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思考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发人深省: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有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娶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你要选择谁?学生大为兴奋,有的说要选林黛玉,因为她兰心蕙质,满腹才华,一往情深;有的说要选薛宝钗,因为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更何况,林黛玉还是个病人。这些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突然有位学生说,我愿意娶贾母为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上课的教师也一时不知作何回应。
   课后一位姓魏的老师评析道,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将教育的最高目的归之于德育与伦理教育。当学生说“愿意娶贾母为妻”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这里涉及伦理问题。他的意思是学生有这样的念头是大逆不道的,因为贾母是祖母辈的人了,怎能娶贾母为妻呢?其实这里他的理解太过于狭隘了。这位学生更多的是指要娶贾母这样类型的女性,而非特指贾母。也许学生从贾母身上阅读到一种雍容华贵,一种母仪威严,一种慈爱,一种风趣。娶这种类型的人为妻有何不可呢?西方有句谚语说,趣味无争辩,趣味无对错。如果有某个女同学起来回答,她认为要娶谁谁,他一定大惊失色,认为这位女同学有同性恋之嫌疑。其实,在这方面显示出,有些人在道德思维上总是小题大做,大惊小怪;更为重要的是,它说明了一些教师无法洞悉学生的内在生命体验,无法觉察学生的思维的脉络,不知尊重学生独出心裁的思考力,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进行教学。
   教师自以为是,以己之心度学生之腹,结果与学生的真实的想法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他仍然执迷不悟地根椐自己的理解一成不变地来教学,从内心深处鼓励学生们能与他的预想不谋而合,不要节外生枝。更有甚者,还因此而沾沾自喜谓之师生“默契”,“英雄”所见略同!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深刻独到地指出:“学习应当是一种精神的解放。‘真理将解放你们。’现在我们有些教师把学生都给教傻了,使学生变得呆头呆脑,目光短浅,有许多学校现在简直是变成了愚昧促进机构,把学生弄得个个精神萎靡不振,暮气沉沉。”此番论述一针见血!第斯多惠深恶痛绝的就是这种没有思考力的教学,容不得学生自由的声音,听不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甚至一切惟教师是从,惟教师是尊。没有智慧含量的课堂就是引导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同样,教师也难脱轮回般的厄运:“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教学的终极意义就是要发展个体的警悟之灵,让学生在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实践生活中获得明智的独立判断力。这就是学者所说的“学以冶愚,而非致愚”。不加过滤,不加推敲,不加琢磨地接受书中及他人的观点与知识,是有害无益的。
   16世纪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学究气》中教导我们,不加深究地相信别人的意见和知识,那是一种无用的和肤浅的学问。教师要培养学生不盲信盲从、不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必须有勇气与肚量接纳多元的理解、多样的视点、多彩的表达。教师要能够倾听学生发言中的创造性的萌芽,栽培学生独树一帜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调整自己的教学。
   有位教师执教《阿Q正传》时,一个经常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举手了,他说:“人们常说的,也包括你刚才说的人人都要有点阿Q精神,是错的!”老师没想到他从根子上否定阿Q精神,难道我们一向用来求得心理平衡的“法宝”有错?教师稍作镇定问:“为什么呢?”那学生说:“因为根据前几堂课的分析我们知道,阿Q求得心理平衡是靠妄自尊大或者自轻自贱或者拿别人当儿子占人家便宜,也就是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病态的精神胜利法,既然这样,我们怎么能学呢?”教师对此大加赞赏:“真是思考精妙啊!”于是放弃了原来的预设,把讨论“怎样学习阿Q精神”改为讨论“什么才是健康的精神胜利法”。由于这个问题很生活化,且高三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平衡能力,所以讨论非常成功。
   上述教学中,这位教师胸怀开阔,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不是充耳不闻或避而不答,而是敞亮内心,坦然相待,倍加称赞。并且还当机立断机智地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上呈现出更丰富的思辨与理趣。的确如康德所言,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
   读书的关键就在于使人“开心明目”,不是使自己的心智被所谓的知识所蒙蔽、淤塞。教师能持有这样的标准进入课堂、对待学生,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是老生常谈,而是常教常新;不会是架床叠屋,而是探骊得珠;不是循规蹈矩,而是新思泉喷——有的学生读朱自清的《绿》,质疑老师,朱自清一会儿把梅雨潭的形态比喻成少妇的裙幅,一会儿把梅雨潭拟作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少妇和小姑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深意?十二三岁的盲妹,眼睛都瞎了,多可怜、多可悲!以此来比喻梅雨潭的美景,是不是有点煞风景?有的学生读《曹刿论战》,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太武断,说话太绝对化了。有的学生议论:一鼓作气只适用于部分战斗场面。而有些战争,则只能搞蘑菇战、拉锯战、持久战,在运动中使敌人疲惫,在游走和拖延中寻找出击的最佳时机,后发制人,方能取胜……
   思想是拯救平庸的惟一路径,个性是治疗乏味的惟一良药。打造有思考力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探寻真实的、充盈生命能量的精神生活的灵魂的出口!
   (作者单位:仙游溪尾中学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住院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基础护理并用
古人云:“凡为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优劣。一篇考场作文立意是否深刻、高远、新颖,是拉开考场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有关提示中,也明确提出了记叙文“立意要健康”、“感情要真挚”,议论文要“观点正确”等写作要求
在论述灰色灾变预测的建模及预测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灰色灾变预测的一种特殊情况——拓扑预测,提出对非平稳时序过程分两步预测,建立灰色拓扑辅助预测模型,提高了对非平稳时序
2008年6月21日上午,在江苏高考阅卷闭幕会上,吴锦教授代表命题组与阅卷组,针对试卷所反映出来的概括题得分尤差的情况,大声疾呼:“中学生的概括能力亟需加强。”  概括能力是许多地区高考考查的重点,概括题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整合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考查内容是:①概括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全文主旨、作
2011年10月25日,秋高气爽,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亲临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视察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情况。马飚一行走进新建成的县初级中学教室,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大大的电
塞利格曼提醒我们应关注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创造积极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但是,进入高中阶段,随着课业量的加大、学生的阅读要求越来越不易实现,不少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厌读的情绪,或者存在着阅读娱乐化、浅层次阅读的倾向,这些情况大大削减了阅读的有效性。怎样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和阅读能力?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由要我读到我要读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积极
《祝福》开头描写鲁镇年底“祝福”的景象,说“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有学生问:“钝响”就是“沉闷的响声”,鲁迅为什么要用“钝响”而不用“闷响”?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有讨论的价值,便把“球”又“踢”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  学生叽哩呱拉地讨论了起来,忽然一生很兴奋地站起,说:“老师,‘钝响’和‘闷响’其实是不太一样的!‘闷响’只是‘沉闷的响声’,而‘钝响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满腔热情地勾画了他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社会图画。其核心就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能使民养生送死而无憾。但在这段描述中有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与同仁们一道商榷,那就是“鸡豚狗彘之畜”该如何阐释?特别是该句中“豚”与“彘”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们看文下的注释:“豚,小猪;彘,大猪。”查阅相关工具书,也是同样的解释,看来该注是可靠的。再看作者主
本刊2008年第8期刊登了张登平老师的《由孔乙己“盘”着两腿说起》。张老师认为: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因偷窃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小伙计再看见孔乙己时,见他“穿一
鲁教版高语第五册第二单元选取了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其中对“寡妇起彷徨”一句并没有相应的课文注释。对此,有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解释为:“死了丈夫的妇人独自彷徨。”这样理解很明显是受现代汉语对“寡妇”一词解释的影响。很多教师对这一解释存有疑惑,笔者也认为值得商榷。  《孔雀东南飞》的结局是:“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