3)。
  
  


  (3)老挝著名的古都琅勃拉邦的佛教布施活动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而享誉世界,每天吸引着无数的外国游客
  
  继法昂之后,澜沧王朝继续开疆扩土,先后打败周围的邻国,使澜沧王朝的疆域远远超出了今天的老挝,一时称雄中南半岛。
  老挝著名的石缸平原,位于北部的川圹省,是古都琅勃拉邦通往越南的交通要道,在川圹城郊十多公里的一个地方,散布着300多个用巨石雕凿出来的石缸,这些石缸大的重约6吨,雕凿它们的石料则重达10多吨。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石头并非出自本地,而是来自于300公里以外的首都琅勃拉邦。
  这些巨大石缸的用途,古往今来有很多说法,曾经有个法国的女科学家,在这个地方研究石缸30年,她认为,这些石缸很可能是古代一次重要的战役之后,得胜的一方为了庆祝胜利,把附近很大的石头雕凿成装酒的容器,然后在里面酿酒,军队在此痛饮而庆祝胜利。
  那么,老挝人究竟赢得了一场怎样的战争而如此欣喜若狂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越南一直是老挝最强大的对手,他们经常入侵石缸平原一带,后来有一位老挝国王坤壮率领军队在此与越军大战,一举斩杀了越军主帅,最终获得全面胜利,将侵略军赶出国土。面对如此重大胜利,坤壮下令将首都琅勃拉邦的花岗岩巨石拉到这里来,凿成巨大的石缸以酿造美酒,庆祝胜利。
  但是,这些巨石是如何拉到这里来的呢?没有人可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不过,这足以反映出当时老挝强大的国力和老挝人的聪明才智(图4)。
  
  


  


  (4)图组:今天,石缸平原与英国的巨石阵、复活节岛的人头巨石像一起,成为那些喜爱探寻神秘文化的人们最爱光顾的地方
  
  开疆扩土的澜沧王朝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安定和繁荣,相反,它陷入了与邻国冤冤相报、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此后的300多年里,古寮国几度兴衰。
  长期的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人民怨声载道。后来,澜沧王朝将首都迁到万象。
  这一时期,澜沧王朝和中国的明王朝交往日益密切。
  学者戈叔亚介绍说:据史料记载,澜沧王朝曾经向明朝政府赠送了两头白色大象,这是一种象征着繁荣和吉祥的珍稀品种,据说当时护送大象的队伍从万象走到北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沿途中国南北各地的老百姓和官员,都争相目睹这个来自热带国家的神奇动物,从而引发了一场“老挝热”。
  此后,中国文化更多地被介绍到了老挝。
  特别是中国的中医药,据说明代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问世不久,就传到了老挝,老挝人在它的指导下,找到了很多可以治病入药的植物,建立了自己的草药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的拔火罐和针灸等技术也被传到老挝。目前,老挝最好的马洪宋医院仍然把它们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图5)。
  
  


  (5)中医在老挝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
  
  学者戈叔亚介绍说:在明代,中国的城防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几乎所有县以上的城市都有比较坚固的砖墙结构的城墙,那些从老挝来中国的人看到这样的城后,把这个技术带回国。澜沧王朝在国内大兴土木,仿造中国的城墙,建筑了一批具有坚固城墙的城市,
  17世纪中叶,澜沧王朝迎来它的全盛时期。
  昔日四处征伐的古寮国变成了一个温和的强国。虽然国力鼎盛,但它不以武力侵犯弱小的邻国,刻意与所有邻国保持着持久的和平。
  首都万象此时成为中南半岛的文化中心,全盛时期的澜沧王朝为今天的老挝留下了众多遗产。
  
  位于老挝首都万象郊外的万佛寺公园,还会让今天的人们从中领略到澜沧王朝全盛时期、古寮国独具特色的佛教雕塑艺术,因为,它不但大量吸收了印度教文化,还融合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风格。
  这些佛教石雕造像,与我们在中国看到的佛教艺术可谓大相径庭。这正是人们对老挝的佛教文化感到神秘的原因之一。
  在澜沧王朝的全盛时期,老挝人很巧妙地把小乘佛教和印度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进而又影响了整个中南半岛。
  在此之前,佛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虽然各领风骚,却一直相互排斥,形同水火。古寮国人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包容、和谐的佛教文化。
  全盛时期的澜沧王朝还为今天的老挝留下了哪些遗产呢?
  享誉全球的寮纸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无论是首都万象还是古都琅勃拉邦,用寮纸、也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老挝纸制作的灯笼,给外国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它也是老挝重要的出口产品。
  在琅勃拉邦郊外的湄公河边,有一个专门制作寮纸的村子。
  一种来自中国的古老造纸方式,在澜沧王朝的全盛时期,老挝人给它加入了一种美丽的元素。
  寮纸的制造方式与中国的宣纸比较接近,选用质地细密的树皮,经过石灰水浸泡、漂白和捶打,使它变成柔韧洁白的纸浆。然后,把纸浆放在水里用细细的筛子不断地淘,等到筛子上的纸浆厚薄均匀时,就拿出去晾晒,至纸张干燥即可。
  当然,纸浆里也可以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做灯笼的纸,一般黄色居多。
  寮纸中的上品是一种质地柔韧,色泽洁白的绵纸,它非常接近于中国的宣纸,是绘画和书法的上佳纸张(图6)。
  
  


  


  (6)图组:在澜沧王朝的鼎盛时期,寮纸被东南亚各国视为珍品,佛教经典、政府文书、文化典籍和绘画作品都首选寮纸
  
  寮纸也特别能体现老挝人的情趣,他们身处热带丛林之中,树木花草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佛教是他们的心灵家园。据说,在澜沧王朝的全盛时期,古都琅勃拉邦的佛寺星罗棋布,每天傍晚,佛寺的门口悬挂着用寮纸制作的灯笼,夜幕之下,如同佛经中描绘的极乐世界。
  当时,澜沧王朝的皇宫里也有一个极乐世界,这就是老挝著名的寮戏,它源自澜沧王朝的宫廷歌舞。
  寮戏的显著特点是幽静、典雅。它既不像歌剧那样有高亢的歌声,也不像芭蕾那样有夸张的动作,更没有京剧里的武打场面,演员全靠手部的轻微动作来制造气氛、传达情感(图7)。
  
  


  (7)寮戏中的动作、姿态深受佛教的影响
  
  可能是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吧,澜沧王朝在经历300多年的战争与动荡之后,逐渐由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变成一个温文尔雅的文化中心。老挝人也变得非常讨厌战争,性格趋向温和、安静,甚至有些与世无争。
  寮戏,正是这种性格的体现。
  今天的老挝可能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很难看到老挝人打架斗殴,邻里之间连吵架都非常少见。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在这里几乎闻所未闻。
  应该说,这种古朴的民风是澜沧王朝为今天的老挝留下的一笔重要遗产。
  澜沧王朝的太平盛世维系了约半个世纪,直到公元17世纪末。
  进入18世纪之后,老挝分裂成为3个国家。
  19世纪末,法国占领越南和柬埔寨之后,进占了老挝,将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保留着老挝古老的王室。
  
  从此,古寮国的历史就此结束,老挝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时代(图8)。
  
  


  (8)法国人占领老挝之后,在各地修建了很多法式建筑,用于殖民地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北方的琅勃拉邦当时是老挝王室的所在地,今天,这里的城市格局依旧保持着殖民地时期的面貌,城里有大量的法式建筑,当年法国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印在古都风貌之中,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西方游客,尤其是法国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在这个亚洲古都之中重温法国昔日的辉煌。
  加利夫就来自法国,他的同伴也都是法国人。上个世纪30年代,加利夫的爷爷曾经在琅勃拉邦担任殖民地的邮政官。
  早晨,加利夫和同伴们一定要到湄公河边的一家店铺吃正宗的法式早餐。
  这里不仅有地道的法国面包,还有香浓的老挝咖啡。据说,当年法国殖民者在老挝非常讲究吃喝,他们根据这里的气候和物产,创制出了带有法国乡村风味的新派烧烤,并乐此不疲。
  同时,他们还教当地人烤制地道的法国长面包,制做蔬菜沙拉,而当年加利夫的爷爷每天就是这样用早餐的。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老挝和越南、柬埔寨一起,共同组成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一些沿海城市,如越南的西贡和海防,柬埔寨的金边等逐渐成为近代工商城市,而老挝由于地处内地、交通不便,加上殖民者掠夺性开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赶走法国军队占领了老挝。
  战后,法国人又卷土重来,准备继续昔日的殖民统治,老挝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老挝王国获得独立(图9)。
  
  


  (9)为了纪念来之不易的独立和和平,1969年,老挝人和法国人一起,在万象建立了一座“独立纪念塔”。这座塔很像法国的“凯旋门”,但据说老挝人特意让它比“凯旋门”高出了一点点。其中的原由,令人浮想联翩
  
  一场跟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争,给这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几乎倒退了几十年。
  
  越南战争很快就波及当时的中立国老挝。
  由于美军的轰炸和封锁,越南北方通向南方的交通线被截断,于是一条绕道中立国老挝的新交通线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当时,越南军队把大批军事物资运到老挝石缸平原所在的川圹,然后从老挝境内把物资转运到越南南方。
  所以,川圹成了美国空军重点轰炸的对象,战争蔓延到老挝大部分地区。
  1975年,就在越战结束后不久,延续了600多年的老挝王室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新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由此诞生。
  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还在。
  凝聚着老挝人光荣与梦想的古文明遗迹——石缸,在战争中也遭到了巨大破坏。很多石缸在越战时期被美国空军投下来的航空炸弹炸毁。
  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的遗迹,还给今天老挝人的生活带来无穷的隐患。
  在老挝和越南交界的很多省份,当年各派武装埋设的地雷和各种没有爆炸的炸弹达几百万颗(图10)。
  
  


  (10)在川圹通往越南的公路边,还经常能看到当年被击毁的坦克
  
  战后,老挝人在这里开设了一家钢铁厂,尽管他们的国家没有铁矿石资源,但这些给他们造成巨大伤害的武器弹药却是上好的原料。
  据说,重新出炉的钢铁大部分拿去制造农具,另有一部分则被轧制成建筑用钢材。一方面,老挝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具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老挝也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和建设时期。
其他文献
提到达·芬奇,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蒙娜丽莎》、想到《最后的晚餐》、想到……知道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著名的艺术家。  但是,达·芬奇同时还是一位哲学家、诗人、建筑学家和才华横溢的机械工程师,创造过许多用于工业、建筑、军事等领域,在当时看来极为新颖、令人惊奇的神秘发明。  你知道吗?    在作为珍贵文物存世的达·芬奇创作的实物和手稿中,有许多很特别、甚至神秘的发明。虽然其中一些设计现在看来有一点
期刊
从杀人于无形的致命武器到隐藏在摄影机和麦克风中的窃听器……间谍电影里里本真亦幻的各种间谍器材俘获了无数电影爱好者的想象。  在众多电影制作人利用现实中真实的材料制作出的间谍电影里那些扣人心弦的道具中,哪些是科学的真实?哪些又只能算作“未来可能成为的现实”呢?  让我们一向走进间谍电影的神秘空间。  诸如电视剧《反恐24小时》、电影《国家公敌》和《谍影重重》等大量间谍与反谍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沿袭了好
期刊
一头地球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抹香鲸在新西兰的海滩上搁浅。它的家原本在大海深处,它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深海度过。这个曾经的深海之王究竟有过怎样传奇的一生呢?(图1)    (1)这个曾经的深海之王“虎落平阳”,引起了人类的反思    初次下潜    “深蓝”是它的名字。  1929年11月,在距离纽芬兰岛海岸200英里的北大西洋海面上,2岁的抹香鲸深蓝正为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深潜作准备。  在这之前,
期刊
在不同题材的影视佳作中,灾难片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可是,虽然《龙卷风》、《后天》、《10.5》、《地震》、《天崩地裂》等堪称经典的灾难片屡破票房纪录、商业运作极为成功,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原因在于:在这些大片中,虽然一些影视制作者能严格遵照事实,并事先确实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调查,但无奈出于对浪漫情节和票房的追求,在制作中仅仅根据气候和自然规律进行完全的虚构和想象,从而创造了众多令人瞠目的“人
期刊
2001年,《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在“纵横一千年”专辑中,公布了上个千年世界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个中国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伍秉鉴和宋子文。在这些中国人中,除了伍秉鉴,其余5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唯独对这位伍秉鉴却知之甚少。伍秉鉴是谁?他因何被列入世界巨富的行列呢(图1)?      (1)刊登上个世纪世界最富50人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     名扬海外    伍秉
期刊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赛场,随着孔令辉以3比2战胜了有“乒坛常青树”之称的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中国乒乓球男队在重大国际赛事中又一次实现了“大满贯”。然而这次胜利带给国人与以往不同的反应却是:在欢呼声中,还夹杂着一些愤愤不平的猜忌。究其原因:一场足以让世界乒坛风云骤变的改革已经悄悄开始了,就是要把球加大。    球——大小之间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乒乓球走向世界,到悉尼奥运
期刊
他们风华正茂,却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生命为何如此脆弱?面对过劳死,我们有怎样的良方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科教、IT、公安和新闻行业“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在44岁之下,其中IT业“过劳死”人员的年龄最低,只有37.9岁,而且男性居多。  IT业凭什么摘得这顶“黑色桂冠”?为找到答案,我们在北京中关村找到忙碌的IT人于水生,带他去
期刊
零的突破    这是一张摄于1956年的照片,照片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正在为一位身材矮小的年轻人颁奖。那一天恐怕是贺龙元帅任国家体委主任4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图1)。      (1)1956年6月7日,贺龙副总理为我国获得第一个举重世界冠军的陈镜开颁奖    石龙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座千年古镇。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习武的风气,男孩们喜欢扛石担、举石锁。  1935年12月的一天,镇上
期刊
说到自然灾害,人们首先会想到龙卷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突发性自然灾难,因为它们能令众多生命在猝不及防间魂飞魄散。但是,与上述突发性自然灾难相比,干旱成灾的过程虽不是那样直接、突然,但它就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先令人饱受折磨之苦,而最终的结局却与前面提到的多种突发性灾害犹如“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从1968年至1984年,非洲部分地区连续16年的大面积干旱,导致200多万人因此
期刊
两列火车相向而停,当其中的一列开动的时候,另一列上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火车在开。待开动的那列车不见了,却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这是错觉。   这种错觉不会对我们有太大的影响,让人觉得好玩而已。如果飞行员在天空中出现了错觉,那将是——  天津杨村机场,中国空军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训练基地。  这天下午13时,像往常一样,特级飞行员、表演队副队长冯义大校,将作为长机带领队友张信民驾驶的僚机进行双机穿云飞行科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