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的艺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亮点,然而,有些人常忽视这一点,认为教学导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直接进入课程教学,结果是新知识讲授度大,学生学起来增加难度,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富有创意地设计教学导入,他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物理世界,它会使学生顿生悬念,也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他可以使学生疑云层层也可以使学生赏心悦目;它会使学生不可思议,也可以使学生畅怀大笑。可以说,教学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同时又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物理课的导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或学生思维的灵感,对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设计“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生活的科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一些新颖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导入是最理想,也是为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导入法,它具有新奇、直观、现象明显并富有情趣的特点,他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在讲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可以设计试验来突破人们的常规思维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供电电池的节数越多就灯泡就越亮。这样教师可以设计试验让3节电池供电小灯泡的亮度小于2节电池的供电亮度。具体来说,可以让三节旧干电池和两节新干电池先后对同一个灯泡供电,通过课前调试,让三节旧干电池供电时候小灯泡的亮度小于两节新电池的供电时候小灯泡的亮度。学生看到这样的试验现象,与现实生活不一致,自然很好奇。顺利完成新课导入。
  在讲授“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验:将两个功率分别为100W和15W的白炽灯并联接入220伏的电路中,让同学观察并比较亮度,然后引导大家分析其原因,那几组两种灯泡在同学们之间传看,观察它们灯丝的区别,进一步引导大家的猜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顺利地导入教学。
  教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来巧妙地设计一演示实验,这是一个值得探索和讨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作为教学导入的演示实验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实验想象的明显性、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实验操作的简便性,揭示原理的深刻性、切入课题的直接性等、只有这样的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展示“漫画、挂图、动画,录相”等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漫画、挂图和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录像等手段导入新课,是指教师根据课型和教学内容,把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现象、历史事件等借用漫画、挂图或多媒体动画、录像等形式将他再现出来,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同学们观看、思考、依法疑问,启迪同学们思维,从而导入新课。
  在讲授“重力势能”一节时,我们曾设计一副描述: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坠毁南太平洋情景的水彩画,并配以适当的文字介绍,然后提出问题:“和平”号空间站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能从何而来?并引导大家思考、讨论,结果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在讲授“能源 环境”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录像播放“我国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的风车田”录像,大亚湾核电站和三峡电站录像等,接着提出问题:什么是能源?有哪些种类?什么是常规能源?常规能源的利用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导大家去思考、讨论,从而展开新课教学。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教学比较直观、新奇、操作简便,容易激发同学们新希望了的兴趣。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三、“巧用错误,设置疑点”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经验的错误,巧妙地设置疑点,诱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进行教学导入,它的最大特点是:容易让学生产生悬念,觉得不可思议,进而激发探究行为想知道其中的妙处何在?为了探知事物的真相,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天清晨起床后,许多人都喜欢在镜子前整理一下衣冠,请问:“平面镜中的像与人事一样大吗?”许多没有学过平面镜知识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就会回答:“像比人小!”并向老师投以期待的目光,这时老师适时而肯定地指出:这个回答是错误的。学生在听到老师这样的回答后出现了惊愕,觉得不可思议,相互议论、猜测。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展开一下教学,带领大家探讨这个问题。同样,在前面所列举事例中利用人们认为两个电池比一节电池亮的错误认识来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实验,在讲授《力》一节时,通过介绍亚里士多德的马拉车的论点来导入新课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利用了人们生活中的错误认识到导入新课的。
  四、“借用物理故事”导入新课
  借用物理故事导入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通过介绍物理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等,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一节时,教师可以介绍这样一个故事:在1665—1667年间,瘟疫席卷英国,剑桥大学被迫听学,牛顿回到故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苹果落地”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里。有一天,牛顿正在一颗苹果树下思考地球引力的问题,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激起了牛顿的灵感,他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面呢?为什么不想上或者向其他方向呢?牛顿由此思考、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借用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犹如讲授《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可以借用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导入;在讲授《浮力》时可以用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导入;在讲授《单摆》时可以借用伽利略在比萨教堂内观察油灯摆动的故事导入等。
  当然,除了上述介绍一些教学导入的方法之外,也还有许多较好的方法,如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导入,经典错解辨析导入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教学导入,都要把握一个宗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在具体设计教学导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效果:表现物理现象的新奇性、展示物理过程的简洁性、揭示物理规律的深刻性和关联教学问题的切题性。因为物理教学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引子,但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因此不宜多而复杂。与此相反,优秀的教学导入恰是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展开。因此,课堂导入不仅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一、确立写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陈云同志早在1984年就提出:“要把写字课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严格要求。”实践证明,写字训练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小学写字教学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辨证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汉字是一种形、声、义巧妙结合的文字,通过写字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上述各方面产生综合效应。特别是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辨证思维能
碳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旨在开辟一条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披露渠道,为投资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政策制订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压载水公约或许将在2012年生效,如果您运营和管理船队,就一定正在考虑和规划船队压载水处理设备系统的安装.值得庆幸的是当前业界市场上已经有诸多设备系统供以选择,而如何选
人物简介张跃,1958年1月1日出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历任浙江乐清县团委书记、县长助理、清江区区长等职。曾于1988年获青年最高荣誉“五四奖章”。1993年下海,任
小学英语二期课改要求:小学英语阶段的小学生的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0-12万字。要达到如此数量的目标,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成功的英语教学必须有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阅读能力直接受到阅读兴趣的影响。阅读兴致越高,阅读动机越强,阅读欲望越急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激发
五星遗址与妙山遗址分别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五星村和妙山村①,处于翠屏山丘陵(又称慈南山地)南缘向姚江谷地延伸的平原地段.两处遗址东南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西南
期刊
唐朝(618-907)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诗歌是唐代文
在中国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的今日,新疆南疆地区依然基本处在“以农为主,工业出绽”的时期,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以工带农,工业、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加本区工作岗位,将成为今后南疆地区工业化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适应引资致富的思想与意识形态的转变  经过调查研究,南疆地区与工农、第三产业平衡地区存在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从政府决策层到广大群众对先进生产力、先进技术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是认识不
太湖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今年入夏,由于蓝藻爆发,太湖变成了一池臭水,无锡的自来水也是一股腥臭气.
早就听说新西兰的幼儿教育事业非常发达.仔细琢磨“发达”这个词,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福利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水平较高;二是教育质量高,毕竟新西兰向全世界(特别是中
期刊