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
  【摘 要】
  现代文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重要领地。如何提高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是当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下文中将以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刻探讨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教学
  现代文阅读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增强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操。但是,就当下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对于阅读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极小部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有抵触情绪,逐渐丧失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现状
  1.1应试色彩浓厚
  我国早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真正的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我国要求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却发现,“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谈,80%以上的初中语文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针对现代文教学中,教师们也认为只需要告诉学生答题技巧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分析过成则不重要,毕竟现代文阅读学习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现代文阅读时,应试色彩较为浓重,却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2忽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笔者认为现代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对文章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并且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只有在切实有了自我感受之上,才能真正的理解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含义,写起题目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在当下的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会一个人滔滔不绝的介绍文章的脉络、线索和具体的思想感情,而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听客”,却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学生变相成为了装在知识的“容器”,整个语文课堂也是一片死水,教师充当了课堂的主要角色,学生成为了看客,试问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语文课堂怎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呢?
  2.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2.1注重对现代阅读文的深入剖析
  教师在教授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抽丝剥茧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只有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文章分析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比如在学习孙犁的《芦花荡》时,文中对老头子的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他这段描述的形成便来自于他对生活中老人相貌的细致观察。鲁迅《社戏》中对声音的描述:“那声音大概式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鲁迅正因在生活中听过那曼妙的声音才能将它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翩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该段落选自兰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从中可以看出,兰可桢对春夏秋冬各自的特点了如指掌,这是兰可桢眼中的一年四季,也是其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可见,伟大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品味。这三个教学片断的剖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观察,不仅仅要求学生鉴赏文章当中对于人物和声音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2.2注重对重点语句的分析
  在初中现代文教学中,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还应该抓住其重点语句并且进行细致分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都会有老舍先生的名篇《骆驼祥子》,其中描写道:刚走了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就象在极热的屋里由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是微微的动了两下。街上突然加多了人,铺户中的人争着往外跑,都攥着把蒲扇遮着头,四下里找:“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几乎要跳起来嚷着。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柳条儿动了!老天爷,多赏点凉风吧!”这一大段的描写都属于细节描写,有周边环境细节描写,有人物语言描写。这种描写使读者觉得祥子就在自己身边活生生存在的一个人,增强了真实感。再读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一段母親的话: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这段对母亲进行语言描写的话表现了母亲说话时的冠冕堂皇,既爱惜孩子,却又顾忌面子,完全展现虚伪、肮脏的心理。通过对这两个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当下的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不要以教师的视角代替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而是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蓝杲.浅谈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中刊),2013(10)
  【2】侯丽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亚太教育,2016(24)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布托啡诺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老年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分成3组:布托啡诺与依托咪酯联合组(BE组)40例、依托咪酯组(E组)4
9治疗的总体目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
不管是在哪一阶段,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都是教学注重点.尤其在初中语文中,学生的作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
《课标》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实践方面往往做得不够到位,导致阅读教学收效甚微。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阅读教学必须要走好 “三步棋”:  一、走稳第一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1)每篇课文的教学伊始,教师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每篇课文的特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好自学提纲;(2)在教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人外周血CDl4^+单核细胞在体外经GM-CSF、IL-4培养6d诱导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方式,远离灌输式的教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扩展阅读面,提高阅读品味,增强名著类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的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名著过于深奥,很难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使得学生面对名著产生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爱上名著。  一、结合媒体,激发兴趣  在初中语
一、 理论引领重聆听报告,轻读书钻研    聆听专家的报告,参观、考察先进学校的做法是教师学习理论、改变观念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最佳途径。其一,听报告、参观考察只能是走马观花,听时、看时激动,觉得满有道理,但这种感觉难以在头脑中保留,难以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其二,我国基础教育面广校多,不可能每一位教师都能聆听专家的报告,都有机会参观先进学校。因此,理论引领,根本途径还是
【摘 要】  高中作文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写作素材积累是写好高中作文的前提,高中生只有在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文时才能够文思泉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高中作文 高中生 写作素材 生活化 积累  写作素材积累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
目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较常应用于分娩镇痛,但其对于阴道分娩产程、宫缩、产后尿潴留及其他分娩期并发症有较多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对照研究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