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作文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占据小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教师一直苦于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后,为作文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1.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写作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知,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助推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生只有对作文充满兴趣,才能产生自发的写作意愿,以积极的心态和情感投入到写作中,为写出更加优秀出彩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作文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有启蒙作用,影响其未来作文水平的高低。而现代多媒体手段凭借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等优势,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进行教学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图文和声像传播知识。通过感官的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对写作对象有了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认识,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写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有利于全方位描述。比如,让学生写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由于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小动物,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让学生硬着头皮写,直接对其进行描述,學生的写作态度就会变得十分消极,只能东拼西凑,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就派上了用场。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小动物憨态可掬的画面,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会让学生对小动物产生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写起来自然就不难了。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的情况。
  2.观察多彩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对于作文来说,可以理解为:仅有写作的热情、兴趣乃至技巧等,但是没有写作素材,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可见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回穿梭,两点一线,对于外界的感知和生活的阅历比较少,导致可用的素材不多,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材实料和真情实感,就像无病呻吟,这是造成很多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快速发展,现代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小学作文课堂应用多媒体,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比如《黄河象》,里面有很多地理知识,可能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较遥远,教师可课前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还可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有了多媒体,学生可以将千百年前的风景尽收眼底,对自己知之甚少的知识全面掌握,而且这些内容可以成为以后的写作素材。可见,寓教于乐,是多媒体最大的优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再加上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很容易溜号,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发挥想象力。更坏的结果是,学生可能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为了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是新型的教学手段,自从应用在作文课堂上,便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学习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材料,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比如,在作文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或视频,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对学生的叙述纠正和总结。这种比较开放的教学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改革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转换教学思路,把之前学生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现在,学生普遍认为作文很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不会表达真情实感,可用的素材比较少,生活阅历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很多学生作文时都感到不知如何下笔,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会越来越低,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和帮助学生抒发情感,通过各种渠道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如,指导学生以“夏天”为话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夏天有关的小视频,可以是在海边吃冰激凌的小男孩、在莲叶上休息的青蛙、在树上鸣叫的蝉和妈妈做的绿豆粥等,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视频的内容,重点叙述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学生对夏天的印象更清晰,再将这些内容落实到纸上就比较容易了。教师要不断疏导学生,让他们知道作文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肯用心,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渐渐地,学生会越来越喜欢写作,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重要作用,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此,写出优秀的作文将不再是难事。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和网络接轨,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其他文献
闽西在中央根据地时期对前方和后方生产都作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工人运动,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维护工人利益、并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的工会,更加激发了广大工人
摘 要: 提问是每节课都有的师生互动内容,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有效的提问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提问的科学性、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提问  提问是最常见的师生互动的内容,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是十分重视课堂提问效益的,有效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实感,充实作文内容,教师要运用体验式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深入到课堂或生活情境中,全面提高作文水平,拓宽写作思路,凸显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开展体验式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作文水平。为了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
期刊
摘 要: 高中化学知识更微观,更复杂。高考对化学中的空间思维力的考查主要有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平面、共直线问题;分子的空间构型;晶体结构中的原子数、密度、化学键数、空间利用率等计算问题。化学中与空间相关的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结构映像,培养学生在化学中的空间思维能力就很重要。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空间思维 化学式 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知识更微观、更复杂。高考对化学中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眼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审视了传统学习方式,着重谈了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及思考。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践 思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更能使集体智慧高度结晶。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在教学时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情境,采用分组或其他合作形式,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儿童谵妄是一种经常易被忽视,但却严重的住院并发症.该年龄段的谵妄表现出一系列异常行为,例如难治性躁动和不安,出现视觉或幻听,以及昏昏欲睡的状态.通常,患有谵妄的儿童有
摘 要: 中国生态梦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要实现中国生态梦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充分发挥教育在实现中国生态梦中的支撑功能,学校要加强生态梦教育,成为生态梦教育的主阵地。把生态梦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加强学生生态梦意识的培养,运用生物学知识渗透生态梦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梦共识。逐步使生态梦上升到道德层面,推动生态法制建设。  关键词: 中国生态梦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必要性
摘 要: 化学计算中的难点与重点是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问题,其考查具有代表性与综合性,能够迅速检测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水平。为了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此类知识点,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解答此类问题,本文有效地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对应用守恒法解决此类问题做了全面分析与归纳,旨在提高学生的有效解答能力。  关键词: 守恒法 粒子浓度 巧妙应用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化工科学提供的动力一
摘 要: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使学生化学思维、化学意识和化学素养有所下降。作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在教学中采取问题驱动教学法。  关键词: 化学教学 问题驱动法 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结果,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